正文 享受那曾經享受過的溫馨(1 / 1)

享受那曾經享受過的溫馨

教育隨筆

作者:郭文紅

今年又是畢業班,又到了拍畢業照的時候。接到通知後,我想把以往派幾名同學去口頭邀請老師的辦法,改為發邀請函,請孩子們分頭代表全班同學為曆任、現任的各位老師製作一張邀請函。我當時並沒有多想什麼,隻是希望這份邀請略微顯得鄭重一些,讓邀請過程多一份溫馨。

第二天早上,當同學們呈上自己精心書寫、製作的邀請函時,我竟然一下子驚呆了。我想象過孩子們會向老師抒發真情的,但我沒想到是,原來這一張張小小的邀請函竟然可以承載這麼多的記憶,這麼多的溫馨,這麼多的美麗!

蘇畹同學為啟蒙數學孫老師這樣寫道:“孫老師,記得一年級時,您手把手地教我們學阿拉伯數字,細心地提醒我們‘4’的第一筆起筆不能與第二筆起筆交叉,您帶領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背誦乘法口訣表,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除’和‘除以’的區別……感謝您讓我們獲得許多的知識,感謝您給我們打下了數學的基礎,讓我們可以遨遊數海。我們六(6)班全體同學誠摯地邀請您與我們合影,讓美好在這兒定格。”

在這張邀請函的邊邊角角,還有孩子們對孫老師的感激之情:“孫老師,是您教會了我1、2、3、4……讓我發現了一個新的神奇世界。——愛您的王睿鳴”;“您教會了我加減乘除,帶我走進了美妙的數學花園。——顏世嬌”……邀請函的背麵更是畫著一個大大的紅心,還有“我們愛您”的字句。

每一位老師都在這裏被孩子們回憶著,訴說著,念想著,感恩著:“朱老師,我到現在都記得您把羽絨背心借給我穿的事情,直到今天,都讓我的心暖暖的。——徐尹笛”;“謝謝老師的一盒水彩筆,我到現在還留著呢。——陳昆朋”;“丁老師,一年級時我被馬蜂叮到的樣子您還記得嗎?您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謝謝您的幫助。——徐燁”;“張老師,您的手真神奇,普通的黑板給您一畫,就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周彤彤”……

當這一張張寫滿同學對老師眷念、感激之情的“邀請函”送達老師手中時,有的被感動得淚流滿麵,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也有的激動地告訴我,工作三十年了,從來沒有收到過這樣的禮物,太感動了;更多的老師則是望著我們這些可愛的小信使,露出最甜蜜、最讓人陶醉的微笑。我相信,那一刻的老師是幸福無比的人。

孩子們在寫邀請函的時候,自然會想到自己成長曆程中來自老師的愛與關懷,這些愛與關懷都不是抽象的,而是蘊藏在一個個細節中。其實,回憶也是一種傳承。孩子們在寫下那溫馨的點點滴滴的時候,也許會情不自禁地想,如何把老師的愛轉化為一種責任,在今後的人生路上播撒愛的種子?

沒有哪個老師會把自己每一天的言行都記在心裏,但孩子記得。一次實驗,一首小詩,一個“4”的寫法,一個拚音遊戲,一件羽絨背心,一次擦碘酒,這一件件小事一個個鏡頭或許老師都已經忘記了,因為老師可能天天都在做著這樣或那樣的小事情,或許老師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的親切和藹、認真負責。也許老師在當時教課做事的時候,完全是憑著自己的良知,順著自己教師生涯的一貫言行而為之,所以老師們今天不一定記得自己當時說過什麼,又做過什麼,然而,孩子們都記下了,這點點滴滴孩子們都記著呢。正如吳非老師所說“學生永遠會記得教師做過的事,說的話。”

讀著孩子們用心寫在邀請函上的文字,老師們會情不自禁地告誡自己做得更好,一定要更注意自己在孩子們麵前的一言一行,給他們的未來留下充滿人性的溫馨記憶。我們都是凡人,也有任何凡人都會有的情緒。但我們又是老師,如果因為自己生活中的煩惱,將不順心的情緒一不小心全部傾瀉在年幼的孩子身上,這會給孩子留下怎樣的記憶?甚至如果一個根本就不愛學生的老師,他又會給孩子留下怎樣可怕而又痛苦的幼年記憶呢?我們要在心裏時刻提醒自己,在和孩子們交往的日子裏,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努力為孩子們留下盡可能完美的形象,更給他們留下充滿人情味的小學時代。

美好總是共同的,感動總是相互的。當孩子們在回憶這點點滴滴的老師留給自己的美好之時,也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清澈的童心繪下了留在老師心頭的那一幅幅美好的畫麵。這是一份多麼溫馨的喚醒啊,因為一張小小的邀請函,孩子們在回憶中重溫來自老師的感動,同時他們也用這回憶感動著還將繼續感動更多孩子的老師們。

(作者單位:南京市芳草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