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踐行適合教育 走“課程育人”之路(3 / 3)

三、創新課程:讓學生體驗生活的無限精彩

當學校原有的課程不能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求時,我校開始思考為學生提供因需而設、量身定做的創新課程,於是“節日課程”、“思維廣場課程”、“家校合力課程”便應運而生了。

1.節日課程:童年生活的快活林

我們每月設置一個“兒童節”,使之成為學校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讓“母校”成為每一個學生心頭揮之不去的情結。三月感恩節,四月讀書節,五月勞動節,六月繽紛節(藝術節),九月禮儀節,十月明星節,十一月創想節(科技節),十二月運動節,每月的節日都有學生倍感親切的活動主題,都有學生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都有學生參與其間的評價機製。上學期的聖誕節和本學期的元宵節,分別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洋節”的浪漫和傳統節日的熱鬧,相信一定會成為孩子們童年生活裏最美好的記憶。

2.思維廣場課程:陽光兒童的演練場

在每周一和周三的下午,可以在我校看到這樣一番學習景象:在一個寬敞開放的教學空間裏,學生和同學、老師激烈論辯。課堂中心、師生角色完全發生“翻轉”,學生暢所欲言,交流碰撞思想,學生的熱情和潛能被充分激發,課堂氛圍生動活潑。這就是本學期我校為三至六年級孩子新開辟的“思維廣場”課程的教學現場。本課程的操作步驟為:同一年級為一個活動單元,提前一周,由本年級各任課教師提出話題,話題內容涉及教材、生活、社會、文學等各個領域,每周五前交年級組組長。年級組長在周五上午確定本年級的備選討論話題各10個,並告知本年級班主任和所有學生。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話題,周末回家準備。到了思維廣場課程活動時間,各班選擇同一個話題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交流。可以讀,可以講,可以演,形式不限。孩子們在“思維廣場”中始終處於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思維不斷碰撞,個性得以張揚。

3.家校合力課程:校園管理同盟軍

我校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使家長學校、家長義工活動正常化、製度化。通過評選“明星家長義工”、“教子有方優秀家長”,舉行家校懇談會,開辟家長講壇等途徑,開發、利用家長資源,建立一支先進的教育生力軍。我校創新家校聯係方式,通過“家長漂流日記”這一新穎的形式加強跟家長的溝通和聯係,形成教育合力。“漂流日記”在班主任老師和班上所有家長手中流動,它所起到的溝通交流的橋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家校漂流日記”先後被《揚子晚報》《鎮江日報》等省市主流媒體報道。上個學期,我校推出了家長駐校輪值新舉措。周一至周五的某一天,校園裏會有一批掛有“駐校輪值”牌的家長巡查校園,他們走進課堂,督查餐廳,尋訪家長,麵談學生,會訪教師,體驗午餐,撰寫駐校輪值報告並提交校長室。另外,參與輪值的家長,還會結合自身專業和特長,為孩子們開設社團選修課程,內容涉及科技、安全、軍事、衛生與健康、服飾、文明禮儀、插花藝術等,都是學校難以開發或資源相對薄弱的內容,讓孩子們十分受益。

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潛能。創新課程的研發和推行是永無止境的。今後我們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多元的、可供選擇的課程,還會為學生打造“特需課程”。隻要學生提出特別的需求,學校可以為其度身定製,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作者係江蘇省揚中市外國語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