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美援朝東線戰場的一次生死對決(1 / 3)

抗美援朝東線戰場的一次生死對決

戰場回眸

作者:李新市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中央軍委和誌願軍總部命令第九兵團迅速彌補脆弱的東線戰場。九兵團第二十軍剛剛入朝參戰,對朝鮮東北部地形不甚熟悉,戰役準備也不夠充分。美軍陸戰第一師在第一次戰役時已經與誌願軍第四十二軍交過手,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戰役準備更為充分。一邊是剛剛入朝的誌願軍第二十軍,另一邊是企圖迅速北進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在朝鮮戰場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生死對決。

一、第二十軍入朝

第二十軍是華東野戰軍頭等主力,軍長兼政治委員是張翼翔,副軍長廖政國,副政治委員譚右銘,參謀長俞炳輝,政治部主任邱相田,下轄第五十八師、五十九師、六十師及劃歸第二十軍指揮的二十七軍第八十九師。

1950年11月7日,裝載第五十九師的列車,開過了鴨綠江,先期到了朝鮮的江界;緊接著,第五十八師、第八十九師等部,直接開進了朝鮮,軍直機關和第六十師稍後也過了江。入朝後,張翼翔命令第五十九師一七六團和第八十九師二六七團迅速進至長津湖和柳潭裏以南地區,接替在這裏駐防的第四十二軍,阻敵北犯。

11月27日淩晨,美軍陸戰第一師(師長是史密斯少將,Major General Oliver Smith,該師轄第一、第五和第七共3個陸戰步兵團,第一炮兵團及坦克兵、工兵等,總兵力為2.4萬餘人)全部進入作戰狀態:第七團控製了柳潭裏,位於新興裏、內洞峙地區的第五團向西直取武坪裏,第一團在下碣隅裏、古土裏和真興裏一線擔任守備,掩護其補給線。

27日黃昏,整個東線地區普降大雪,氣溫降至零下30多度,即使如此,誌願軍第二十軍各部準時對敵人發起攻擊,各師行動迅速:第八十九師從柳潭裏西北方利用黑夜掩護,沿山路接近美軍陣地;第五十九師向柳潭裏西南的南山和德洞山口實施迂回;第六十師從西側實施進攻,占領了富盛裏、小民泰裏一線,切斷了下碣隅裏敵人南逃的退路;第五十八師進至上坪裏地區,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包圍了下碣隅裏之敵。

27日晚間,在炮兵部隊的火力支援下,張翼翔指揮第二十軍第五十九師和二十七軍第八十九師,冒著冬夜刺骨的寒風,向美軍陸戰第一師南逃的另一個必經之地——柳潭裏發起猛烈攻擊。擅長穿插的第五十九師,迅速迂回到柳潭裏以南的敵人側後,切斷了位於柳潭裏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南逃的退路。以攻堅見長的第八十九師,3個團同時在運動中展開,從北向南攻擊柳潭裏之敵。

1419高地,是柳潭裏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南逃的又一必經之地,這個高地在死鷹嶺的西南方向,靠近柳潭裏。總攻打響後,第二十軍軍長張翼翔命令五十九師必須把這個高地拿下來,一七五團二營承擔了這項任務,先鋒四連的戰士們悄悄地摸到了1419高地的半山腰,他們感覺除了風雪的呼嘯聲好像還有啥聲音,便放慢了腳步,聽到地下有人的呼嚕聲。戰士們停下來仔細查看,發現美軍在地下挖了個坑,在睡袋上麵還鋪了防雨布,上麵已經積了厚厚一層雪,此時的美軍士兵,正在睡袋裏睡覺呢,呼嚕聲仍絲毫未減。誌願軍戰士們便用腳使勁踢睡袋,睡袋中的美軍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擾驚醒,裹著睡袋亂滾亂叫,不多時便被全部消滅了。之後,一七五團二營的勇士們飛快地朝山頂衝去,順利地占領了1419高地,阻斷了柳潭裏美軍陸戰第一師南逃的去路。

敵人對1419高地的反撲開始了。第二十軍五十九師師長戴克林組織一七五、一七六團共5個排與敵人展開反複爭奪,美軍的炸彈在戰士們前後左右爆炸,我方陣地上隻剩下兩名戰士了,兩人仍然繼續向前衝,他們挖開積雪,做了一個掩體,對敵人實施點射,終於堅持到增援部隊的到來,一七五團又奪回了1419高地。12月2日拂曉,美軍又集結了多輛坦克,在大量飛機的掩護下,以陸戰第一師第七團為進攻主力,再次向1419高地發動進攻。40多架B—25重型轟炸機把成噸的重磅炸彈向高地傾瀉,野馬式戰鬥機不停地向高地俯衝掃射,美軍的各種大炮也不停地向高地發射炮彈,陣地再次落入敵人手中。一七五團組織的最後一次反擊是由二營副教導員和6名戰士進行的,戰至最後,無一生還。

二、美軍陸戰第一師被包圍後

急於打開南逃通道

在一七五團二營官兵獻身精神的鼓舞下,第五十九師其他部隊的進攻取得了較大進展,各團控製了西興裏公路及其兩側的7個高地,奪取了戰略要地死鷹嶺,切斷了柳潭裏與下碣隅裏敵人的聯係,形成了對柳潭裏地區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合圍態勢。

28日黃昏,美軍陸戰第一師被分割在柳潭裏、德洞山口、下碣隅裏、古土裏和真興裏等5個孤立地域,處於絕望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