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決心解決好人才瓶頸因素。人才是解決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問題。受區域限製,縣級政府不僅信息化人才短缺,而且信息特別是高新技術領域信息也相對閉塞。要注意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對接溝通,做活引智我用的文章。特別是在信息網絡係統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爭取得到信息為業大公司、大集團及大專院校的技術支持,不能單純依靠自身力量。通過引進人才,得到的不僅是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通過與他們的接觸,可以隨時捕捉到信息化最新到向,學到在縣域難以學到的知識。近幾年來大中專院校開設計算機等信息化課程增多,相關專業畢業生也由非常短缺向相對短缺,一些學生麵臨著就業無門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縣級要拿出一批編製,麵向大專院校畢業生,通過考試、考核等途徑,擇優錄用,以補充和解決人才不足的矛盾,為信息化發展提供智力保障。二是對下培訓。重視和加強信息化人員日常培訓工作,建立起日常培訓製度,著力培養一支骨幹力量。以此為主導,帶動領導自覺使用信息化設備,提高整體操作能力。領導操作技能不足是影響網絡作用發揮的重要因素,往往一個人不會用而使工作陷入被動。對這一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擺上議事日程,作為強化培訓的主體。各位領導要帶頭學、帶頭用,通過自身的模範實踐,推動信息化建設不斷取得突破,保證網絡作用得到最大發揮。
(3)認真解決好縣(市)信息化建設定位問題。定位不清,是影響縣(市)信息化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縣(市)信息化建設定位,應把握好以下三條原則:①堅持“不唯先進,但求實效”的原則。追求設備先進性本無錯,但由於盲目追求超前性,而造成資金大量浪費卻是不值得的。縣級財政一般都比較緊張,大多屬“吃飯財政”,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搞政府信息化建設,必須慎之又慎,多方研究,切實將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比如在服務器、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選購及在軟件的開發上,都要經多方考察、論證,突出實用性這一關鍵,努力做到既節約資金,又滿足需要,既少花錢,又多辦事,不能盲目跟著潮流跑,追求所謂的超前發展。信息產業的突出特點是技術發展快、價格變化快,越是高端產品,盈利空間越大。對此,一定要有一個清醒全麵的認識。②堅持“逐步完善,不求一步到位”的原則。信息技術發展是永無止境的,在信息網絡建設上,要想一步到位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必須堅持邊建設邊完善、逐步提高的原則,在實踐中完善,在運行中提高。在辦公軟件編製上,要拿出專門時間認真搞好測試,力爭在正式運行以前將主要問題解決好,以後再根據需要逐步予以完善。要明確網絡與軟件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就連微軟的WINDOWS操作係統,都要經過幾年的完善、改進,何況開發能力不高、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應用軟件開發商,更需要一段時期的消化吸收。③堅持“立足實際,突出特色”的原則。縣(市)由於其承上啟下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網絡功能定位與軟件編製必須結合區域實際,緊扣縣域情況,不能照抄照搬省級或地市級的做法。特別是在功能設置上,不能貪大求全,不必別人有的全有,別人沒胡的也想有。試圖通過網絡將所有問題一次性解決,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參考文獻
[1] 劉傑,彭宗政.社區信息化理論與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 蔡大鵬.社區管理信息化[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3] 王再英,韓養社,高虎賢.樓宇自動化係統原理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4] 程大章,溫伯銀.智能住宅小區工程建設與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5] 潘茵.社區物業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6] 佟曉筠,穀軍,苑聖波.信息化與數字化城市發展戰略和對策研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
[7] 馮海旗,王景光,曹懷虎.信息係統管理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8] 戚學森.城市社區建設思路與方法[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9] 李東泉,劉曉玲.城市社區數字化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