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的航母之路(2 / 2)

或將研製2艘中型常規動力航母

《簡氏防務周刊》認為:中國實施航母研製項目的主要原因在於,隻有先獲得製空權,才能奪取製海權。這一現實是中國對發展航母寄予厚望的根源所在。未來的中國航母很可能將是一艘中國自行建造的中型航母。根據國外媒體的推測,中國未來航母滿載排水量應在4~5萬噸左右,因為過小的航母並不會對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及突破島鏈的能力有大的提高,且在艦載機型號的選擇和配置上有困難。而5萬噸以上的大型航母對於中國來說在技術風險、經濟壓力和政治風險等方麵都過大。新型航母在飛行甲板的布局上可能采用斜段角度較小的斜直兩段式飛行甲板,這與俄製航母相似,可降低建造難度,且與美製航母比更有利於飛機起降。俄國在未完工的烏裏揚諾夫斯克級航母上已經解決了彈射器的技術問題,如果能得到俄方技術支持,再加上國內過去的預研,中國未來航母就可以安裝2部蒸汽彈射器。相對於滑躍方式使艦載機能夠充分發揮其戰鬥力。且在航母數量不大(第一批可能為2艘),載機數適中的情況下,因能搭載各類特種功能的固定翼飛機而使其有較大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在動力係統配置上,中國未來航母很可能采用國產大功率蒸汽輪機方案,核動力的技術風險和造價過高(如戴高樂級),且目前中國海軍的戰略需求也不需要航母擁有無限動力。燃氣輪機和柴油機在5萬噸左右的作戰艦艇上還未見應用的先例。蒸汽輪機在美俄法航母上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應用,國內的相關技術儲備也較為充分。在大功率蒸汽輪機的推動下,中國未來航母的最大航速應能超過30節,因為中國海軍一向有重視高速航行的傳統。在艦載裝備方麵,選用遠程三坐標雷達配以完善的艦隊自動化指揮係統即可,無需安裝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武器裝備上可能安裝3~4座中國國產7管近程防空係統,加裝遠程防空導彈,反潛裝備俄製RBU-6000型深彈。最關鍵的是艦載機的選擇和搭配方麵,主力作戰飛機很可能為引進的蘇-33改裝型,也有可能選擇自研艦載戰鬥機(殲-10艦載型)。反潛直升機可能選用俄製卡-28。中國未來航母的載機數可能為40架左右,具體配置:固定翼艦載戰鬥機28~30架,反潛直升機6~8架,預警機2~3架。據報道,中國將在2015年前先建造兩艘中型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約在5萬噸。同時中國還計劃改裝購進的“瓦良格”號,用它來進行艦載飛行訓練。今年5月出版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表示,中國已啟動航母人員訓練工程,訓練中心可能設在遼寧省葫蘆島。文章稱,隨著中國第一架殲-15艦載戰鬥機樣機的製造完成,中國一定會為海軍建設試飛基地,如類似烏克蘭NITKA那樣的海軍艦載戰鬥機試飛中心。報道表示,中國的海軍飛行員訓練中心、艦載戰鬥機試飛中心最有可能設在遼寧葫蘆島地區。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7月27日在北京宣布,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這艘原名為“瓦良格”號的廢舊航母平台在完成改造後,將成為中國海軍的一艘試驗和訓練艦。

【責任編輯】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