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投入佛門(1 / 2)

碧海煙波,奇石壘立。老樹盤根,翠竹輕搖。瑞氣照山峰,清風搖竹林。五色朦朧霧,花草遍地香。

這一方乃是汪洋之中的一處海島,乃是凡間仙山。數年前觀世音菩薩到此暫居,將那汪洋靈脈取了一道經過此處,將這本就靈氣騰騰島嶼改造得如仙境聖山一般。

因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天界南海普陀洛迦山,因此將此島命名為小洛迦山。菩薩又在這小洛迦山中開辟了一條傳送通道,可直往其天界本居之所。

話說菩薩與惠岸前去長安時,曾在途中救得一人,那人正是江流。當年洺水一戰他暈死過去,隨波逐流飄蕩大海之中。本來是要被海水淹死,但他體內有混元金丹,運轉流動,將那龍象金剛身發動,隔絕海水侵襲。後又被海中巨鯨吞下,這才有了之前的事情。

此時江流重見天日,那龍象金剛身自行關閉,經日光一曬,江流終於轉醒,他卻不知這一覺卻是睡了數年。

江流醒來,發現自己正在一木屋之中。他起身檢查隨身之物,除了那念珠之外,其餘的東西全都丟失,直叫他懊惱不已。

江流推門而出,隻見眼前是一片竹林,這林中微風陣陣,帶著清晨的露水,沁人心脾。才走出沒幾步,便看到有個老者走來,他迎上前去抱拳道:“多謝前輩相救。”

那老者擺擺手笑道:“並非我救的你,我隻不過是這小洛迦山的小小山神而已。”

江流打量一番那老者,這才發現對方並沒有肉身,隻是個靈體,卻又與一般鬼魂不同,想必便是傳說中那山嶺河川之靈化出的神靈。

江流抱拳道:“原來是此地山神,失敬失敬。”

山神道:“菩薩知道你醒,命我前來帶你去見。”

江流愣道:“菩薩?什麼菩薩?”

山神道:“那便是大慈大悲南海觀世音菩薩。日前便是她與其大弟子惠岸行者從海中將你救起。”

江流大吃一驚道:“可是那受世人敬仰,佛門典籍中記載的觀世音菩薩?”

山神笑道:“正是,你且隨我來,莫要耽誤了。”

江流隨著山神一路走入竹林深處,心中忐忑不安,又喜又驚。雖知諸佛菩薩皆是存在,但如今卻能一睹真容,卻怎能不忐忑?

兩人一路來至最深處,遙見瀑布寒潭前上有一塊向陽大石,石上有一尊蓮台,台上便坐著觀世音菩薩。看菩薩姿態端莊,身披素羅袍,寶石瓔珞點綴其上。又手捧羊脂玉淨瓶,麵容祥和慈善,雖美貌不可方物,卻不會讓人生出一絲邪念,隻有崇敬之意。

菩薩身旁還站著一個青年,乃是惠岸行者,看他相貌堂堂,英姿颯爽。雙眼似光射寒星,兩眉渾如刷漆。一手豎掌在胸前,一手持棍於身後,不搖不動,若磐石安立。

江流在蓮台下拜道:“小子陳江流,拜見觀世音菩薩,惠岸行者。多謝菩薩,行者救命之恩!”

菩薩見了江流,心中突然升起一種莫名之感,有些心神不寧,卻又不知為何,她暗暗運轉靈力將這不安之感壓下,這才問道:“你是如何被巨鯨吞入腹中的?”

江流當即將自己助唐軍征戰,並於洺水一戰用盡靈力而暈倒之事說了一遍,至於如何被巨鯨吞下他也不知,當時他已經昏迷,而那護體的龍象金剛身也是自行運轉的。

菩薩聽完後便點了點頭說道:“從你昏迷至今已有五年,大唐國已由李世民登基為皇。我看你也是修仙之人,不知師從何人,修了多少年?”

江流道:“我師尊乃是蓬萊東島的驅神大聖,在其指點下修煉三月而入仙道,後因機緣巧合被蜀山弟子所救,助我成就鬼仙,又與摯友南宮無欲經曆奇遇成就人仙。前後修煉時間也不過年把,其餘時間皆是在人間遊玩或是行軍打仗。”

菩薩聽言亦是動容,與那惠岸互看一眼,都心覺江流天賦之高,機遇之好令人難以置信。修仙之人要積蓄靈力不難,難就難在領悟境界,即便你靈力高深,神通廣大,若不能領悟貫通各個境界之玄奧,亦無法突破。而眼前這人卻隻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便連升兩大境界,著實不可思議。

菩薩微笑道:“原來你是禺狨王之徒,我與他曾有過一麵之緣,也算舊識。”

惠岸上前一步道:“你說與那南宮無欲乃是摯友,那你可認得玄奘?”

江流回答道:“當然認識,我與玄奘曾有約,待他學成中土神州佛法之日便與他一同前往天竺求學大乘佛法,普度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