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忌心魔已走,蕭銑一方再無大法力之人弄法阻礙唐軍作戰。蕭銑第二日轉醒時見到皇宮內滿地屍體,花草凋零,隻有屋內之人生還,大驚失色,連忙集合心腹封鎖消息。蕭銑大為不安,獨自一人呼喚那心魔時亦不見回音,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話說蕭銑已派出大將文士弘率領數萬精兵前來迎擊,此時在清江駐紮,夷陵城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此時江流與南宮無欲回到營中,見李孝恭與李靖正在為出兵與否爭論不休,聽那李孝恭說道:“我軍連下兩鎮,士氣正高,此刻出擊正是上佳!”
李靖道:“文士弘率領的乃是蕭銑最為精銳之軍,又是前來救敗,打算一雪前恥,士氣更是高昂,銳不可當,我軍若想勝利便要避其鋒芒。我們先退到長江南岸,解開圍困之勢,在南岸駐紮,不與其交戰,等到他們士氣衰落再出擊迎戰,必取勝利!”
李孝恭說道:“蕭銑之軍雖是精銳,卻不足為懼,我等一鼓作氣便可攻破文士弘與夷陵城,再直逼城下與其他三路軍彙合,將南梁滅掉!”
李靖苦求道:“趙郡王三思!此時出兵非明智之舉!”
李孝恭擺擺手道:“莫要再囉嗦,你若不想去便看守本陣吧!”
言畢,李孝恭掀開營帳走了出去,李靖緊隨其後還想相勸,卻見江流與南宮無欲在帳外,李孝恭便問道:“二位打探得如何?”
二人當即將心魔一事說了出來,交代了個透徹,李孝恭聽言大喜道:“天佑大唐!二位真是我軍之貴人!你們且在營中安歇,待我出戰大破敵軍!”
李孝恭大笑走出,召集三軍將士集合,立即出兵與文士弘決戰。
李靖歎息道:“不聽我言,必敗之!”
江流安慰道:“藥師兄不必如此,我軍此刻正是士氣高漲時,趙郡王帶兵能力出色,一定能取勝歸來。”
南宮無欲道:“正所謂哀兵必勝,敵軍此前被連下兩大重地,此處又是江陵心門所在,所以人人都抱著必死決心一戰,此時敵方鋒芒正盛,我軍若是強攻必難取勝。就像兩人交手,不僅要學會見縫插針,趁勢而上,亦要懂得招架防禦,避閃騰挪。”
江流心覺言之有理,又聽李靖讚道:“南宮兄所言極是,乃是明理之人!”
此時李孝恭率領大軍出陣攻打文士弘,兩軍交戰極為激烈,刀槍斧鉞,互相砍殺。矛戈弓箭,漫天飛舞。打得難分難解,喊殺聲震天,哭叫聲徹耳,無比慘烈。
唐軍沒多久便顯出了頹勢,敵軍果然勇猛頑強。眼看呈現敗象,李孝恭趕緊下令撤退,往長江南岸逃。
文士弘自然不會放過,下令追擊,殺得唐軍丟盔棄甲。李孝恭正奔在前方,奔到一個土坡上,忽地一支羽箭飛來,好在李孝恭武藝不差,聽到風聲趕緊趴下,卻還是被射掉了頭盔。
李孝恭轉頭一看,原來是敵軍中有一小將張弓射箭。小將距離李孝恭已有千步之遠,卻還能直射如此準確,令人驚歎。
李孝恭繼續催馬奔逃,忽又聽風聲襲來,這風聲比方才還急,李孝恭一時心慌難以躲避,見他身子一側,摔下馬去,卻也是避過了這一箭。
李孝恭回頭看那小將,身材有些矮小,頗為清瘦。一身鐵甲,將臉藏在麵罩後麵,手裏一張鐵胎大弓,張弓又是一箭射來。
這一箭更快,在空中劃出一陣尖嘯,李孝恭知道自己避不了,瞑目等死,忽聽身後傳來一聲怒叱:“趙郡王快走,此處交由我二人!”
李孝恭睜眼一看來人是江流與南宮無欲,心中大喜,又見南宮無欲已將來箭打落,這才又撒開步子往江邊奔去。
南宮無欲對江流說道:“那小將交給我,你掩護他們撤退。”
江流點點頭,當即下落地麵。看他相濟棍在手,將敵軍一個個攔在土坡下。江流手中長棍揮舞,橫掃千軍,一夫當關萬人難開。隻見江流高高躍起,身上金光一亮,猛地一棍敲打在地上,卻見那地麵晃動,靈力順著地麵散開數十丈,將那些追擊的敵軍擊得人仰馬翻。
那小將射出的箭在千步之外還能殺人,但南宮無欲的劍氣在八百步已是極限,傷人亦有限。可見敵軍小將的箭術精湛,弓力極強。
南宮無欲禦劍前飛,那小將不斷射來羽箭,一箭比一箭強,一箭比一箭快。南宮無欲一路以劍氣抵擋一路前進,來到四百步遠的距離時,劍氣隻是剛好能抵消羽箭的力道。
南宮無欲仔細打量那小將,看他手腳纖細,怎麼也看不出竟有如此神力,又見他氣喘籲籲,想必是一通連射耗力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