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優育指導篇(1)(2 / 3)

107.新生寶寶怎麼睡才舒適?

這一時期的寶寶極其柔弱,鬆軟的枕頭、太厚重的被子,還有經常性吐奶,都可能造成窒息。因此,讓新生兒仰睡是最安全的睡姿。仰臥的體位,可使新生兒的麵孔最大限度地接觸空氣,保證了氧氣的吸入。除此以外,側位也是可以的,把新生兒側著放在床上,用卷著的小被子頂住他的背。如果新生兒常吐奶,應避免仰臥。新生兒睡覺體位的變更,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108.哺乳期的媽媽可以使用非處方藥嗎?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知道乳母用藥可能影響到嬰兒,一般不會隨便使用處方藥,但卻忽視了非處方藥的問題。人們往往認為非處方藥是安全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放心服用的,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非處方藥物畢竟也是藥物,雖然其安全性較高,但因乳母需喂養嬰兒,故不可隨意使用,以免藥物隨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對嬰兒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為了安全起見,乳母使用非處方藥物前,還是要谘詢大夫或藥劑專業人員。

109.你能聽懂寶寶的哭聲嗎?

哭是嬰兒的語言,是嬰兒與父母親交流的方式。哭聲表達了許多含義,如饑餓、口渴、疼痛、恐懼、憤怒等,父母要盡快聽懂嬰兒的哭聲,明白寶寶哭聲所表達的含義。

寶寶哭泣所代表的信息是多層麵的,一般來說,寶寶哭泣大致可分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疾病原因3種情況。

(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的哭,最常見的原因是饑餓,母親可以通過喂奶的量和吃奶的間隔時間來判斷孩子是否是餓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乳頭或奶嘴放入孩子口中,看他是否要吸吮。生理需求的哭還可能是尿布濕了,寶寶感覺不舒服,提醒該換尿布了。另外,寶寶熱了、冷了也會哭鬧,父母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流汗、臉紅或手腳冰涼,決定下一步的處理方法。

(2)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的哭,是寶寶尋求成人安慰的一種辦法。這種哭聲一般比較小,寶寶往往會盯著大人哭,或伸出雙手要大人抱抱,先試著逗、哄、觀察即可。

(3)疾病原因:假如寶寶哭聲比平常尖厲,握拳、蹬腿、煩躁不安,無論如何抱都無法止住哭鬧,往往提示寶寶生病了。當身體不適引起疼痛的感覺時,不會說話的嬰兒一定是用肢體語言和哭聲來表達。

110.你知道如何觀察新生寶寶的生活情況嗎?

(1)體溫:寶寶初生時體溫與母體一樣,腋下體溫在36~37 ℃。出生後體溫可能會下降2 ℃左右,以後逐漸上升,12~24小時內穩定在36~37 ℃。

(2)體重:寶寶出生2~4天會出現體重下降,這是正常現象,平均較出生時體重下降3%~7%,一般在7~10天恢複到初生時體重。如果體重下降過多或體重不回升,可能因奶量不足或有疾病,應查明原因。寶寶滿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千克左右,3個月的寶寶體重在5千克左右,半歲在7千克左右,1歲在10千克左右。

(3)皮膚:剛出生的寶寶皮膚柔嫩,表麵有一層灰白色的胎脂,有保護皮膚和防止散熱的作用。胎脂存留時間過久,可刺激皮膚引起糜爛,在第一次沐浴時,可用醮有植物油的紗布揩淨。寶寶出生2~4天,可能會出現皮膚輕度黃染,但無任何其他症狀,大多能在7~10天內消失,注意密切觀察,無須治療。如果皮膚發黃出現過早,或持久不退,或逐漸加深,或出現新生兒拒食、哭鬧等異常現象,應考慮寶寶出現病理狀況,需及時就診。

(4)睡眠:新生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8~22小時,以後隨大腦的發育,其睡眠時間會逐漸縮短。一些寶寶在出生後2~3個月常常晝夜顛倒,白天睡、夜間不睡。調整睡眠的方法是白天多與寶寶玩,縮短喂奶的間隔時間;減少夜間喂奶的次數;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夜間使用紙尿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