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月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是指婦女每於經前或經期規律性出現的一些如頭暈頭痛、心煩失眠、乳房脹痛、身痛發熱、口舌糜爛等症狀。這些症狀可單獨出現,也可並見,一般在月經前1周最明顯,月經後便消失。
1.施治穴位
揉按勞宮、合穀、定驚點、八邪、安眠點等穴位。
2.施治反射區
按摩生殖腺、腹腔神經叢、垂體、肝、腎上腺、腎、心、卵巢、甲狀腺等反射區,尤其是心、肝、生殖腺、腎、腹腔神經叢反射區。
3.專家提醒
手部按摩應在月經前1周進行,經停則止。同時,保持心情舒暢;緩解心理壓力。
痛經
痛經是指經期內或經期前後發生下腹部疼痛,嚴重者可伴有惡心嘔吐、臉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等全身症狀,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於月經初潮後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輕女性,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繼發性痛經是由於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致,常見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慢性盆腔炎、腫瘤、子宮狹窄或阻塞等。
通過手部按摩可調節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緩解平滑肌痙攣,對原發性痛經有顯著療效。繼發性痛經應以消除繼發性的因素為主,並輔以手部按摩,以增強療效。
手部按摩
1.施治穴位
揉按合穀、陽池、勞宮、八邪、止痛點等穴位,手法宜重,刺激應強,以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
2.施治反射區
按摩生殖腺、子宮、腹股溝、腎、下身淋巴結、骶骨、腎上腺、垂體、腹腔神經叢、腰椎、陰道等反射區,尤其是生殖腺、子宮、腹股溝、骶骨、腹腔神經叢反射區。
3.專家提醒
手部按摩應在月經來潮前1周進行,月經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刺激,勿食生冷辛辣食品,勿受涼。
月經不調
月經是婦女的生理現象,是有規律的周期性子宮出血。一般是28~30天行經一次,提前或延後7天以內仍屬正常現象。如月經持續時間,即行經長短,一般為3~7天。一次月經出血量為30~50毫升左右。
月經不調多是內分泌異常所致,主要表現為月經的周期、經期或經量等出現異常變化,常伴有痛經、惡心、頭痛、臉色蒼白、四肢發冷等症狀。
月經周期提前1周以上者,稱月經先期,又稱經早;月經周期推遲1周以上者,稱月經後期,又稱經遲;連續2次以上月經周期或先或後,為月經先後無定期,又稱經亂;月經量多,且不規則,中醫學稱之為崩漏,現代醫學謂之功能性子宮出血:
月經量少甚則停止,稱之經少或閉經,分為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兩種。凡年滿18周歲而月經尚未來潮的女性,統稱為原發性閉經;月經初潮後,任何時候停經超過3個月者,統稱為繼發性閉經。
手部按摩
1.施治穴位
揉按內關、合穀、後溪、神門、八邪、止痛點、虎口、止血點等穴位。
2.施治反射區
按摩子宮、垂體、腎、腎上腺、腹腔神經叢、卵巢、肝、生殖腺、髀、腹股溝等反射區,尤其是垂體、子宮、腎上腺、腹腔神經叢、卵巢反射區。
3.專家提醒
手部按摩應在月經前1周進行,月經後1周停止;月經出血症狀嚴重、量大者,應以藥物治療為主;繼發性月經不調者需積極治療原發病。
注意經期衛生,常洗澡、更換內衣,保持外陰清潔,節製性生活,避免過度疲勞,心情憂鬱,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五官科病症
牙痛
牙痛是口腔科牙齒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很多牙病會引起牙痛,常見的有齲齒、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牙齦炎等。此外,某些神經係統疾病,如三叉神經痛、周圍性麵神經炎等,均可引起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