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直播節目中主持人的臨場應對(1 / 2)

淺談直播節目中主持人的臨場應對

播音·主持

作者:徐鴻雁

[摘要]本文結合實例,分析闡述了節目主持人在直播過程中,麵對突發情況的臨場妥善應對的重要意義,探討了沉著冷靜、處變不驚;機智幽默、得體有效;善解人意、聯想解圍的應對方法和培養應對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直播 主持人 臨場應對

直播作為一種最能發揮和體現廣播電視優勢的傳播方式,能給受眾帶來強烈的現場感和視覺衝擊力,從而最大限度滿足受眾的收聽收視需求,因此,直播成為廣播電視贏得競爭的重要手段,成為廣大受眾喜愛的傳播方式。但由於直播節目與受眾處於傳播的同一時空,以及傳遞信息的時新性和直播現場的不可預測性這些特點,對廣播電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其中直播節目主持人臨場應對和現場掌控的能力和素質,是影響節目成敗的重要因素。直播節目主持人不但要普通話標準、聲音悅耳、口齒伶俐、形象大方,更要具備臨場應對的心態和現場掌控的能力。

一、沉著冷靜、處變不驚

受眾的參與和直播,可以激活傳受雙方的思維和語言活力,同時有效吸引受眾的廣泛參與,還可以優化傳播效果。但是,直播過程中也必然埋伏著一些不可預知的東西,有客觀技術的(如遭遇突然停電、話筒故障等),有主觀人為的(如出乎意料的問題)。如果主持人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張口結舌、語無倫次、或南轅北轍、油腔滑調,不但影響節目主持人的形象,更會破壞節目氣氛和進程。但是主持人機智得體的應對,能夠圓場補台、轉危為安、力挽狂瀾。

今年3月27日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現場直播中,因孫楠突然宣布退賽,當晚節目主持人汪涵一段七分鍾的救火言辭瞬間引爆網絡。但開始汪涵也驚呆有兩秒,臉也紅了。看得出來汪涵當時外表看似鎮定,內心卻是萬馬奔騰。他始終沒有打斷孫楠發言,體現了風度,但其實也是通過這段時間鎮定、判斷並組織思路。興奮而又冷靜的心理狀態,是思維變通性和靈活性得以發揮的條件。剖析汪涵那七分鍾的言辭,看似簡單,實則用意很深:先穩住直播現場,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問題,這個是政治任務。接著,用自己的信心去感化網友,同時換位思考。然後,一一念出其他六位歌手名字,讓觀眾給他們掌聲,用觀眾的壓力避免退賽擴大化。再然後,公開表示尊重孫楠決定,實則暗貶其破壞契約精神。最後,邀請孫楠當觀眾,向觀眾索取掌聲的同時,既給了孫楠台階下,又借機揶揄了一把。

“平靜的海麵練不出勇敢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選不出時代的偉人”。麵對直播突發複雜情況,汪涵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鎮定下來,與他身經百戰的直播實踐不無關係。

2010年8月20日晚,湖南衛視《快樂男聲》6進5比賽中李行亮和劉心這對平日裏的好兄弟,被安排在了一起,接受殘酷的終極PK。當輪到為自己拉票時,李行亮突然表示:“我決定放棄,我不是在做一件衝動的事情,因為我非常欣賞劉心的創作,真心希望我的好朋友應該繼續走下去。”說完,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現場霎時一片嘩然。這時,主持人汪涵馬上勸導說:“花不在春天完全綻放,熱愛音樂隻要你有夢想,花早晚會開,夢想在別的地方也可以實現。但我想以一個男人的身份而不是主持人的身份提出建議,最尊重對手的方式,就是站在他的麵前接受大眾評審的支持,而不是你放棄,把這個機會讓給他。”聽了這話,李行亮沉默了兩秒鍾,拿起話筒感慨道:“我決定聽大哥的。”於是,重新回到舞台上,接受終極PK,現場又恢複了平靜。

二、機智幽默、得體有效

臨場應對中,需要急中生智,而急中生智是一種應激心理現象,是“無文本的硬功夫”。機智幽默不失得體有效的應變表達才是真正高明的“語智”。機智幽默,不是油腔滑調、插科打諢,而是能夠活躍氣氛、增添情趣、深化主題、升華格調的表達。得體,是指語言運用得當準確、恰如其分,切合題旨情境,符合具體語境的場合、氛圍,符合傳受雙方的身份和心理。有效,即是語言的信息層次能讓受眾明了,感情層次能讓受眾認同,而且機智妙趣,耐人尋味,讓人獲得審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