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耐心、細心、有心:做好新聞校對工作的秘訣(1 / 2)

耐心、細心、有心:做好新聞校對工作的秘訣

業務探索

作者:吳禹華

[摘要]在新聞校對過程中要做到耐心、細心和用心,耐心是做好新聞校對的前提;細心是做好新聞校對的基礎;有心是做好新聞校對的保障。

[關鍵詞]新聞校對 耐心 細心 用心

通常在人們眼裏,校對僅是改改標點符號、糾糾錯別字,是一份省力而又簡單的工作。其實不然。

筆者從事校對工作十多年,深知質量之於報紙是生命,而校對則為報紙版麵付印前的最後一道關口,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校對工作是編輯工作的延續和完善,對編輯的一些遺漏,作最後的改正和把關。所以作為新聞校對不僅要在文字上仔細把關,也要在政策上嚴格把關和知識上認真把關,並非糾糾錯別字、改改標點符號那麼簡單。

新聞校對一般都在晚上進行,校對人員上夜班是常態。記者把下午或晚上發生的新聞寫成稿,編輯收到稿件,立即編排,電腦房出樣後,校對人員緊跟著開校。一環一環,環環扣緊。校對時間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時間裏,求得最大的效率,就要求校對人員具有較高的校對素養。校對人員猶如辛勤的園丁,每天守著版麵;猶如勤勞的啄木鳥,每天“啄”出好多病詞病句。校對工作是“安分守己”的工作,伴隨它的是耐心、細心和有心。

一、耐心是做好新聞校對的前提

所謂耐心,就是要能耐得住寂寞,要在排除內外部一切幹擾的情況下,真正進入到校對的境界中去。要想進入耐心境界,必須要有心無旁騖,一心隻為校對的精神,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摒棄喧囂。

1、提振精神,以學習的態度工作

大量的新聞校對是在晚上進行的,這本就是人興奮度低靡的時段,再加上麵對的是大量枯燥的文字,這就加大校對人員的勞累程度。為了工作需要,校對人員要利用中午時間休息好,養精蓄銳,使自己在校對時有充沛的精力,增強發現錯誤的敏感度。

振奮精神的同時,麵對每一篇校對稿,要以學習的態度去對待。在校對過程中,可以了解當前的經濟社會動態,知道黨和政府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很重視民生工程;最先知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也知道我們當地農業上、工業上有些什麼優勢等等。這些都開闊了視野,豐富了閱曆。當校對人員樂在其中時,也就不覺得新聞校對是苦差事。

2、克服急躁情緒,堅持一絲不苟

新聞版麵往往在晚上集中“出爐”,常使想早點結束工作的校對人員措手不及,內心不由地煩躁起來。這時校對人員就要調整心態,因為校對版麵必須逐字逐句,急不得。曾經校對一篇言論文字《創名牌要贏真口碑》,其中有一成語“妄自菲薄”,作者誤為“枉自菲薄”,筆者校對時雖隱隱覺得有問題,但因急於求成,未加細究,好在值班副總編輯在簽發時及時改正了。這些教訓告訴我們,新聞校對時必須凝神靜心,一絲不苟,來不得半點馬虎。

二、細心是做好新聞校對的基礎

有了耐心,在新聞校對過程中還要細心。“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這是新聞校對的寫照。

1、注重細節,嚴謹仔細

我國語言豐富,漢語言博大精深,一點一畫的不同,字詞含義就大不相同。我們在校對時,就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形似字、同音字以及異體字的辨別。如脈搏與脈博、宣泄與渲泄、拚搏與拚搏、綻放與澱放等等,類似的很多,容易混淆,校對時一定要認真細致。遇到拿捏不定的,一定要通過各類工具書尋找到用詞依據,不放過一絲疑惑。海門農村有很多比較小的溝,俗稱“民溝”。可有很多人憑想象常寫成“泯溝”,很明顯“泯”用在此不適合,它的本意是消滅、喪失的意思。字典也有現成的“明溝”詞解,它的本意是露天的排水溝,所以與農村裏蓄水的溝也相背。後請教一位老先生,那先生說古有官河,民有宅溝,應為民溝比較合適。我們覺得有理,民溝的說法一直沿用著。我們要追求準確、完美、規範,不放過任何一細微之處,養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