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中醫食療藥膳(4)(3 / 3)

【功效】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肝解鬱。

【保健應用】隨意食用。適用於脾胃氣虛,肝鬱脅痛不適者。

綠豆酸棗釀藕

【組成】綠豆200克,酸棗仁50克,連節大藕4節(約500克)。

【製法】以清水浸泡綠豆、酸棗仁半小時,處理幹淨備用。再將藕一端切斷後並把綠豆、酸棗仁裝入藕孔中,待裝滿後,可將切斷端之藕蓋於原處,用竹簽插住固定,再入大鍋中加冷水上火煮,直至藕爛熟即可。

【功效】養肝安神,清膽通脈,清熱解毒。

【保健應用】每日2~3次適量食藕飲湯。可連用7~10天。適用於外邪侵襲型肝炎。

茉莉花汆雞片湯

【組成】雞裏脊肉150克,茉莉花20朵,雞清湯1.5千克,雞蛋2個,精鹽、味精、料酒、蔥、薑、胡椒粉、澱粉各適量。

【製法】(1)將雞裏脊肉洗淨切成小丁;茉莉花擇去梗,洗淨;蔥、薑洗淨,分別切段,拍破製汁待用;雞肉用精鹽、料酒、味精、蔥薑汁、雞蛋清調拌均勻。將澱粉在案板上鋪開,取雞丁逐一放入澱粉內,用擀麵杖將雞丁敲成薄片。

(2)湯鍋放水,置火上燒沸,離火,將雞片逐片放入沸水中,汆透撈出,用涼水浸泡。將雞清湯放湯鍋內,置火上燒沸,放入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口味。把雞片潷淨涼水,用燒沸的雞清湯將雞片燙熟撈出,放入碗內,茉莉花也放入碗內,再將雞湯盛入湯碗內即成。

【功效】疏肝理氣,補虛強身。

【保健應用】飲湯食雞肉。適用於肝氣不舒脅痛者。

蘿卜炒豬肝

【組成】鮮豬肝150克,白蘿卜250克,植物油、麻油、食鹽、大蔥、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法】將豬肝、蘿卜洗淨切片,鍋中加油燒八成熱時,下蘿卜片炒至八成熟時加鹽炒勻,盛出置盤中;鍋洗淨,置火上,加入油適量,旺火炒爆豬肝2~3分鍾,再將蘿卜與肝片同鍋快速翻炒2~3分鍾,加入調料,最後淋入麻油少許即成。

【功效】補肝清熱,寬中下氣。

【保健應用】分2次食完,可經常服食。適用於病毒性肝炎。

茭白瘦肉絲

【組成】茭白250克,豬瘦肉150克,豆油、料酒、鹽各適量。

【製法】茭白、豬瘦肉分別洗淨切絲,豆油燒熟,分別煸炒茭白、肉絲,二物混合後加料酒、鹽同炒片刻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

【保健應用】佐餐食用,可常食。適用於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患者。

雞骨草煲紅棗

【組成】雞骨草60克,紅棗10枚。

【製法】將雞骨草、紅棗分別洗淨,放入砂鍋內,加水750克,煎至250克。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

【保健應用】每日1次,連服1~3個月。適用於乙型肝炎濕熱較重患者。

豬肝豆腐湯

【組成】豬肝80克,豆腐250克,精鹽、薑、蔥、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法】豬肝洗淨切薄片,鍋中加水適量,將豆腐切成厚片放鍋內,加鹽少許,湯煮開後加入豬肝,再煮5分鍾,而後撒入調料即成。

【功效】清肝和胃,補肝益腎。

【保健應用】食豆腐、豬肝,喝湯,每日1次,可間斷長期食用。適用於肝腎陰虛型肝炎患者。

蒜瓜砂仁湯

【組成】陽春砂仁20克,獨頭蒜1個,西瓜1個。

【製法】砂仁、獨頭蒜去皮分別洗淨;西瓜去薄皮切塊,同放入鍋內,加水用武火煎沸後,改文火煮10分鍾即成。

【功效】行氣利水。

【保健應用】每日1劑,分2~3次食用。適用於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腹水患者。

綠豆大蒜湯

【組成】綠豆250克,大蒜15克,白糖適量。

【製法】綠豆淘淨,與大蒜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共煮至綠豆熟爛,入白糖調味。

【功效】清熱利尿。

【保健應用】分次酌量服用。適用於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腹水患者。

二金玉棗瘦肉湯

【組成】鬱金、雞內金各15克,玉米須30克,大棗5枚,豬瘦肉適量。

【製法】鬱金、雞內金、瘦肉、大棗、玉米須分別洗淨後,同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煎湯。

【功效】健脾消食利膽。

【保健應用】去渣取湯,每日2次飯後飲用。適用於膽囊炎、膽石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