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諺雲:“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雲遮月。”
因嘉靖四十年臘月的雪下過了頭,嘉靖四十一年除了初七初八下了兩場小雪,此後一直到正月十五都罕見地沒有下雪。天上的雲也薄了,時或還能看見月亮。這就使得京城多處的燈市比哪一年都紅火。煙袋斜街是北京城少有的斜街之一,不遠處什刹海便是京城最繁華的燈市,這裏雖被拐彎處擋著,見不著燈火,但抬頭便能看見被燈火照得通明的天空,和飛上天空五顏六色散落的焰花。
戌牌時分,多數人都觀燈去了,斜街的街麵上隻有少數婦人、老人帶著孩童,在處處掛著大紅燈籠的門前燃鞭炮、放“起火”點“二踢腳”。地上點燃的“起火”在冒著焰花,不遠處天空也在繽紛地落下焰花,間雜著砰的一聲“二踢腳”呼嘯著躥到街麵的空中再響一聲,怎一個樂字了得!大人小孩都明白,瘋了這一晚,明日就要“收放心”了。
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街麵上放焰火爆竹的大人小孩還沒緩過神來,便看見從街的兩頭拐彎處同時出現的兩隊官兵。
“進去!都進屋去!”
“官府有公幹!所有人都回避了!”
畢竟沒有散節,兩頭領兵的隊官還算客氣,隻是大聲吆喝。
那些婦人、老人嚇得連忙抱的抱拉的拉把自己的孩子帶進門去,一條條門都關上了。
兩隊官兵幾步一個,把條煙袋斜街封鎖了起來。接著一個隊官帶著一群兵奔向門口掛著“高宅”燈籠的宅門口站定了。
接著,一群官兵護著一頂八抬大轎從東麵奔來了。
那頂轎在高府宅門口停住了,轎杆一傾,走出來的竟然是嚴世蕃!
半個時辰前他接到了陳洪的消息,知道子時要抓人,為防萬一,他親自出馬帶著刑部的官兵來捉拿高翰文和芸娘了!
把門的隊官立刻猛叩著門環:“開門!開門!”
芸娘這時正端著一碗元宵剛走到前廳的門邊,突然被震天亂響的門環聲怔在那裏。
前廳的書桌邊坐著高翰文,聽到了院門的敲擊聲慢慢放下了手裏的書,向門外望去。經浙江那一番挫跌,在詔獄裏又坐了幾個月的天牢,這時的高翰文已不複當時的少年風采,頜下已經長出了好些胡須,眼裏多了幾分深沉,更多了幾分淡然。
外麵傳來了嗬斥聲:“刑部和大理寺的!有欽案問你們高老爺,快開門!”接著門環又猛敲起來。
“來了!”芸娘竭力想控製內心的驚懼,端著碗走到書桌邊,放下時,還是濺出了一些湯水。
“柴和油都備好了嗎?”高翰文慢慢站起了,深望著芸娘。
芸娘點了點頭。
高翰文:“我去見他們,你到後院屋裏等我。”
芸娘抓住了他的手:“墨卿,我當初真不該跟你來,我是個不祥之人……”
“你說什麼!”高翰文的目光有些瘮人。
芸娘低下了頭,眼中盈出了淚水。
高翰文移開了目光:“吾之大患,因有吾身。去等著我,我來之前不許點火。”
“我等你。”芸娘擦了淚深望了望高翰文,轉身走出了前廳後門。
就在這時,前院的大門被砰的一聲撞開了!
一個隊官領著一群兵蜂擁進來了,立刻散開站到了院子各處。
嚴世蕃走了進來,在院內站住了,他看見高翰文並沒有迎出來,而是站在前廳的屋子中間,遠遠地望著他。
嚴世蕃:“都出去,把好門。”
“是!”那隊官一揮手,把那群兵又都帶了出去,從外麵拉上了院門。
嚴世蕃這才慢慢走進前廳,站在高翰文的麵前,兩隻腳像鑄鐵般釘在磚地上一動不動,隻是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