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明天縱無過皇上!”這回是嚴世蕃搶著頌聖了,“這樣一來,浙江的百姓定然會踴躍種桑。有了絲源,浙江和應天各增幾千張織機不成問題。”

“好!好!”嘉靖竟然從座位上下來了,一邊輕輕鼓著掌,一邊顧自踱了起來,“吵架好。一吵就吵出了好辦法。這件事就讓司禮監和工部去辦,當然還有戶部,多賺的錢都要在戶部入賬。如何入手,內閣這就回去詳細議個方略出來,然後給胡宗憲下急遞。這事還得靠胡宗憲去辦。”

嚴嵩和呂芳幾乎同時大聲答道:“是。”

嘉靖似乎十分興奮,踱到了殿門邊竟自己伸手要去開殿門,司禮監兩個太監慌忙奔了過去,將殿門打開。

一陣雪風吹了進來,嘉靖的寬袍大袖立刻向後飄了起來。

“哎喲!我的主子,當心著涼!”呂芳連忙奔過去,就要關門。

“朕不像你們,沒有那麼嬌嫩。”嘉靖手一揚,阻住了呂芳。

殿門外大雪飄飄,而滿掛的燈籠又在雪幕裏點點紅亮,一片祥瑞景象。

突然,嘉靖發現就在玉熙宮台階前麵的雪地裏跪著幾個太監。

大雪飄落在他們的頭上和身上,最前麵那個太監手裏高舉著一個托盤,雖然飄了雪,還能看出托盤裏金黃色的緞麵上擺著一隻大大的玉璋!

嘉靖的眼睛一亮:“是裕王妃誕子了嗎?”

那個舉著托盤的太監大聲回道:“皇上大喜!老天爺給我大明朝喜降了皇孫!”

呂芳大步走了過去,接過那個托盤,又大步回到嘉靖麵前跪了下來,高舉著托盤:“主子大喜!”

另外四個司禮監大太監緊接著跪了下來:“主子大喜!”

嚴嵩和所有的內閣閣員們也相繼跪了下來:“臣等恭賀皇上!”

無論是真心歡喜還是裝出歡喜,畢竟這是嘉靖帝添的第一個孫子,是大明朝第一大喜事,平時不敢正視嘉靖目光的所有的眼睛這時都迎望向嘉靖,此名之為“迎喜”。

嘉靖的臉上也報之以喜,不是那種驚喜,好像早已勝算在心的那種得意之喜:“呂芳,把托盤舉高些。”

“是呢。”呂芳將跪捧的托盤雙手高舉。

嘉靖的右手伸進了左手的袍袖中,竟從袍袖裏抓出一把數個嬰兒拳頭般大的冬棗放在托盤上,所有的目光都露出驚異之色!

嘉靖又把左手伸進了右手的袍袖中,從袍袖裏抓出一把數個也有嬰兒拳頭般大的栗子又放在托盤上。所有的目光更露出驚異之色!

嘉靖望著那一雙雙驚異的眼,笑著問道:“朕預備的這兩樣東西,民間是怎麼個說法?”

呂芳雙手高舉著托盤見不著托盤裏的東西,這就該首席秉筆太監陳洪回話了:“回主子,百姓家稱作‘早立子’。奴才們服了,主子萬歲爺怎麼就知道今天會有這麼個天大的喜事。”

所有跪著的人都知道在這個時候須接著這個話茬頌聖了,卻又知道這時候任何語言都不足以頌聖,包括耄耋之年的嚴嵩,全露出又驚又喜的目光隻是望著嘉靖。

嘉靖淡淡笑著:“家事國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

所有的人全趴了下去:“皇上天縱聖明!”

嘉靖過了這把神出鬼沒的癮,收了笑容,望向跪在麵前的呂芳:“呂芳。”

呂芳答道:“奴婢在。”

嘉靖答:“這冬棗栗子是上天賜給朕,朕賜給孫子的。照祖製,添了皇孫宮裏該怎麼賞賜?”

呂芳回道:“回主子,這是主子第一個皇孫,宮裏除了照例要賞賜喜慶寶物之外,還要調派二十名太監二十名宮女過去伺候。”

嘉靖道:“那就立刻去辦。”

“是!”呂芳這一聲應得十分響亮!

嘉靖轉望向徐階、高拱、張居正:“徐階、高拱、張居正。”

徐階、高拱、張居正:“微臣在。”

嘉靖的聲音這時透著慈祥:“你們都是裕王的師傅和侍讀,有了這個喜事,朕就不留你們吃元宵了。你們都去裕王那兒賀個喜吧。”

“是。”徐階、高拱和張居正這一聲回得也十分響亮。

兩撥人都叩了頭,起身分別奔了出去。

這裏隻剩下了嚴嵩和嚴世蕃還跪在那裏。

嘉靖望著大雪中逐漸消失的徐階、高拱、張居正的背影,像是問自己,又像是問嚴嵩和嚴世蕃:“家事國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呀……嚴閣老,現在就剩你們父子在了,你們說,周雲逸到底有沒有後台?”

嚴世蕃倏地抬起了頭,嚴嵩製止的目光立刻望向了他。

嘉靖慢慢轉過頭,望向跪在地上的嚴氏父子:“今天是元宵節,你們就在這裏陪朕吃個元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