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鄉結合部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2 / 2)

除了上述方法外,《學生素質發展手冊》的有效應用也為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開辟了一個新途徑。等級製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其客觀性、合理性要比百分製好得多,等級的劃分可以弱化不必要的差別,比較公正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同時淡化師生過分追求分數的意識,減輕師生和家長承受的壓力,有助於師生之間、學校及家長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親密友好的和諧關係,加強教學活動中的協調配合,發揮各自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除此之外,位於城鄉結合部地區的我校,學生家庭電腦和網絡已經基本普及,我對學生的評價也逐步向多樣化方麵發展。工作中除了上述常用方式外,我還利用網上交流的方式。我們班建立了一個QQ群,大部分學生都在群中,因此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帶有正能量的積極評價可以及時有效地在其中進行。此外,我還充分發揮校訊通的功能,通過這一平台,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實現與家長的及時溝通,發揮家校教育的合力。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指教師、家長、同學及學生本人都可以作為評價者,可以綜合運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家長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麵考查。”

在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每月都進行學生自我評價和家長評價,每學期要進行教師評價和學校評價。如單元學習結束後,我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學習小結”,用合適的形式(表、圖、卡片、電子文本等)歸納學到的知識和方法,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等。然後,將自己的學習小結在班上展示交流,這樣學生總結自己的進步,反思自己的不足。這種方式其實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體現,這種評價方式使教師對學生有準確的了解,使學生在師生評價過程中提高認識。

四、評價結果樂趣化

城鄉結合部的孩子大多數是“留守兒童”,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和肯定,因此,教師要給他們多一些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感到成功、感到快樂。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它具有展示、促進、激勵功能,成長記錄功能和積極導向功能,這樣的評價能使被評價者健康、全麵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是促進人全麵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位於城鄉結合部地區的學校建立一套適合的、正確的、全麵的綜合素質評價體係是至關重要的,我將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

[3]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