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生物教學與培養探索型人才結合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要勤於探索有利於學生形象化地理解生物知識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通過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確立新型教學目標,尤其要重視教與學的互動,有利於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生物課程教學改革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高度重視探索精神,二者相輔相成,教師首先要堅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教好每個學生。一定要樹立客觀公正的評價理念,改變傳統的觀念,徹底根除過去那種單一以分數劃分等級的評價標準,教師必須明確,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探索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改變傳統的以講台、教師、黑板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突破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創造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為主的教學環境,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從而有效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教師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學生素質的高低,因為在探索性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勇於實踐,勤於探索,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所規定的任務。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很多問題,需要教師幫助解決。學生需要的知識和達到的技能,並不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掌握的,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掌握各種技能和技巧,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緣由,在生物教學實踐過程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
在高等專科學校的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人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鞏固知識,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喬雙霞.生物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活力,2010.
[2]張曉華.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改理念[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
[3]顧明遠.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J].基礎教育改革動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