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轉化策略(1 / 2)

初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轉化策略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衡建華

摘 要: 數學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課程之一。由於數學知識具有邏輯的嚴格性及結論的確定性,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數學學困生。本文針對初中數學學困生現象,分析其成因並從轉化的角度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初中數學學困生 形成原因 轉化策略

引言

數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學習能力差、達不到要求的學困生。

初中數學學困生是指擁有正常智商和感官能力,但達不到預期的數學學習目標的初中學生。通常表現為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不能獨立思考或者不能有效地完成規定的作業。目前,轉化學困生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任務。特別是初中數學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如何轉化初中數學學困生顯得尤為重要。

1.初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由於學生的家庭環境、學校背景、思維方式、心理狀態等原因,造成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下麵主要從初中數學本身、學生、老師、家庭、社會等方麵分析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1.1初中數學原因

初中數學相對於小學數學來說,難度提高了很大的檔次,再加上初中數學知識點繁多,學習任務加重,使很多學生不能適應初中數學的難度。數學無時無刻不需要和數字打交道,相對語文來說,沒有那麼有吸引,因而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對於數學的學習興趣。

1.2學生原因

有的學生性格好動、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還有些學生性格過於內向,很少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也不請教老師和同學,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更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日積月累,出現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導致在數學上學習吃力;還有些學生一旦數學學習出現困難就自暴自棄。另外,有些學生可能開始時學習成績比較好,所以沾沾自喜,對數學學習不重視,導致成績下降。

1.3老師原因

由於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學校需要大量的老師。隨之而來的老師的專業水平和自身素質可能達不到標準要求。有些老師在數學教學中,針對的是中上等學生,沒有考慮到班上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這讓本來在數學學習上就有困難的學生感到更難以理解;還有些老師比較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數學比較困難的學生采取不理睬甚至挖苦和嘲諷的態度,導致學困生數學學習積極性降低。另外,有些老師專業知識不過關,將課本中的內容生硬地講解給學生聽,學生難以理解。

1.4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些父母忙於工作,很少將注意力在孩子的學習上。還有些父母由於自身文化素質低,不會教育孩子。另外,有些父母過分注重學習成績,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讓孩子自己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樂趣。

1.5社會原因

社會紛繁複雜、五彩斑斕,對於許多心智還未成熟的初中生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社會上的各種不良現象影響著學生。例如很多初中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到網吧玩遊戲,再加上自控能力比較弱,很可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