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初中語文課學習評價的認識(2 / 2)

2.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上形成對教師的過度信賴,喪失學習主動性。因為學生都有向師性,都渴望能從教師那裏獲得指導信息,了解教師對自己的態度和期待。學生判斷是非、好壞的標準多以“老師說的”為準,教師的評價對他們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長期信賴教師的評價,並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評價的絕對權威,學生就會逐漸放棄自己的判斷,成為教師評價的“奴隸”。

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評價,無論是結論,還是過程和方式,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的評價絕不是權威,教師也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評價者。

二、讓學生成為學習評價的主體

教師的評價雖然在學習評價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很多並不為教師所完全了解。在一個普通的班上,幾十個學生的學習活動,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方法、學習策略的使用等,往往都各具特點,教師對他們的了解和評價,有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扭曲。那麼,為了更好地、更全麵地了解學生和評價學生,我們更應該啟發和鼓勵學生樹立自我評價的意識,開展學生的互評活動。

(一)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在主體性教育中,藝術地進行自我評價可使學生充分體驗成長的愉悅,發展健全自我意識,促進自身積極主動地學習,並將各種知識有效納入自我認知結構中。自我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實驗證明:學生是有點“好為人師”的味道的,有機會叫他們自我評價,會使他們感到興奮,注意力集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體驗認識自我的方法,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最終讓學生自主、有效地評價自我。

(二)引導學生互評

學生相互評價是獲取信息的一條重要渠道,因為平時學生在一起相處的時間較多,相互了解較深,便於清楚看到同班同學的優點與缺點。學生互相評價時得到的信息,一般來說較真實、較具體。學生很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評價他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肯定對方的優點,再指出其不足之處。這種互評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懂得了尊重對方,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從中可以看出學生是一個群體,作為群體中的一員,他在渴望教師的鼓勵的同時,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群體中的同伴。但是,在學生互評過程中,難免會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會出現對一個人的評價過低或過高的情況,我積極引導他們以客觀公正、嚴肅認真的態度參與評價,讓他們認識到互評是為了促進每個人的進步與發展。對學生互評的結果,我都認真分析看待,必要時給予被評價學生解釋的機會。我相信隻要引導和幫助學生真正了解互評的目的和內容,熟悉互評的過程和程序,學生互評結果就是了解學生極其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參考文獻:

[1]編寫組編著.學習評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羅文鬆編.新課程評價體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