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遊戲的歡樂充滿課堂(2 / 2)

3.編順口溜。順口溜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學生誦讀和記憶,因此,我經常搜集或引導學生自編一些優秀的“順口溜”進行識字教學,這樣,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展的思維,提高識字效率。如識“喝”和“渴”時,有學生自編順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再如教學“糧”字時,因為孩子們已經學過“浪”這個字,就可以引導孩子們與熟字進行比較,然後用順口溜幫助孩子們記憶:“浪去水,米作旁,肚子餓了去找糧。”這樣,學生把順口溜背熟了,對字形的識記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些順口溜,讓孩子們感覺到,漢字離生活不是那麼遙遠,不是單調的筆畫組合,而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個體,裏邊有各不相同的故事。

4.撿貝殼。課堂中,當堂鞏固生字或音節,還有一種遊戲,叫“撿貝殼”,很受孩子歡迎,也可以變通一下,叫“摘蘋果”、“采蘑菇”或“摘星星”,即在學完生字後,教師即興在黑板上畫滿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貝殼,每個貝殼中間都寫一個生字。上台撿貝殼的孩子必須大聲地讀出那個字,當其他人的小老師,讀對了,得到大家的掌聲;讀錯了,就請自己的朋友幫忙。每當做這個遊戲時,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後,上台領讀的聲音是那樣響亮清楚,神情是那樣幸福和滿足。遊戲不但成功地再現了新知,鞏固了所學,而且培養了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和審美意識。

5.網絡小遊戲。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課堂,網絡教學遊戲正悄悄興起,慢慢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網絡教學遊戲以其趣味性、參與性、競爭性、探索性全麵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參與課堂,主動發展,從而提高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一年級孩子受閱讀量和理解能力的影響,對於形近字、同音字的區分很難把握,經常混淆。怎麼改變這種情況呢?我嚐試將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的網絡教學遊戲引入課堂,如“采蘑菇的小姑娘”、“雄鷹計劃”、“爆破小組”等遊戲,通過生字的組合(組詞),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分辨和區別形近字、同音字,以達到正確使用的目的;再如“拯救漏船”、“咪咪快餐店”、“喂養小白兔”等遊戲,可以用來幫助孩子複習鞏固生字的筆畫筆順,考查孩子對字形的掌握情況……網絡小遊戲順應時代的發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適當運用網絡小遊戲,學生對所學的生字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到快樂,讓學生在獲得滿足感的同時感到有趣、輕鬆、愉快,沒有壓力。

三、在遊戲中徜徉課文世界

照本宣科、枯燥的講解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樂趣。如果教師能做一個有心人,根據課文進行巧妙設計,孩子們的表現會截然相反。如學習《蘑菇該獎給誰》這篇課文,我們可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課文,學習過程中還能以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引導深入體會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心理,最後以課本劇的形式將課文再次呈現,在形式的不斷變化中,孩子們的立場在悄然發生變化,由一開始的旁觀者逐漸變為故事中的主人翁,情感在身份的轉變中得到升華。這時候,那些大道理已經成為多餘。

總之,遊戲是兒童快樂的源泉,遊戲的過程就是兒童輕鬆掌握知識、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的過程。讓我們牽手遊戲,讓遊戲的歡樂充溢課堂,讓孩子對語文學習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