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在上,宜下降於腎,用以溫煦腎水;腎水在下,宜上濟心,使心火不亢。搖頭擺尾通過對膀胱經的良性刺激,腎與膀胱相表裏,進一步激發腎水上濟,以肅降心火。
中醫認為心屬火,肝屬木,按五行生克講,木生火,對應五髒即為肝生心,肝火上炎,促成心火太盛。在“搖頭擺尾”過程中,對足厥陰肝經的期門穴進行了良性刺激,從而疏通足厥陰肝經,使其運行氣血通暢,肅降肝火,進而消退心火。
3.7雙手攀足固腎腰
腎主藏精,內寓真陰真陽,為先天之本。該式通過雙手的摩運與軀體的前曲後伸,可抻拉督脈、對命門穴、委中穴起良性刺激作用。兩掌心勞宮穴沿膀胱經自上而下摩運,可梳理膀胱經,勞宮穴屬心經,在摩運至腰部心火可對腎起到溫煦作用,增強了對腎精的養護,以壯腰強腎。腎與膀胱相表裏,抻拉進而促進腎的養精藏精功能,而膀胱的氣化功能,又取決於腎氣的腎衰,摩運可加快膀胱經的氣血循行,加強二者相互滋養。
中醫講“腰病委中求”,上下的抻拉與摩運,對委中穴起到刺激作用,可梳理膕窩處的因寒邪產生的“筋結”,以強腰固腎。“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醫指緒餘·命門圖書》)”,可見命門穴也是固腎大穴,“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係胞(《難經·三十九難》),對命門穴的刺激,對於腎精的聚斂,“天葵”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3.8攥拳怒目增氣力
中醫認為“肝在體合筋,其華為爪,在竅為目,在誌為怒”,該式通過攥拳、怒目,長期聯係而達到“增氣力”的目的,使全身筋肉結實有力,這正是肝在體合筋的外現,也是肝氣充足的體現。古醫籍中多有“肝腎同源”之說,肝主藏血而腎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生精,腎精肝血,故強盛肝氣也有助於腎氣的充盈,能達到固養腎精的效果。
3.9背後七顛百病消
該式通過五趾抓地,腳跟上提,有助於刺激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始穴,進而促進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氣血循行。百會為諸陽之會,提踵過程中,氣頂百會,有助於對全身陽經絡進行刺激,鼓蕩全身陽氣。提踵之後的顛足,意在通過自身重量的自由下落產生的震動,對全身髒腑經絡進行整理疏通,使體內鼓蕩的“內氣”平穩下來。
3.10收勢
兩掌於丹田處相覆,勞宮至於下脘,意守丹田,呼吸平穩,調身調息調神。通過八式功法的內煉與外煉,身體通過氣機的調動,氣運血,血生精,精化氣,氣血津液充盈,精神煥發,此時收勢調理氣機,有起有落,有放有收,固本培元,以後天之精滋養先天之精,
4.結論
健身氣功八段錦正是以中醫學基礎作為其功理而構建的一套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運動養生體係。各式功法通過本體的導引,由對經絡的抻拉、穴位的刺激疏通其氣血運行,進而對所屬髒器起到良性刺激作用,提升髒器的功能,協調髒腑之間的關係,得以養精、固氣、寧神,以固先天之本,以培後天之精,達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養生康複之目的。(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邱丕相.中國傳統體育養生學[M].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李德新.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3]周軍.中醫學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4]曲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2:健身氣功與養生之道[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0
[5]蘇學良,茹凱.新編八段錦及其創編理論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5—87
[6]翁士勳.試論八段錦的發展與演變[J].浙江體育科學.1998,(20),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