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慈善行為準則。對於捐款人,慈善組織對他們最好的尊重就是用好他們捐獻的善款,把每一分錢都花在明處,讓每一筆捐款都能發揮應有的效用。寧波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說:“這麼多年,我們沒讓他失望,我們把錢都花在了該花的地方。”這普通的一句話,說出了慈善組織最根本的行為準則。

蓋軍銜:在南極攻堅克難的工程師

1995年,蓋軍銜第一次和南極結緣。那時,中國南極考察隊長城站購買的一台裝載機壞了,工廠派了蓋軍銜去修理。從此,中國南極科考隊裏便有了他的身影。蓋軍銜有著30多年的從業經驗,經他手培訓的技術工人超過3000名。他也是我國首批受邀參加南極科考的工程機械行業隊員。蓋軍銜的南極經曆充滿著驚險。在中山站,蓋軍銜利用僅有的德文版原理圖,對三輛240雪地車進行了係統調整、檢修,保證了按時完成衝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征服“人類不可接近之極”的任務。由於連續搶修發電機組,蓋軍銜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身體接近休克。但他仍然堅持工作。這些年來,蓋軍銜先後解決了近百項技術難題和疑難故障,而他精心改造的電路設計則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300多萬元。

多項解讀

1.堅強。2013年1月份,蓋軍銜檢查出患有胰腺癌,住院治療。單位一些年輕的技術人員去醫院看他,他忍著病痛,還不忘指導,令人感動。

2.無私。蓋軍銜有著30多年的從業經驗,經他手培訓的技術工人超過3000名。“我是踏著前輩的足跡成長的,現在我要當好工程機械維修的‘播種機’,讓機械維修的新秀站在我的肩膀上攀登,把創新創造的火炬傳遞下去。”這句話,是蓋軍銜的座右銘。

3.傳奇。他的南極經曆,為世人所敬佩,也充滿著驚險。在進入南極的最高區域後,由於連續緊張地搶修發電機組,蓋軍銜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身體接近休克。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堅持工作,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了所有人。

4.專業。“學藝就像蓋樓,需要先打地基,把基礎打牢固,然後才能蓋高樓大廈”,這是蓋軍銜常說的一句話。他先後解決了近百項技術難題和疑難故障。

胡漢偉:中國最年長的義工

40多年前,胡漢偉因病從中山市華僑中學退休後,一直堅持做義工,積極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好事。99歲時,他加入了中山市紅十字會,成為目前中國最年長的義工。多年來,胡漢偉義務當調解員,做掃盲班老師,照顧身體不便的孤寡老人,教育幫助“問題青年”。在胡漢偉的帶動下,胡漢偉的兒子、孫子、孫女全都加入了義工的行列。2013年,107歲的胡漢偉老人離開了人世,但他所相信的“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精神並沒有離開。

多項解讀

1.義工精神。“隻要身體狀況許可,我願意繼續從事義工服務。”胡漢偉這句發自內心的真誠話語感動了無數的人。對於這位淡定的老人而言,或許已經無需再用什麼勳章來強調他的功績。然而,他多年的義工行為,始終值得後輩好好學習。

2.幫助。老人說,每天做好事幫助他人,自己的心理也會健康,身體自然也就跟著健康。

3.以“善”傳家。在胡漢偉的影響下,他的兒子、孫子、孫女也全都加入了義工的行列。“給別人多一點幫助是父親對我們的教導,我很自然也教我的孩子這樣做。”胡漢偉的兒子胡繼雄說,父親以“善”傳家,平時很少刻意講大道理,總是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兒孫們。

4.平凡與不凡。很多人都想轟轟烈烈地幹出一番成績,但又有幾個能做到呢?把平常的小事做好,把該做的能做的都做好,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你出一分力,我出一分力,大家都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社會不就平安和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