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小胡今年18歲,是福建漳州的一名高三學生。妹妹剛剛9歲,平時會上網玩一些小遊戲。12月9日晚上6點左右,家人吃過晚飯聚在一起聊天,討論到了霧霾嚴重的話題。“妹妹問霧霾會怎麼樣,我跟她說霧霾會中毒的。她又問中毒怎麼辦,因為她平時挑食,不吃青菜,我就騙她說吃青菜就不會中毒了。”妹妹不信,要去網上搜答案。姐姐發了一條微博,希望大家幫她在百度上提問的問題後回答多吃青菜。小胡將問題發到網上以後,迅速引起網友的關注,上萬網友共同勸妹妹多吃青菜。看到網上的答案,妹妹同意以後多吃青菜,並且把青菜全部吃完了。小胡很高興能騙妹妹多吃青菜,並說“等到她長大以後就可以告訴她真相了”。

營養師顧中一也參與到了這一話題的互動之中。顧中一從霧霾致病的機理分析,霧霾之所以會“中毒”在於一部分細顆粒物會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是進入血液,造成氧化應激損傷。而青菜富含維生素C、類黃酮等多種抗氧化物,有助於對抗這種損傷。

多項解讀

1.善意的謊言。從出發點和結果來看,各種各樣的善意的謊言,都是為了保護對方的情感,維護對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悅,是一種人文精神。由於善意的謊言的存在,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溫馨,更和諧,也充滿愛,充滿陽光。這樣的世界讓兒童健康成長,老人盡享晚年,病人充滿希望。

2.科學。專家稱吃青菜能防霧霾對身體的損傷,有一定科學性,但吃青菜並不能防中毒。我們在生活中要講科學,不要誇大事實。

3.熱點效應。之所以一條關於“吃青菜”的微博能引發千萬網友的參與,是因為該微博內容抓住了時下人們最為關注的“霧霾”話題,是搭了“熱點事件”的順風車。我們對待熱點事件應多一些關注,也應多一些理性。

寧波神秘人15年捐款超千萬

2013年12月2日,寧波市慈善總會收到了一封寄給寧波市慈善總會會長的掛號信,署名“然其”,拆開信封,是77張彙款單,75張彙款單的金額是9999元,另外兩張一張是40元,一張是35元,合計75萬元。對於寧波市慈善總會來說,這筆捐款他們並不陌生,又是“順其自然”寄來的。寧波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項性平說:“捐款者有時叫‘自然’,有時叫‘順其’,反正就是他。”從1999年開始,他都會以郵局彙款方式,捐款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善款按照捐款者的意願,主要用來建造教學樓、添置教學設備、資助特困大學生、為貧困山區小學生補充營養餐等。15年來,“順其自然”還向一些縣、區慈善總會、紅十字會,重病的困難人士、有困境的外來工、災區群眾等捐款,累計1000多萬元。寧波慈善總會原本有過找出這位神秘好心人的想法。雖然通過調取郵局監控錄像等手段,便可以尋找到寄錢的好心人,但後來一想,還是要尊重寄款人的意願。

寧波市慈善總會副會長陳海英說:“重要的不是找他,而是把他的愛意更好地傳遞下去。將來有一天他不再寄錢了,我不是擔心他對我們不信任,而是擔心他是不是出什麼狀況了。我們希望他一切安好。我也想表達一下我們的心聲,這麼多年,我們沒讓他失望,我們把錢都花在了該花的地方。”

多項解讀

1.無名英雄。“順其自然”之所以要做無名英雄,或怕過多的打擾,或為了保護隱私,盡管有許多種可能,但“順其自然”心甘情願做一個無名英雄,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理當受到尊重和保護。

2.提倡慈善。在中國,不僅需要慈善名人們身體力行,需要他們的高調宣傳,以便把慈善的福音廣泛傳播,引領更多的人從事慈善事業;同時也欣賞“順其自然”矢誌匿名的意願。無論高調的陳光標,還是低調的“順其自然”,都是中國的慈善英雄、踐行財富倫理的楷模,都值得公眾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