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堿化工產業鏈(1 / 2)

目前楊彥技術不缺,原料也不缺,很多常見的化學反應在簡陋的自然條件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太精密的儀器設備與講究的環境,他缺的是人。

他的手底下隻有兩萬多人,還包含大量的老弱婦孺,丁壯連一萬都不到,其中半數為兵,除去造船,他已經開辦了硝石產業、食鹽業,造紙業、煤鐵業,還要有人耕田,人手是真正的捉襟見肘了,可縱是如此,他仍是精打細算,又抽調了五百人去開采石灰礦。

這真是托了亂世的福,普通人隻要有口飯吃,就不會鬧事,如果擱在往後的宋明清的時代,如他這樣濫施民力,早就怨聲載道了。

不過除了工匠時常需要加班加點,楊彥嚴格執行四個時辰工作製,並不過於壓榨剩餘價值,因此他的口啤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了,這最老的一批元老楊彥也會記著,將來會擇才逐一提撥,隨著他的壯大從而登上高位。

石灰岩位於郯城以北五十裏左右的丘陵山區,在今天的郯城縣廟王鎮王莊村境內,可開采麵積在百畝以上,對於楊彥這種劃個圈就能開出礦的能力,隻能用郯子托夢來解釋。

甚至蕭巧娘還私下裏問道:“郎君,能否找到金礦?”

楊彥笑了笑:“你這小財迷,金子哪有那麼好找的。”

實際上楊彥是言不由衷,金子還真的有,就在膠東半島,曹嶷的地盤上,他記得清清楚楚,整個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在膠東半島合計開采了42萬兩黃金,有效的支援了解放戰爭,但目前他的手還伸不到膠東。

‘青州啊!’

楊彥不禁望向了北方。

對於他來說,膠東的黃金倒是不急,但石墨礦一直惦記著,有了石墨,就可以打造坩堝,燒製鋼水,直接澆鑄鋼製構件,尤其是鋼釘,因為鐵釘在水中易腐蝕,以鋼釘代替鐵釘,可以使船隻更加堅固,延長保養的周期。

目前,隻能老老實實的開采石灰岩,石灰岩不是開采出就能用的,還需要在1000到1100度的高溫中鍛燒,排出二氧化炭,才能得到較為純淨的氧化鈣,也即生石灰。

十天後,第一批約五十石生石灰出爐,用騾馬運到沂水邊上,就地掘了個大坑,鋪以生石灰,上麵放著剛砍伐來的新鮮木料,另有溝渠通入坑中。

蔣釗與一眾船工均是摒住呼吸,若是這個方法能成的話,造船的效率會數倍提高,作為與船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又怎能不渴盼呢?

“放水!”

楊彥一聲令下。

船工掘開溝渠,引沂水流入,就看到一條水線灌入大坑,刹那間,水麵沸騰起來,濃煙蔽日,哪怕隔著老遠,都能感覺到那撲麵而來的熱浪!

“將軍,此法必成!“

蔣釗家傳造船,光是體驗熱氣,就有了幾分把握,不禁激動的叫道。

”但願如此!“

楊彥微微一笑。

水咕嚕咕嚕的燒著,生石灰與水反應,釋放出的溫度超過了一百度,再加上熟石灰本就對動植物的細胞膜具有破壞作用,兩相疊加,足以滅殺樹幹中未死亡的細胞。

所有人都指指點點,興奮之色溢於言表,對楊彥的超出時代本事,那是既不解,又漸漸地習以為常,荀華的心裏還多了份驕傲。

而在楊彥眼裏,這就是一條完整的堿化工產業鏈。

生石灰放在那個時代,是最完美的幹燥劑,儲存糧食的倉庫中,灑點生石灰,可以有效吸水,防止穀物受潮發黴,也特別適合香菇和木耳的生產。

沒錯,將來有了足夠的人手,楊彥會推廣種植香菇和木耳,以及各種藥用及食用菌類。

而以生石灰加水,既可煮木料,又可得到熟石灰,熟石灰的用途更廣泛,除了建築原料和殺菌消毒,還可用於對紙漿的漂白與糖的脫酸,當時的蔗糖,因工藝不過關,普遍帶有一種酸味,如經熟石灰處理,可以製成近似於現代常見的白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