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二)外科疾病奇方(3 / 3)

“處方12”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活蜂蜇刺阿是穴,須視癬皮損麵積大小,每次蜇刺5~15隻蜜蜂。配合蜇刺大椎、曲池、內關、合穀、岡市、血海、三陰、太衝、心俞、膈俞、肝俞、神門、委中等,另外承山穴下5分取穴蜂蜇,對止癢、消炎療效高。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真菌頑癬病。

(16)銀屑病(牛皮癬)

“處方1”

鮮蜂王漿。

用法 洗淨患處,塗擦鮮蜂王漿一層,日塗4~5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牛皮癬等皮膚頑癬。

《中國養蜂》1982 年第5 期報道:采用蜂王漿治療年齡12~72歲的25例牛皮癬患者,其中局限性患者8人、彌漫性患者17人、慢性患者21人、病勢嚴重者4人。患病時間從8個月到32年,一般5年。其用法為每日讓患者把0.02 g的蜂王漿放在舌下,直到完全溶解;患處按照2~10 g的量輕輕塗上一層3%的蜂王漿軟膏。其結果:1例臨床觀察痊愈,6 例明顯好轉,15例轉好,3例無明顯好轉。大部分患者好轉恢複到一般狀況,睡眠正常,食欲改善,工作能力增強。

“處方2”

蜂膠。

用法 口服,1 日2~3 次,每次0.3g,細慢地嚼碎吞下。外塗,將蜂膠製成10%的蜂膠水溶液或10%~50%蜂膠酊,1日塗擦2~3次。也可以用蜂膠水溶液或蜂膠酊加入浴水中洗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服用期間可配合每日服用蜂王漿5~10 g,忌服蔗糖。

《世紀健康話題·神奇的蜂膠》中介紹:蒙古族巴根,20歲起患上銀屑病,16 年來多方治療效果均不理想。後來經人建議他試一下蜂膠,結果很快就有了療效。第1 日用蜂膠摻入洗發水、沐浴露中洗頭和洗澡,第2日全身奇癢的感覺就消失了,到了第5日,鱗屑開始逐漸脫落、變薄,尤以頭部及四肢最為明顯。20日後,鱗屑全部消失,皮膚變得平滑,並趨於正常了。

“處方3”

蜂蠟50 g,柳蘑50 g。

用法 將上述2味製成膏狀,塗於患處,每日1~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銀屑病患者。

“處方4”

蜂蠟300 g,當歸50 g,紫草10 g,大黃末7.5 g,香油500 g。

用法 將當歸與紫草用香油浸泡3日,然後熬煎至焦黃,濾去藥渣放蜂蠟熔勻,稍冷後加大黃末拌勻成膏,外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牛皮癬、血風瘡等。

“處方5”

精濾蜂蠟160 g,礦物油600 g,純鬆脂180 g。

用法 將蜂蠟加熱熔化,加入礦物油、純鬆脂攪拌均勻,待冷卻後即成,每日塗抹患部3~4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牛皮癬。

“處方6”

活蜜蜂數隻。

用法 蜂蜇取穴:腎俞、血海、大椎、膽俞、曲池、三陰交、足三裏、至陰、陽陵泉、支溝、神門、飛楊、阿是穴,每次取3~5穴,每次用蜂5~20隻。可配合蜂膠酊塗於患處,每天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銀屑病。

(17)雞眼、硬皮病

“處方1”

新鮮蜂膠。

用法 先將疾患部位用熱水浸泡,並用小刀削去表層病變組織,然後取新鮮蜂膠1 塊,稍溫熱壓成餅狀,並略大於疾患部位,粘貼,膠布固定。6~7 日後再換藥粘貼1 次,待患處皮膚長好停止用藥。

說明 本方適用於雞眼。

宋浩在《蜂膠》書中報道:王某,男,34 歲,農村社員。左足掌麵長多發性雞眼40 餘個,最大的有黃豆大,生長時間7年多。勞動行走都非常困難,一不小心碰在雞眼上能痛得滿頭大汗,曾多次在其他醫院求治均無效果。經用蜂膠粘貼2 次共14日,足底雞眼痊愈,隨訪2年餘未見複發。

《蜂產品的醫療效能》中介紹,張某,女,39歲,患雞眼已3年,曾用過治雞眼的藥膏和手術拔除治療,但均未痊愈。雙足各患雞眼4處,角化層根深,壓之疼痛,行走不便,施用蜂膠後,1周痊愈。

“處方2”

蜂膠150 g,凡士林350 g,羊毛脂350 g。

用法 先將凡士林和羊毛脂放入琺琅質器皿中,隔水進行加熱70~80?,再將冷凍後粉碎的蜂膠邊攪拌邊摻進去。約半小時後,趁熱用精密篩過濾,或用細絹布過濾,存放於玻璃瓶中涼後即可塗抹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雞眼、繭等症,使用前要將硬皮割掉,清潔幹淨後再塗此膏。

“處方3”

活蜜蜂數隻,蜂王漿若幹。

用法 活蜂蜇刺阿是穴,即皮膚變硬處及周圍,每次用蜂5~20隻,根據病人忍受程度增減蜂蜇數。其他穴位可選大椎、腎俞、脾俞、肺俞、曲池、足三裏等穴。配合口服鮮蜂王漿,1日2次,每次5~1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硬皮病。

河北石家莊市蜂療醫院鄭凱鳴氏報導用蜂毒治愈2例硬皮病(見“養蜂科技”1997年第四期)摘要如下:例1李×,女,25歲,於1995年12 月3 日來院,主訴患硬皮病、支氣管哮喘20年,病後雙足沉重,走200 m就呼吸困難,麵色灰暗,說話無力,腰部左側有100 mm×100 mm紫色硬皮塊,病區膚色發亮,用手不能捏起,淺感覺障礙,雙胯肌肉萎縮,呈紫紅色,雙腿活動受限,不能抬起前伸,四肢發涼,自覺無力,類風濕因子陽性,曾在天津、石家莊各大醫院久治無效。11月3日蜂針試針,經曆適應過程後,每天給蜂針治療,並加服蜂王漿。治療56 天後患者精神麵貌大大改變,麵色紅潤,硬皮區變軟,用手可以捏起,皮色接近正常膚色,痛覺較前敏感,局部溫度升高,雙腿活動自如,精神佳,睡眠好。經3個療程,用蜂731隻,局部皮膚顏色淺而軟,現已基本痊愈。例2 許×,男,44 歲,1994 年1月21日來診,主訴在1987年初雙膝雙手僵硬,每日雙手晨僵明顯,腰部有 80 mm×80 mm 黑紫色萎縮硬塊,右側腰部帶狀400 mm×100 mm紫色硬皮區。1987 年在北京和石家莊醫院診斷為局限性硬皮病,經各大醫院治療無效,患者自願接受蜂針治療。治療399天,用蜂3803 隻,並加服蜂王漿。現患者麵色紅潤,精神好,硬皮區用手可以捏起,膚色正常,已基本痊愈。

3.關節炎類疾病

(1)關節腫痛、關節炎

“處方1”

鮮蜂膠。

用法 將適量蜂膠略微加熱,壓成與腫痛處一般大小薄片,貼敷腫痛部位。

說明 本方適用於關節腫痛。

《蜜蜂雜誌》1992年第6期,遼寧清原縣草市鎮三道村孫乃義報道:該村有一位青年手腕關節腫痛,用他(指孫乃義)刮下來的新鮮蜂膠,在陽光的照射下,壓成很薄的片貼在痛處,一夜之間疼痛稍減。該青年連續用蜂膠貼了13日,腫痛就消失了。

“處方2”

蜂膠5 g,醫用酒精50 ml。

用法 將蜂膠粉碎後浸於酒精中製成蜂膠酊,用滅菌棉簽蘸取蜂膠酊,塗抹膝關節的腫痛處,每日早晚各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膝關節炎等關節炎病症,一般塗抹3次即可見效。

“處方3”

鮮蜂王漿10 g,蜂蜜100 g,白酒200 g。

用法 將以上3味充分混合均勻,每日早晨口服5~1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關節炎、四肢血管循環障礙等症。

“處方4”

蜂花粉。

用法 早飯後服用蜂花粉15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變形性關節炎等。此病非常痛苦,每個關節都疼痛劇烈,嚴重的關節變形喪失勞動能力。服用花粉可使疼痛消失,還可軟化僵硬的關節。

“處方5”

蜂蜜、桑椹各300 g。

用法 將鮮桑椹微研至碎,用紗布擠汁,以文火熬至一半時,加蜂蜜調勻,再煎片刻即成膏狀。日服2~3次,每次1~2湯匙,溫開水或少量黃酒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足膝痛、肢體麻痹、半身不遂、血氣虛損等症。

“處方6”

蜂巢60 g,川貝15 g,草烏15 g。

用法 將蜂巢洗淨曬幹,用25%的食用酒精300 ml 浸泡,同時加入川貝、草烏,半個月後過濾、除渣。1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20ml,10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關節炎患者。

(2)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1”

半楓荷(樹參)蜂蜜。

用法 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15~25 g,以溫涼茶水衝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肌勞損、產後風癱。

“處方2”

蜂蜜150~200 g,雞蛋1個,醋150~180 g。

用法 雞蛋放入醋中浸泡2~3 日,以蛋殼泡軟為度。將蛋液取出,分成3~5份。每日早晨用蛋液1 份衝開水,再加蜂蜜30~40 g攪勻,空腹內服。以15~40個雞蛋用量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慢性風濕、風濕性坐股神經痛、老人久治不愈的關節炎等,尤適宜於濕熱型。

“處方3”

蜂蜜30 g,製草烏9 g,生甘草9 g。

用法 製草烏、生甘草水煎1小時以上,加入蜂蜜,分2次溫服,每日1劑。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4”

蜂蜜50 g,川烏頭2 g,大米30 g,薑汁10滴。

用法 將川烏頭研為細末,先下米煮粥,水沸後加川烏頭末,改用文火慢煮,熟後加入薑汁、蜂蜜攪勻再煮片刻。早晚餐食,5~7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等症。

“處方5”

鮮蜂王漿。

用法 早晚服蜂王漿各1次,空腹服用,每次3~4g。

說明 本方適用於多年不愈的風濕性關節炎、脊柱型關節炎、關節疼痛等。

“處方6”

蜂王漿、15%蜂膠酊。

用法 每日起床後和睡覺前各服1 次,每次服5g蜂王漿和5ml蜂膠酊。

說明 本方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連續服用3個月即可見效。

“處方7”

新鮮蜂膠 10g,防風 5g,新鮮紅辣椒角 5 個,60%酒精300ml,95%酒精50ml。

用法 將新鮮蜂膠在95%酒精浸泡1 周製備成蜂膠酊。將防風砸碎,新鮮紅辣椒角剪成小段,放60%酒精中密封浸泡1周,過濾得濾液與蜂膠酊混合均勻即成藥劑,直接塗擦或浸洗患處。

說明 本方是我國寧夏、陝西地區民間外用藥劑,適用於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輔助治療。

“處方8”

老巢脾1500 g,水3000 ml。

用法 將老巢脾切碎,加入水慢火煎熬至水剩1000ml,冷卻後除去浮蠟,紗布過濾去渣。口服濾液,1日2次,每次50~6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9”

柳樹花粉。

用法 日服花粉2次,每次8 g,溫開水或蜂蜜水衝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痛。

“處方10”

蜂花粉150 g,蜂蜜500 g。

用法 將上述2味充分混合潤濕。日服2次,每次1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11”

蜂王幼蟲150 g,白酒300 g。

用法 將上述2味混合、搖勻,密封15日備用。日服3次,每次3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處方12”

蜜蜂若幹。

用法 蜜蜂文火焙幹粉碎後裝入布袋封口,置於患者痛區部位。將青磚燒紅浸水後趁熱壓在袋上,然後用小沙袋固定,棉毯包裹熨療30~60分鍾,1日1次,10~15次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病患者。

“處方13”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每次用蜂10~30隻,在相關的穴位或疼痛的關節周圍活蜂蜇刺,一個穴位上可以蜇刺3~5隻蜂。周身遊走性關節痛時取穴:足三裏、外關、昆侖、合穀、後溪、環跳、命門、委中、大椎等穴;腕關節蜇內關、外關、神門、陽溪、陽穀、陽池等穴;肘關節蜇曲池、手三裏、天井、肘■、巨骨等穴;踝關節蜇太溪、解溪、丘墟、昆侖、三陰交等穴;膝關節蜇膝眼、陰陵泉、足三裏、梁丘、血海、鶴頂等穴;髖關節蜇環跳、秩邊、懸鍾、陽陵泉、居■、承扶等穴;脊柱關節背部蜇大椎、陶道、身柱、大杼、風門、靈台、夾脊穴、阿是穴;脊柱關節腰部蜇腎俞、腰陽關、飛楊、誌室、委中、夾脊穴等。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除用蜂毒外,還可配合熱水洗浴療法、溫泉洗浴療法、泥療、蠟療等。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一般治療3~5個療程即可痊愈,遠期效果好、複發者少見。

“處方14”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每日用蜂10~30隻,每次取穴3~4個,每個穴位可蜇刺2~5隻蜂。

周身整體治療取穴:曲池、大椎、身柱、神道、至陽、筋縮、脾俞、腎俞、委中、足三裏、太溪等穴。

腕關節取穴:內關、外關、神門、陽溪、合穀。肘關節取穴:尺澤、手三裏、少海、曲池、阿是穴。肩關節取穴:肩■、肩井、肩貞、肩■、肩中俞、肩外俞、肩前。髖關節取穴:環跳、承扶、殷門、風市、秩邊、懸鍾、陽陵泉。膝關節取穴:梁丘、血海、陽陵泉、陰陵泉、足三裏、鶴頂。踝關節取穴:解溪、太溪、昆侖、三陰交。脊椎背部取穴:陶道、身柱、大杼、風市、靈台、夾脊穴、大椎。脊椎腰部關節取穴:腎俞、腰陽關、飛楊、命門、誌室、委中、夾脊穴、阿是穴。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3)肩周炎

“處方1”

蜂王漿。

用法 早晚各口服蜂王漿10~15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肩周炎。此病多發生於50 歲以上的人,會出現手臂抬不起來,肩膀僵硬,時常隱隱作痛。每日堅持服用,逐漸會使病痛消失。

“處方2”

蜂花粉。

用法 每日飯後服用,每次5g。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肩周炎引起的肩膀僵硬。

據《花粉使你健與美》介紹,日本玉縣飯能市的金琴子肩膀僵硬,有時還因此而導致頭痛。自按上述方法服用1個月蜂花粉,難受了半年的肩膀僵硬完全消失了。

“處方3”

蜂王幼蟲100 g,50 °糧食酒500 g。

用法 將蜂王幼蟲研碎,混入白酒中,密封20 日後飲用。日服2次,每次3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肩周炎。

“處方4”

活蜜蜂若幹隻。

用法 蜂蜇肩貞、曲池、天宗、手三裏、合穀、太溪、肩■5~6頸椎旁、肩周圍阿是穴,每次取穴3~5個,用蜂5~10隻輪流蜇刺,適應後可增至10~20隻蜂。此外,在足三裏下1寸,上巨虛上2寸處有一奇穴“中平”,蜂蜇對肩周炎很有效。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肩周炎(肩關節周圍炎、五十肩、凍結肩)。

(4)頸椎病、強直性脊柱炎

“處方1”

活蜜蜂若幹。

用法 選頸部疼痛及感覺障礙部位取穴蜂蜇:阿是穴、大椎、風池、懸鍾、大杼、頸夾脊、曲池、肩井、外關、合穀、肩■等。每次用蜂5~10隻,第2個療程開始增至8~20隻。

說明 本方適用於頸椎病(頸椎骨關節退行病變)。

“處方2”

活蜜蜂若幹隻。

用法 脊柱兩側及正中的穴位均可活蜂蜇刺,如大椎、頸夾脊、胸夾脊、腰夾脊、陶道、身柱、至陽、筋縮、命門、腰陽關、腰俞、長強、大杼、風門、肺俞、膏肓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誌室、腎俞、胞肓、秩邊、委中、阿是穴等。每次取穴3~5個,用蜂5~10 隻,第2 個療程可增至每次10~20隻蜂。

說明 本方適用於強直性脊柱炎,蜂蜇有特效,1~2 個療程即可控製症狀,堅持3~5個療程即可治愈。

(5)膝關節積液

“處方”

活蜜蜂數隻。

用法 蜂蜇膝眼、陽陵泉、梁丘、血海、足三裏、鶴頂、委中、阿是穴,每次用蜂5~20隻,以阿是穴為主。

說明 本方適用於膝關節積液(各種原因引起的膝關節炎症所致),可連蜇3~4個療程,使積液吸收消散。

4.其他疾病

(1)脫肛、肛裂、痔瘡

“處方1”

蜂蜜20 g,鮮蓖麻葉500 g。

用法 將蜂蜜塗在鮮蓖麻葉上,用火烤熱,敷患部,涼後再換。

說明 本方適用於脫肛。

“處方2”

白蜜50 g,人參、藕節各適量。

用法 藕節曬幹研為細末,加入白蜜調和成膏狀。每日2次,人參煎湯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便血、體弱乏力者。

“處方3”

蜂蜜20 g,羊膽2個,枯礬末20 g。

用法 將上述3味共搗爛如泥,外敷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外痔。

“處方4”

蜂蜜10 g,氧化鋅3 g。

用法 將蜂蜜與氧化鋅混合調勻,敷於患部,每次2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出血。

“處方5”

蜂蜜10 g,芥子末5 g。

用法 將上述2味混合調勻,塗抹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出膿血而疼痛。

“處方6”

蜂蜜250 g,蕹菜2000 g。

用法 將蕹菜洗淨搗爛取汁,用文火濃縮成膏,加入蜂蜜混合調勻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10 g,溫開水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外痔。

“處方7”

蜂蜜15 g,木鱉子30 g,蔥青10 g。

用法 蔥青內刮取涎,加入蜂蜜調勻,用時木鱉子煎湯熏洗患部,然後塗藥,每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外痔。

“處方8”

蜂蜜10 g,蠶繭1個,男性手指甲若幹,小兒頭發若幹。

用法 蠶繭去蠶蛹,在其中裝滿男性手指甲,外用小兒頭發纏縛,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加蜂蜜調合成膏,外塗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癤子。

“處方9”

蜂蜜100 g,白芨400 g。

用法 將白芨加水煎煮呈糊狀時去渣,用文火濃縮成膏,加入經煮沸去沫的蜂蜜混合調勻。用時先用溫水坐浴患部,再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清洗,然後用藥膏塗抹患部,每日1~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肛裂。

“處方10”

蜂蜜30g,乳香、沒藥各20g,丹參10g,冰片5g,75%酒精適量。

用法 將乳香、沒藥、丹參、冰片共研為極細粉,用酒精浸泡7日後,調入蜂蜜熬成膏。用時先消毒裂口創麵,外塗藥膏,紗布包紮固定,每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肛裂。

“處方11”

蜂王漿。

用法 早晚各口服蜂王漿10~15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患者。堅持服用便秘即會消失,痔瘡也會好轉和治愈。

“處方12”

蜂膠5 g,醫用酒精80 ml。

用法 將蜂膠浸入酒精中製成蜂膠酊。用滅菌棉簽蘸取此液,直接擦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擦前要將患處用清水洗淨。

說明 本方適用於各種痔瘡、肛裂等。

“處方13”

蜂膠3 g,可可脂20 g。

用法 將可可脂隔水加熱至熔化,再加入蜂膠混合均勻,製成10個栓劑,每日夜裏放入肛門1個。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肛裂。

“處方14”

20%蜂膠酊15ml,醫用凡士林100g,冰片、薄荷適量。

用法 取醫用凡士林置於熱水容器中,加入20%蜂膠酊加熱至沸騰,不時攪拌,當逐漸凝固時加入冰片及薄荷,並均勻攪拌至冷卻後分裝備用。用時將藥膏均勻塗在疾患處,1 日2~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外痔發炎、血栓外痔、肛裂及CO2 激光術後創麵患者。外痔發炎、血栓外痔患者,塗藥膏前先用鹽水坐浴10~20分鍾;肛裂、術後患者,先用P·P粉坐浴10~20分鍾。

《蜜蜂雜誌》1993年第12 期,廣州解放軍177 醫院肛腸科曾新等報道,他們選用蜂膠並加入冰片、薄荷製成複方蜂膠酊藥膏,塗於患處,經25例外痔發炎、4例血栓外痔、27例肛裂、4例CO2 激光術後患者臨床觀察,用藥7 日獲得滿意的效果,總有效率達到98.3%。

“處方15”

蜂膠10 g,五倍子20 g,訶子20 g,半合成脂肪酸酯20 g。

用法 將五倍子、訶子煎成濃汁,蜂膠製成浸膏,加入脂肪酸酯中在水浴上加熱攪拌均勻,製成栓劑10 個,每晚放入肛門內1粒。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患者。

“處方16”

蜂膠粉,麻油適量。

用法 將蜂膠粉混入麻油,製成膏,抹在患處,每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治療內痔、外痔。

“處方17”

蜂蠟、枯礬各等量。

用法 選用上等品純蜂蠟熔化,加入枯礬細末,和勻做成藥栓,如筷子般粗細,長約3 cm。用時便後將藥栓納入肛門深處,每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肛瘺,一般施治數次即可痊愈。

“處方18”

活蜜蜂數隻。

用法 蜂蜇取穴:白環俞、長強、承山、二白、會陽、百會、神闕、關無俞、隔關、攢竹、飛楊、血海、大腸俞、上巨虛、商丘、複溜、勞宮、承筋、承扶、委中、陽穀、命門、腎門、三陰交等,每次取穴3~5個,用蜂5~10隻輪流蜇刺。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痔瘡。

(2)慢性胸膜炎

“處方”

蜂王漿1000 g,蜂膠酊1000 ml。

用法 每日早、中、晚飯前各服1 次。每次服蜂王漿4 g,蜂膠酊4ml,連續服用3個月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慢性胸膜炎患者。

(3)甲溝炎

“處方”

蜂膠50 g,75%醫用酒精500 ml。

用法 選優等新鮮蜂膠,冷凍使其變硬碾碎,浸入酒精中製備成蜂膠酊。用時常規清創、剪去患側部分指(趾)甲,將浸透蜂膠酊的紗布條敷於創麵或塞入甲溝皺壁內,再用敷料包紮,日換藥1次,3次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甲溝炎。甲溝炎是指(趾)甲兩側壁的感染,多因刺傷、逆剝、修剪、活動損傷引起,臨床表現為紅、腫、熱、痛,有黃白色稀薄膿性分泌物,局部可有肉芽生成及行走不便。

《蜜蜂雜誌》1998年第9期,湖南大學醫院吳萍等報道:該院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采用蜂膠酊治療甲溝炎29例,患者均為該校師生,男21例、女8例,年齡從19~75歲,28例為腳拇趾甲溝炎,1例為右手指甲下炎。29例患者,15例用藥後2~3日,紅、腫、熱、痛症狀消失,創麵幹淨,無分泌物,肉芽明顯縮小。7例用藥後4~6 日,肉芽逐步幹枯脫落,膿性分泌物減少,不適症狀消失,行走自如。5 例用藥6~9 日後症狀消失痊愈。2例患者第1個療程效果明顯,因不堅持治療,病情反複加重,直至拔甲。

(4)靜脈曲張

“處方1”

蜂蜜350 g,去皮大蒜20 g。

用法 大蒜搗爛取汁,與蜂蜜混合調勻,放置7日後用。餐前40分鍾服用,每日3次,每次1湯匙。

說明 本方適用於靜脈曲張,也可用於動脈內膜炎、心髒局部缺血等症。

“處方2”

油菜花粉。

用法 將油菜花粉用溫開水浸泡後服用,1 日2~3 次,每次5g。

說明 本方適用於靜脈曲張。

“處方3”

活蜜蜂若幹隻。

用法 取穴:膈俞、命門、陰陵泉、申脈、條口、解溪、太衝、三陰交、照海、內庭、委中、絕骨、阿是穴等,每次蜂蜇2~3個穴,輪流蜇刺,每次用蜂3~6隻。

說明 本方適用於下肢靜脈曲張。

(5)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疽)

“處方1”

白蜂蠟250 g,蜂房50 g,冰片3 g。

用法 先將蜂房焙幹,與冰片分別研細末,再將白蜂蠟置於鍋內熔化,加蜂房粉拌勻後,放冰片末,待溫後外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本病是周圍動脈的慢性、持續進展性炎症病變,主要發生在下肢,以青壯年嗜煙男性為多。特點是趾(指)末端怕冷、疼痛,繼而日久壞死變黑,甚至肢節脫落,屬中醫“脫疽”範疇。

“處方2”

活蜜蜂若幹隻。

用法 活蜂蜇刺,每次取穴3~5 個,每次用蜂5~10 隻。蜂蜇取穴:上肢取合穀、後溪、外關、列缺、通裏、阿是穴;下肢取環跳、足三裏、絕骨、三陰交、血海、八風、照海、昆侖、解溪、太溪、陽陵泉、豐隆、衝陽、內庭、承山、陽交、足臨泣、阿是穴、委中等。

說明 本方適用於血管閉塞性脈管炎。

(6)小腿慢性潰瘍(臁瘡)

“處方1”

蜂蠟25 g,血餘1把,麻油50 g。

用法 將血餘置於麻油內微火炸至枯,除去殘渣,加入蜂蠟熬成膏藥,外擦抹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等症。本病是發生在小腿下1/3脛骨脊兩側肌膚間的慢性潰瘍,屬中醫“臁瘡”範疇。大都表現為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是外科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處方2”

蜂蠟25 g,桃、柳、槐、椿、楝5種樹枝及荊芥。

用法 將蜂蠟熔化攤在油紙上,用上述5種樹枝及荊芥一起煎湯洗淨瘡口,按瘡口大小貼蠟油紙10 層,並用紗布固定。每3日換洗1次,除去1層蠟油紙,1個月即可痊愈。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

“處方3”

白蜂蠟150 g,輕粉75 g,樟腦粉75 g,冰片粉5 g,豬脂油500 g。

用法 先將蜂蠟、豬脂油一同熬化至開,然後入諸味藥粉拌勻,外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等。

“處方4”

黃蜂蠟30 g,白蠟12 g,銅綠6 g,冰片3 g,桐油25 g。

用法 將桐油加熱熬滾,加黃蜂蠟、白蠟熔化,再加餘味藥拌勻,趁熱用棉紙在油膏內拖過,稍冷再拖1次,以厚薄適中為度。用時按潰瘍麵大小煎貼,棉布包紮。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

“處方5”

蜂蠟120 g,煆甘石180 g,煨寒水石45 g,樟腦12 g,豬油90 g。

用法 將上方中間3味分別研為極細粉,豬油熬化,加蜂蠟熔化,入煆甘石及煨寒水石粉熬煎拌勻,稍冷加樟腦粉拌勻成膏。外厚敷患處,每周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

“處方6”

黃蠟9 g,銅綠9 g,麻油半碗。

用法 麻油慢火熬滾至開,加入黃蠟熔化,略息油煙,再加入銅綠拌勻,連鍋帶藥坐於冷水內半日,退火氣即成膏。用時攤膏紙上貼敷患處,每日1次,連用3次即可痊愈。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及諸惡瘡久爛出膿水不愈者。

“處方7”

蜂蠟60 g,黃丹30 g,香油120 g。

用法 將上述3味一同入鍋化開、拌勻,並使其立即變冷瓶藏,外用攤貼患處。

說明 本方為古代驗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等諸般瘡毒。

“處方8”

蜂蠟50 g,銅綠 10 g,乳香、沒藥各 5 g,瀝青 50 g,香油30 g。

用法 先將銅綠研細,加香油調勻;瀝青、蜂蠟入鍋內熬開,加諸味藥共熬成膏,去火毒,外塗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

“處方9”

蜂蠟50 g,鍋烈、血竭各10 g,沒藥15 g,紫草25 g,豆油500 g。

用法 豆油熬開後,加紫草煎至枯、去渣,再加入方中餘味藥,攪拌均勻冷卻後成膏,外敷塗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小腿慢性潰瘍及瘡口久不收者。

“處方10”

蜂蜜500 g。

用法 用10%蜜汁洗滌瘡口後,用純蜂蜜浸漬的紗布條敷於創麵,敷料包紮,隔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臁瘡、癤瘡初起、年久不愈的潰瘍等症。

“處方11”

蜂蜜20 g,鋅氧粉1 g。

用法 將上述2味調合為膏,每日塗抹患部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臁瘡。

“處方12”

蜂蜜60 g,大蔥白頭50 g。

用法 將蔥白搗爛如泥,加入蜂蜜調均,塗抹患部四周。

說明 本方適用於臁瘡、疔瘡惡腫、魚臍疔等。顏麵部禁用。

(7)腎結核、淋巴結核、骨與關節結核

“處方1”

蜂蜜50 g,鮮車前草60 g,綠豆60 g。

用法 將綠豆和鮮車前草加水2000 g,文火慢燉至綠豆熬爛時離火,去掉車前草,趁熱加入蜂蜜調勻。每日分2次服用。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腎虧火旺、小便不利、尿短急痛並伴有高血壓的腎結核患者。

“處方2”

蜂蜜50 g,栗花若幹。

用法 將栗花和蜂蜜共搗成膏藥狀,外塗患處,同時還要將栗花煎湯內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淋巴結核。

“處方3”

蜂蜜240 g,馬齒莧150 g,熟豬油240 g。

用法 先將馬齒莧用開水略燙曬幹,炒成炭、研成粉。再將熟豬油用鍋化開,放馬齒莧炭末,立即攪拌均勻,片刻即冒白煙,取下鍋加入蜂蜜攪勻即成。外敷於患處,也可同時服用。

說明 本方適用於淋巴結核、骨結核、肺結核等。

“處方4”

活蜜蜂若幹隻。

用法 蜂蜇取穴:百勞、天井、章門、足臨泣、太衝、翳風、腎俞、脾俞、大椎、複溜、內關、中脘、足三裏等。每次蜇2~4個穴位,每次用蜂5~10隻,可蜇刺4~5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頸淋巴結核(■癘)。

“處方5”

蜂蠟90 g,蛇皮3 條,雄黃末9 g,蠶殼40 個,彎棗針40個。

用法 先將蛇皮、蠶殼剪碎焙黃,棗針炒焦,再共研為細末。蜂蠟熔化後放入雄黃末,文火熬至冒藍煙時停止,入藥粉拌勻,待涼後用刀切成碎塊,1 次服下,1 日1 次,連服10~15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骨與關節結核。本病是結核杆菌由原發病灶經血或淋巴管侵入骨與骨關節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破壞性疾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中醫稱本病為“骨癆”或“流痰”。

“處方6”

蜂蠟50 g,香油50 g,蔥白。

用法 先將香油慢火燒至滾開,放入蜂蠟熔化混勻,趁熱用蔥白沾藥膏在患處擦抹,反複擦抹5~10分鍾,最後將凝固在患處的藥膏用紗布覆蓋固定。1 日1 次,連續施治10 日為1 個療程。每次施治時要刮去上次凝固患處的藥膏。

說明 本方適用於骨與關節結核破潰、竇道。

“處方7”

蜂巢70 g,大熟地50 g,僵蠶30 g,蟬衣30 g。

用法 將上述諸味研成粉末,每次3g,1 日2 次,黃酒送服,10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骨結核患者,尤對骨結核無漏孔者最佳。

“處方8”

蜂巢、血餘炭、大熟地各60 g,蛇蛻、蟬衣、僵蠶各30 g。

用法 全部研成細末,每次服3 g,1日2次,黃酒送下,10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骨結核無漏孔者。

“處方9”

蜂膠40g,95%酒精120ml,牛奶500ml。

用法 將蜂膠破碎成粉末,加入酒精內加熱溶解,用紗布濾去雜質,然後加入牛奶。每日服3次,飯前服用,每次1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結核病。可以改善病人的全身狀況,提高食欲,增加體重。

(8)腰腿疼痛、指痛、落枕

“處方1”

蜂蜜50 g。

用法 溫開水衝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因勞累引起的肌肉酸痛,減輕疲勞,恢複體力。

“處方2”

蜂蜜1500 g,木瓜4個。

用法 將木瓜蒸熟去皮,搗爛如泥,加入蜂蜜混合調勻,裝入潔淨瓷器中貯存。每日早晨空腹服用10~20 g,溫開水衝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產後腰腿疼痛,或因濕熱阻滯經脈而引起的筋肌痹痛。

“處方3”

蜂蜜500 g,白酒500 g,薑末20 g。

用法 將蜂蜜與白酒混合調勻,加入薑末攪勻,貯存10 日後即可飲用,每日服1小杯。

說明 本方適用於因風寒引起的腰酸腿疼。

“處方4”

月見草花粉。

用法 將花粉用溫開水或蜂蜜水泡後服用,日服2次,每次5~10 g。

說明 本方能夠強筋骨、祛風濕,適用於腰痛、腿痛等症。

“處方5”

雄蜂100隻,白酒250 g。

用法 將雄蜂放入酒中浸泡7日,酒服完後,還可繼續加酒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15~30 g。

說明 本方舒筋活血、強身壯陽,適用於腰酸腿痛、體弱者。

“處方6”

蜂蠟,鬆膠。

用法 將蜂蠟與鬆膠相伴,然後火炙籠指。

說明 本方適用於指痛,用後立即止痛。

“處方7”

蜂蜜、醬油各50 g。

用法 將2味共混調勻,加熱後裝入塑料袋內,將患指或趾浸入。

說明 本方適用於指或趾紅腫疼痛。

“處方8”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活蜂輪流蜇刺:懸鍾、風池、列缺、大椎、後溪、新設、養老、外關、肩井、阿是穴,每次取2~3 穴,每次用蜂3~5隻。

說明 本方適用於落枕。

(9)轉筋、肌肉痙攣、手足麻木

“處方1”

蜂蜜500 g,木瓜15 g,粳米100 g,薑汁少許。

用法 木瓜研末與粳米煮粥,臨熟調入蜂蜜、薑汁可任意服用。

說明 本方適用於轉筋、足膝無力以及濕痹腳氣等症。

“處方2”

向日葵花粉15 g,伸筋草15 g,木瓜5 g。

用法 先將伸筋草和木瓜水煎取液,加入花粉調勻內服。日服2次,每次1劑。

說明 本方適用於肌肉痙攣、抽筋等症。

“處方3”

蜂蠟500 g。

用法 將蜂蠟熔化後,按患處大小攤塗在舊絹布或紗布上,趁熱纏在腳上,注意腳心,須穿襪包裹,待蠟涼後要更換熱的繼續纏裹。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腳轉筋。

“處方4”

蜂蠟5~10 g,大蒜3瓣。

用法 蜂蠟加熱熔化,大蒜搗碎如泥狀,2味藥混合拌勻製成藥膏。用時溫熔貼塗腳心,外以紗布覆蓋,1 日1 次,連續3次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霍亂引起的轉筋。

“處方5”

活蜜蜂數隻。

用法 蜂蜇取穴:解溪、委中、承山、習筋、飛楊、昆侖等,每次取穴2~3個,每次用蜂4~6隻,10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腿腳抽筋(腿腳肌肉痙攣)。

“處方6”

活蜜蜂若幹隻。

用法 活蜂輪流取穴蜇刺,每次用蜂5~10 隻,10 日為1個療程。手及上肢麻木取穴:曲池、陽穀、合穀、盲肩、手三裏,尺澤、小海、間使、魚際、內關、外關、阿是穴;腳及下肢麻木取穴:環跳、足三裏、委中、三陰交、肩丘、照海、阿是穴。

說明 本方適用於手足麻木患者。

(10)血管瘤、瘢痕、氣臌

“處方1”

黃蠟6 g,蜥蜴7個,香油60 g。

用法 將上述方中3味共搗研爛,外塗患處,1日2~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血管瘤。血管瘤是先天性細小血管組織異常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常見有鮮紅斑痣(中醫稱“赤疵”)、毛細血管瘤(中醫稱“血誌”)和海綿狀血管瘤(中醫稱“血瘤”),一般不需內治。

“處方2”

蜂蜜18 g,五倍子100 g,蜈蚣1條,醋250 g。

用法 將五倍子、蜈蚣研為細末,然後加入蜂蜜和醋調勻,敷於患部,用黑布包紮,3~5 日換藥1 次,至瘢痕軟化變平,症狀消失,功能恢複為止。

說明 本方適用於燒傷、創傷、瘡瘍的瘢痕。

“處方3”

蜂蜜適量,皂角7個。

用法 將皂角焙幹研為極細末,加蜂蜜調成膏狀,貼於肚臍上。

說明 本方適用於氣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