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本方止痛、消炎、抗病毒,適用於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一種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疾患,皰疹沿著外周感神經及未稍分布,成簇成帶狀排列,有尖銳疼痛及瘙癢感,並伴有發熱。本病又稱“纏腰火丹”、“蛇串瘡”等。
《中國養蜂》1985年第4期,河北成安縣人民醫院唐金賢報道:他們從1981年5月至1984年12月,采用蜂膠酊局部外塗治療帶狀皰疹146例,全部治愈。這些患者發病最短者3日,最長者10 日;麵部18 例、頸部12 例、胸部53 例、腰部33 例、臀部與下肢30例,均為單側。用藥最短3 日治愈,最長7 日皰疹即幹涸痊愈。
“處方2”
蜂膠20 g,碘酒100 g。
用法 蜂膠研碎,用碘酒浸泡溶解,過濾去渣。用棉簽蘸少許沿皰疹表麵均勻塗搽,1日2~3次,直至幹痂脫落。
說明 本方適用於麵部帶狀皰疹。
《蜜蜂雜誌》1995 年第6 期,解放軍292 醫院宋揚等報道:該院1991年~1993年,以自製的20%蜂膠酊治療麵部帶狀皰疹6例,對帶狀皰疹所致疼痛、丘疹,搔癢均有明顯療效,總有效率達 100%。典型病例:周斌,男,17 歲,戰士,住院號:48770.主因麵部皰疹伴搔癢,疼痛8日,外院就治皰狀無改善。入院後局部塗以20%蜂膠酊等治療,塗藥24小時隆起的皰疹收斂,沒有發現新生的皰疹,疼痛及搔癢症狀消失,5日麵部皰疹幹痂完全脫淨,症狀完全消失,局部沒有出現瘢痕。
“處方3”
蜂膠500 g,甘油250 g,吐溫-80 100 g,95%醫用酒精適量。
用法 蜂膠敲成碎塊,置帶蓋容器中,用酒精分3 次浸漬,每次浸2~3 日,每日攪拌1 次。過濾去渣,濾液中加入甘油、吐溫-80和蒸餾水或涼開水125ml,攪勻。患處塗搽,1日2~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帶狀皰疹,皮膚癬。
“處方4”
純蜂膠粉100 g,氧化鋅細粉200 g,植物油800 g。
用法 取氧化鋅細粉,逐漸加入植物油攪拌勻,然後再加入純蜂膠粉攪拌勻,浸泡1 周後混勻分裝備用。塗搽患處每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皰疹,通常用藥3日即見療效。
“處方5”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活蜜蜂蜇曲池、支溝、合穀、陽陵泉、足三裏、三陰交、曲澤、太衝、陰陵泉、行間等,也可蜇阿是穴,蜇皰疹的頭部和尾部。每穴蜇1隻蜂,每次蜇穴3~5 個。也可配合蜂膠酊外塗,每日1~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帶狀皰疹(纏腰蛇、蛇串瘡)。
“處方6”
蜂蜜30 g,大棗30 g,白梅花3 g,綠茶0.5 g。
用法 將大棗剖開加水350 ml煮沸3分鍾,加入其餘3味即可。分3次濕服,每日1劑。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痘疹。
“處方7”
野蜂蜜50 g,大黃米30 g。
用法 將野蜂蜜、大黃米用開水和勻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痘疹不落作癢。
(4)丹毒
“處方1”
蜂蜜30 g,幹薑50 g。
用法 幹薑研為細末,加入蜂蜜調勻,敷於患部,蓋以紗布,每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熱、濕熱之邪發為丹毒。
“處方2”
蜂蜜250 g,蒼術1000 g。
用法 蒼術煎煮取汁濃縮成稠膏。加蜂蜜調勻,每日服2次,每次1匙,溫開水衝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丹毒。
“處方3”
蜂蜜60 g,五倍子粉150 g,醋300 g。
用法 先用沙鍋將蜂蜜和醋煮沸,徐徐加入五倍子粉攪拌,熬成藥膏,敷於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丹毒,頸淋巴結核等。
“處方4”
蜜蜂蛹,蜂蜜或食用油適量。
用法 選用蜜蜂蛹以蜂蜜炙食或用油炒、炸食,1 日1~2次。每次15~2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丹毒、腹內積熱等症。
“處方5”
鮮蜂膠,蜂王漿,蜂蜜,活蜜蜂,酒精。
用法 將鮮蜂膠浸入酒精中製備成20%蜂膠酊液,塗搽患處,每日1~2次;鮮蜂王漿與蜂蜜按1:20 配製成蜂王漿蜜,日服2~3次,每次1~2湯匙;用活蜜蜂取穴針刺三陰交、足三裏,隔日蜂針刺療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丹毒患者,丹毒是一種突發變赤、色如塗丹、遊走極快的傳染性疾病,多發於小腿及麵部。
“處方6”
巢脾,甜酒,蜂蜜。
用法 將巢脾(新、舊均可)成塊放入篾箕置於鍋內蒸30分鍾左右,待蠟蒸出後,巢脾亦基本成型後焙幹,研末。早晚各服1次,每日10 g,以甜酒衝服,適當加少許蜂蜜,2日即可。
說明 本方適用於風丹患者。
“處方7”
活蜜蜂數隻。
用法 蜂蜇曲池、百會、風門、足三裏、合穀、太陽、陶道、內關、膻中、血海、委中、地機、豐隆、太衝、水溝、陽陵泉、陰陵泉、阿是穴等,每次取穴4~5個,用蜂5~10隻。
說明 本方適用於丹毒。
(5)皮炎
“處方1”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活蜂蜇刺曲池、血海、足三裏、三陰交、天柱、內關、合穀、委中、阿是穴,每次取穴2~5個,輪流取穴。
說明 本方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處方2”
蜂花粉5 g,牛奶1杯。
用法 將蜂花粉加到牛奶中攪勻飲用。
說明 本方適用於過敏性皮炎。
據《花粉使你健與美》介紹,日本岩手縣盛網市的伊誌君曾患過敏性皮炎,症狀頗為嚴重,每月要去醫院2次。自按上述方法服用蜂花粉後,2個月症狀減輕。
“處方3”
蜂膠軟膏10%~20%。
用法 將蜂膠軟膏塗抹到皮炎患處,每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神經性皮炎。蜂膠軟膏可使神經性皮炎的癢感減輕或消失,浸潤部變幹,丘疹減少,皮膚發紅處變白,由於瘙癢症狀減輕,以及其他臨床症狀的改善,因而病人的睡眠和食欲就有所好轉。
“處方4”
40%蜂膠乙醇液200ml,丙酮600ml,鄰苯二甲酸二丁酯32 g,聚乙烯醇丁醛120 g。
用法 先將蜂膠乙醇溶液與丙酮混合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溶解後加聚乙烯醇丁醛,攪拌至溶解,過濾即可。每日塗抹患處2次,7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處方5”
蜂蠟30 g,碳酸鈣15 g,礦物油15 g,純鬆脂10 g。
用法 將上述諸味經加熱後攪拌均勻,塗於患處1薄層,隔日更換1次,7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炎患者。
“處方6”
精濾蜂蠟160 g,礦物油600 g,純鬆脂180 g。
用法 將蜂蠟加熱熔化,加入礦物油、純鬆脂混合調勻,冷卻後即成。每日塗抹患部2~3次。
說明本方適用於皮炎。
“處方7”
蜂蠟片30 g,爐甘石洗劑15 g,燕麥片粉35 g,甘油100 g。
用法 將甘油、爐甘石洗劑加入鍋中,慢火加熱5分鍾,加入蒸麥片粉煨2分鍾,再加蜂蠟熔化攪拌,涼後成軟膏,外塗患處。
說明 本方止癢、消炎、驅蟲,適用於皮炎等症。
“處方8”
白蜂蠟7.5 g,硼砂2.25 g,液體石蠟30 g。
用法 先將硼砂溶解於12 ml蒸餾水中,將白蜂蠟放入其中加熱溶化後,再加入液體石蠟混合,並用力攪拌振蕩即成膏劑。每日塗抹患部3~5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炎。
“處方9”
蜂膠20 g,75%醫用酒精100 ml。
用法 將蜂膠粉碎後浸入75%醫用酒精中製成蜂膠酊,用時以蜂膠酊塗擦患處,1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隱翅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患者。
《中國蜂產品報》1995年11月10日陳澤棣報道:陳楊,女患者,左耳朵後部呈見一紅色斑塊,灼熱有痛癢感,麵積達5 cm×7 cm,其底部呈紅斑潮紅,上麵布有小包或小水泡,皮損處與正常部位界線清楚。使用氯黴素氫化可的鬆醇溶液治療後,更加疼痛。後改用20%蜂膠酊搽塗,每日增至4次,4日後即治愈。
“處方10”
蜂膠酊4ml,羊毛脂10g,葵花油(或魚肝油)86ml。
用法 將上述幾味混合後加熱(35?)10~15 分鍾,即成2%乳油劑,每日塗抹患部數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蔬菜日光皮炎。
“處方11”
蜂膠粉100 g,氧化鋅細粉200 g,植物油800 ml。
用法 將方中3味混合,攪拌均勻置棕色瓶中,浸泡7日後即為10%蜂膠鋅油,外用塗擦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濕疹樣皮炎、皰疹糜爛及皮膚潰瘍等皮膚疾病。濕疹樣皮炎是指由細菌性感染性病灶中排出的分泌物刺激周圍正常皮膚引起的過敏反應,其表麵類似濕疹,中醫稱之為“黃水瘡”。
(6)皮膚過敏、皮膚瘙癢症
“處方1”
鮮蜂王漿。
用法 洗淨麵部,以鮮蜂王漿擦拭,使之分布均勻,1 日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化妝品過敏引起的結癤、奇癢、破潰流黃水等。
《蜜蜂雜誌》1998年第2期,雲南雲龍縣養蜂技術指導站楊發奇報道:某女士,1996年不知搽了何種化妝品引起過敏,整個臉部長滿結癤、奇癢、破潰流黃水,經半年的中西醫治療無效。他告訴這位女士用蜂王漿試試看。當日她就買了50 g鮮蜂王漿,用少許搽在臉上。由於臉上的結癤已破潰,搽上蜂王漿疼痛,她認為是過敏,就將蜂王漿退回。想不到第3 日奇跡出現了,臉上的結癤不流分泌物,不疼不癢,以後就好了。她說:真想不到,才用蜂王漿1次,就把半年治不好的病治好,蜂王漿作用真神奇!
“處方2”
蜂花粉。
用法 早晚各1次,每次15~20 g,溫開水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麵部皮膚過敏、剝脫性皮炎等症。
《蜜蜂雜誌》1996 年第11 期,黑龍江呼蘭縣農民養蜂專業研究會董林報道:毛女士,42歲,在哈爾濱市第三發電廠工作。患麵部皮膚過敏與頭沉已有10年之久,經黑龍江省皮膚病研究所和省醫科大學多次醫治無效,稍有不適即服“息斯敏”和“撲爾敏”,嚴重時必須靜脈注射維生素C、地塞米鬆,但卻治標不治本。她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開始試用蜂花粉,每次飯後服3~5 g,不到1 個月,症狀有所緩解,最明顯的是頭沉減輕了。後又加大劑量,每日早晚各服15 g,2 個月後,麵部皮膚過敏和頭沉徹底治愈了。
“處方3”
蜂膠酊。
用法 治療時用脫脂棉蘸取蜂膠酊塗抹患部,1日3~4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瘙癢症。
《養蜂科技》1999 年第3 期李嶺群報道:1998 年夏天,他一位蜂友女兒的雙腿癢得很厲害,吃藥治療不見效。他告訴蜂友,刮一些蜂膠碾成粉末,放入醫用酒精中,將蓋封嚴用力搖動,然後放在陰涼處,1 周後即可。用藥棉蘸取蜂膠酊塗於患處,每日1次,3次就可止癢。蜂友照此法給女兒治療2次,女兒的雙腿就不癢了。
“處方4”
蜂膠酊10ml,蜂蜜500g,豬油50g,米酒500ml。
用法 將蜂蜜煮沸,加入豬油、蜂膠酊,和酒同飲。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瘙癢、風疹風癬症。
“處方5”
蜂蜜100 g,升麻500 g,炙甘草10 g,綠茶1 g。
用法 將蜂蜜煮熱後加入切碎的升麻,炒至蜜被升麻吸盡呈紅色,冷卻裝瓶。用時每次取蜜製升麻10 g,與炙甘草、綠茶加水400ml,煮沸5分鍾,分3次飯後飲,日服1劑。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過敏。
“處方6”
活蜜蜂數隻。
用法 取穴:曲池、合穀、血海、三陰交、肺俞、大椎、長強、關元、腎俞、阿是穴等,每穴用1 隻蜂蜇刺,每次取2~3 次穴輪流蜇刺。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瘙癢症。可配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撲爾敏及鈣劑,外用蜂膠酊等。
(7)慢性皮膚感染、膿腫潰瘍
“處方1”
蜂膠酊。
用法 用消毒棉簽蘸取蜂膠酊塗抹患部,每日4~5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慢性皮膚感染,尤其對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皮膚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處方2”
10%~20%蜂膠軟膏適量。
用法 將蜂膠軟膏塗到皮膚感染處,每日塗抹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慢性皮膚感染,對鏈球菌、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皮膚感染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甚至用於其他療法治療無效的皮膚感染也有較好的療效。
“處方3”
蜂膠15~30 g,凡士林100 g。
用法 將凡士林溶至沸騰,冷至50?加入蜂膠,充分攪拌再升溫至70?,用紗布過濾,濾液裝瓶即成。每日塗抹患部3~4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慢性皮膚感染。
“處方4”
蜂膠3.6g,食用酒精48ml,甘油8.4g,氟氯烷40g。
用法 將蜂膠置於食用酒精中溶解過濾,濾液加入甘油、氟氯烷混合均勻。本方製劑在溫度30?以下、濕度70%以下保存。同時裝入噴霧器內,噴於患部。
說明 本方具有止癢、皮膚黏膜鎮痛、促進傷麵愈合等功效,適用於皮膚感染等。
“處方5”
蜂蜜10 g,薑汁5 g,豬膽汁5 g。
用法 將上述諸味調勻,頻塗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腫瘍。
“處方6”
蜂蜜。
用法 先用生理鹽水或10 高錳酸鉀溶液等清洗創麵,擦幹,創麵周圍再用酒精消毒,然後用棉簽將蜂蜜均勻地塗抹在創麵上,或用浸有蜂蜜的紗布敷創麵,包紮,隔日更換1次。
說明 蜂蜜殺菌、消炎、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潰瘍麵愈合。適用於皮膚慢性潰瘍,黏膜性潰瘍以及褥瘡性潰瘍等。
“處方7”
蜂蜜100 g,慶大黴素4支。
用法 將潰瘍麵清洗擦幹,然後把蜂蜜和慶大黴素混勻,塗抹潰瘍麵。每日2~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潰瘍。
“處方8”
蜂蜜10 g,蔥白40 g。
用法 洗淨蔥白,用蒸餾水衝洗2次,用消毒刀切細放乳缽中搗成糊,加入蜂蜜調勻,塗抹患部。每1~2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化膿性炎症。
“處方9”
蜂蜜15 g,蒲公英15 g,甘草3 g,綠茶1 g。
用法 蒲公英、甘草加水500ml,煮沸10 分鍾後去渣,加入蜂蜜、綠茶即可。分3次溫服,每日服1劑。
說明 本方適用於化膿性感染。
“處方10”
新鮮蜂王漿。
用法 病變部位直接塗搽蜂王漿,早晚各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潰瘍和因缺血、缺氧嚴重循環障礙引起的褥瘡。
《蜜蜂雜誌》1994 年第10 期,北京順義縣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王桂榮報道:該院曾於1992 年11 月及1993 年2 月先後收住院2例嚴重腦出血合並大麵積褥瘡患者,應用紅花酒精擦浴、龍膽紫塗抹外加紅外線照射均無效,改用新鮮蜂王漿直接塗於潰瘍麵,同時加用TDP紅外線照射,結果1例6日痊愈,1例7日治愈。
“處方11”
油菜花粉。
用法 將油菜花粉研為細末,日塗抹患部3~4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潰瘍。
“處方12”
蜂膠純淨粉50 g,氧化鋅細粉100 g,植物油400 ml。
用法 將上述方中3味一同置於棕色瓶內混合均勻,浸泡7日後即為10%蜂膠鋅油,外用塗搽疾患部位。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潰瘍、皰疹糜爛等皮膚疾病。
“處方13”
蜂蠟150~200 g,牛脂150 g,橄欖油80 g,樟腦35 g,海鹽25 g。
用法 將上述諸藥共入鍋中,文火熬化、攪拌,冷卻成軟膏,外敷塗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潰瘍。
“處方14”
精濾蜂蠟160 g,礦物油600 g,純鬆脂180 g。
用法 將蜂蠟加熱熔化後,加入礦物油、純鬆脂混合調勻,待涼後即成。每日塗抹患部2~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膿腫。膿腫常繼發於各種化膿性感染的後期,也可發生於局部損傷後血腫或異物處,還可由遠處原發病灶經血流或淋巴管轉移而來。
(8)搭背瘡、坐板瘡、對口瘡
“處方1”
蜂膠30 g,醫用酒精100 ml。
用法 蜂膠粉碎用酒精浸泡1星期,用紗布過濾去殘渣,製成蜂膠酊,每日擦病變部位多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毛囊炎。毛囊炎為毛囊部發生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或非化膿性炎症。化膿性者其病原菌主要為葡萄球菌,非化膿性者多與職業或某些治療因素有關。多發於頭麵部、四肢、頸部,也可見於臀部或身體其他部位。中醫將生於項部為“發際瘡”,生於背部為“搭背瘡”,生於臀部叫“坐板瘡”,多見於成人。
“處方2”
新鮮蜂膠。
用法 將新鮮蜂膠略微加溫軟化,然後捏成餅狀覆蓋在疾患處,再用膠布固定,以免蜂膠脫落。
說明 本方適用於坐板瘡(臀部膿腫性穿掘性慢性膿皮病,癤腫發於臀股之間,多見於成年男性)。一般情況1次可治愈。
《蜜蜂雜誌》1992 年第10 期,山東省濟寧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孫守業報道:他由於長期坐著工作及久騎自行車,臀部兩側磨出“坐板瘡”。他受《蜜蜂雜誌》刊登的“蜂膠治療雞眼與胼胝”一文的啟發,按方中的方法用新鮮蜂膠治療,短短2 日,就把多年的頑疾治愈了。
後來有4位“坐板瘡”患者,經他介紹治療方法並贈送蜂膠,不久都來登門道謝,並稱讚蜂膠是治療“坐板瘡”的良藥。
“處方3”
蜂膠30 g,白芷45 g,白酒50 ml。
用法 將蜂膠與白芷共研成細末,入酒調和均勻,外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連續敷3~5日。
說明 本方適用於搭背瘡(背部癰)。
“處方4”
蜂蜜50 g,煙葉5 g,樟腦3 g。
用法 煙葉切絲焙幹研細末,與蜂蜜、樟腦調拌成糊狀,外貼塗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搭背及蜂窩瘡。
“處方5”
蜂蜜50 g,烏韭鮮葉1把。
用法 將烏韭鮮葉洗淨,與蜂蜜同搗成膏狀,外敷於患部,每日換藥1~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對口瘡。
“處方6”
蜂蜜50 g,活蝦膜1500 g,蔥白3根。
用法 將上述3味藥共搗爛如泥,外敷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對口瘡。
“處方7”
蜂蜜30 g,鮮扁柏葉適量。
用法 將鮮扁柏葉與蜂蜜共搗爛成泥,外敷爛瘡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對口瘡及發背。
(9)膿皰瘡
“處方1”
蜂王漿。
用法 取新鮮蜂王漿,早晚塗搽患處各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化膿性皰瘡。
“處方2”
玉米蜂花粉。
用法 口服玉米蜂花粉,分早晚2 次,每次5 g,溫開水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久治不愈的天皰瘡。
《蜜蜂雜誌》1993年第7期,河北魏縣張二莊鄉禮教村王誌甫報道:其父1987年秋患了天皰瘡,經半月住院治療基本痊愈。但2個月後又複發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就複發1次。這樣反複發作及治療,身體已經極度虛弱,精神壓力很大,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他抱著為父親增進營養的心情,於1988年6月讓其父親服玉米蜂花粉,沒想到自從服用玉米蜂花粉後奇跡出現了,長達2年治不好的頑疾竟一去不複返了,身體較以前更健康。現已75 歲高齡,仍每天參加勞動,很少生病。全家人都很高興。真想不到玉米蜂花粉竟有這樣神奇的功效。
“處方3”
20%~30%蜂膠酊60 ml。
用法 用消毒棉球蘸蜂膠酊塗搽,每日塗患部3~6 次,初有刺痛,5~7分鍾疼痛消失。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膿皰瘡,一般塗抹3 次見效,3~5日可愈。膿皰瘡是一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中醫稱之為“黃水瘡”,好發於兒童顏麵、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見於成人。
(10)疥瘡
“處方1”
蜂蜜300 g,老黑醋2500 g,五倍子粉625 g,蜈蚣10 條,冰片5g。
用法 將醋放沙鍋加蜂蜜熬沸,然後加入五倍子粉攪勻,文火熬成糊狀,待冷卻後加入蜈蚣、冰片(均研末),調勻備用。外敷患部,3~5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疥瘡。
“處方2”
蜂膠5g,蜂蜜300g,老醋250ml,五倍子粉70g,蜈蚣10條。
用法 將醋和蜂蜜加入沙鍋熬沸,再加入五倍子粉,攪拌均勻,改文火熬成糊狀,待冷加入蜈蚣、蜂膠(研成末),調勻備用。外敷患處,3~5日換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治療疥瘡。
“處方3”
蜂膠20 g,棉子油適量。
用法 將蜂膠冷凍置於鐵衝缽內搗成碎末,用細羅過篩,取篩下的細蜂膠粉與棉子油調合成稀糊狀,塗搽患處,1 日1 次,連續使用,痊愈為止。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疥瘡。
(11)紅斑狼瘡
“處方1”
蜂王漿。
用法 口服,早晚各1次,每次3~5 g,溫開水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因免疫功能喪失,抗病能力下降而患的紅斑狼瘡等皮膚病。
《蜂王漿》一書介紹,原捷克斯洛伐克醫生用蜂王漿對4例慢性紅斑狼瘡患者進行治療,獲得痊愈。同時對2例亞急性紅斑狼瘡患者進行治療,使皮膚上的病灶幾乎完全消失,不結痂。另據武漢市葆春蜂王漿商店朱黎報道:王某,女,36 歲,住三眼橋村195號。患紅斑狼瘡,免疫功能喪失,抗病能力下降,患者經大醫院長期治療,手指尖仍有深皰無法愈合,身體極度虛弱,吃不進睡不安,麵色難看。患者經本店介紹國外用鮮蜂王漿治愈紅斑狼瘡的報道,連續服用鮮蜂王漿3個月後,指尖濃瘡消失且無瘢痕,飯量由以前的每餐100 g增至250 g,麵色較好,全身不適感消失。
“處方2”
鮮蜂王漿200 g,蜂蜜2000 g。
用法 將上述2味混合拌勻,日服2次,每次10 g,溫開水送服。
說明 本方適用於紅斑性狼瘡。
“處方3”
蜂王漿1000 g,15%蜂膠酊1000 g,蜂蜜1000 g。
用法 每日飯前各服1 次,每次各服3 g,連續服用3 個月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紅斑狼瘡患者。
“處方4”
蜂蠟100 g,黃油250 g。
用法 先將黃油煎熬至開,加入蜂蠟使其熔化,過濾,冷後成軟膏,外敷塗患處,1日1~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紅斑狼瘡。
“處方5”
活蜜蜂數隻。
用法 蜂蜇合穀、曲池、大椎、足三裏、內關、外關、三陰交、誌室、阿是穴等,每天用蜂5~20 隻,可蜇3~4 個療程。蜂毒注射每天1 支(2 mg),第2 個療程每天注射2 支,每個療程中間休息2~3天,遠期效果較好。
說明 本方適用於係統性紅斑狼瘡。
用蜂毒治療本病最早見於王本祥著《蜜蜂產品的醫療效能》一書,報道了山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於1959 年曾用蜂毒療法成功地治療了1 例急性紅斑狼瘡,患者女性,30 歲,入院前手背發生豆大散在的紅斑,隨後又在兩大腿外側相繼發生許多紅斑,兩頰部及鼻部紅斑散開,診斷為亞急性紅斑狼瘡。入院後除給予維生素和肝精外,主要用蜂毒注射液治療,開始每天用蜂毒1 個單位(0.1 ml含蜂毒一個單位),注射於皮下,9 天後改為每天2個單位。此時紅斑消退迅速。10 天後將劑量增加至10個單位,繼續治療10天,皮膚恢複正常,痊愈出院。廣東肇慶市紅十字會博愛醫院何勁、王美瑤二氏於1996 年亦報道過蜂毒治療紅斑狼瘡的病例。
“處方6”
蜂蜜500 g,女貞子250 g,墨旱蓮250 g。
用法 將後兩味藥研末過100 目篩,蜂蜜80?煉為稠膏,加藥末攪勻即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9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白瘡、紅斑性狼瘡。
(12)結節性紅斑
“處方1”
蜂王漿15 g,蜂蜜100 g。
用法 將蜂王漿用乳缽研磨後,加入蜂蜜中調勻,日口服10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結節病。據資料介紹,結節病屬於一種膠原性疾病,目前尚無較好的治療手段。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內科曾用口服蜂王漿150 mg/日和蜂蜜1年餘,使患者肺門淋巴結明顯縮小,食欲和體力好轉,結節病症狀完全消失,後經追訪,結節病無複發。
“處方2”
活蜜蜂數隻。
用法 取曲池、合穀、風池、血海、足三裏、三陰交、陰陵泉、委中、阿是穴,每次2~3個穴蜂蜇或散刺,一般治療2~3個療程,遠期效果好。
說明 本方適用於結節性紅斑。
(13)疔瘡
“處方1”
蜂蜜200ml,陳醋30ml。
用法 將蜂蜜與陳醋混合後塗患處,每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各種疔瘡。疔,也稱疔瘡,是中醫所特有的外科病名。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任何年齡,發病部位不定。但以顏麵、四肢末稍部位多見,形小根深,其狀如釘。病勢急劇,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蔓延,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疾病。
“處方2”
蜂蜜5 g,鮮瑞香葉適量。
用法 把鮮瑞香葉搗爛,加入蜂蜜調和,外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疔瘡。
“處方3”
蜂蜜30 g,蒲公英30 g,蔥白30 g。
用法 將蒲公英、蔥白洗淨,共搗成泥狀,加入蜂蜜調勻成膏。用時將其攤於紗布上,外敷患部以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敷數日。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疔、癤、癰。
“處方4”
蜂蜜100 g,鮮木芙蓉200 g,赤豆粉100 g。
用法 將鮮木芙蓉、赤豆粉搗爛,加入蜂蜜調勻。敷於患部周圍,將中心部位留出。幹燥時再換藥。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疔癤瘡瘍、無名腫毒。
“處方5”
生蜂蜜100 g,隔年蔥(帶須)200 g,醋適量。
用法 將蔥搗爛如泥、再加入生蜂蜜調如膏狀。用時刺破疔瘡擠去敗血,外敷2~4小時,待膿出後以醋加水燒開洗之。
說明 生蜂蜜性涼,能清熱、解毒、止癢。本方適用於疔瘡惡腫中期、魚臍疔、臁瘡等。
“處方6”
蜂蜜200 g,苦瓜根適量。
用法 將苦瓜根研成細末,再加蜂蜜調和成膏,外敷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疔瘡。
“處方7”
蜂蜜50 g,蟛蜞菊鮮葉1把。
用法 將蟛蜞菊鮮葉洗淨,再與蜂蜜共搗均勻,外敷塗患部,每日換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疔瘡炎腫。
“處方8”
蜂蜜100 g,馬齒莧、野菊花、五倍子各50 g。
用法 將馬齒莧、野菊花、五倍子洗淨共搗爛,加入蜂蜜調成糊狀,外敷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疔瘡、癤腫。
(14)癤腫癰疽
“處方1”
老蜂巢脾1張。
用法 將老蜂巢脾洗淨,切成碎塊,加水適量,文火煎煮30分鍾。以煎液衝洗浸泡創麵,每次20分鍾,1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癤癰、皮下壞疽患者。癤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醫有熱癤、暑癤、濕熱癤之分,認為多由暑、濕、熱毒蘊於肌膚所致。
“處方2”
蜂蜜9 g,獨頭紫皮大蒜1頭。
用法 將蒜去皮切成2~3mm薄片,拌入蜂蜜,用時先將患處用溫鹽水洗淨擦幹,再用蒜片貼敷,並輕輕按摩10分鍾左右,每日2~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癤腫、毛囊炎。若局部刺激嚴重者可縮短按摩時間,病情嚴重者應結合消炎藥物治療。
“處方3”
蜂房50 g,蜂蜜30~50 g,棉花籽50 g。
用法 先將蜂房及棉花籽焙幹,共研成細末,然後加蜂蜜調和外塗疾患部位,每日1次。
說明 本方適用癤腫(皮膚淺表的急性化膿性疾患)。
“處方4”
蜂蜜50 g,水蜈蚣適量。
用法 將鮮水蜈蚣全草和蜂蜜共搗爛成泥膏狀,外敷於患部。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癤腫、疔瘡。
“處方5”
蜂蜜50 g,菊花葉250 g。
用法 將菊花葉搗爛取汁,調入蜂蜜敷患部,並用菊花葉渣敷患部四周,留頭不敷,待毒水流盡,即消。
說明 本方適用於石癤。
“處方6”
蜂蜜50 g,芙蓉葉粉50 g,醋50 g。
用法 將上述3味調成糊狀,敷於患部,每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癤腫及膿頭痱子。
“處方7”
蜂蜜5 g,醋3 g,薔薇葉適量。
用法 把薔薇葉研為細末,加蜂蜜和醋調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癰疽不潰。
“處方8”
蜂蜜30 g,天葵子40 g。
用法 將天葵子洗淨搗碎,加蜂蜜調成膏(現用現配)。用時溫鹽水洗患部,拭幹後敷藥膏,藥膏攤貼範圍應稍大於患部,厚1~2 cm,每日貼藥2~3次,嚴重者夜間也須敷貼。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癰腫。
“處方9”
蜂蜜120 g,杏仁7粒,蔥7根。
用法 將上述諸味共搗成泥狀,攤於白布,外敷患處。
說明 本方適用於疽腫。蜂蜜和蔥的用量,視瘡麵大小酌情增減。
“處方10”
蜂蠟、麻油適量,七葉一枝花、獨角蓮等量。
用法 將七葉一枝花、獨角蓮研為細末,用蜂醋、麻油調成膏,外敷患處,1日1~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癰疽。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在一起而成。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中醫認為多由外感風邪、濕熱之毒,內有髒腑蓄毒所致。
“處方11”
黃蠟100 g、明礬150 g。
用法 先將黃蠟熔化,離火微熱,加入明礬末和勻,快速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20~30丸,溫酒送服,1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癰疽及腸癰。中醫所稱之為腸癰,絕大多數相當於西醫的闌尾炎,同時也有一部分回盲炎及急性腸炎。
“處方12”
活蜜蜂數隻。
用法 活蜂蜇刺大椎、陶道、身柱、神門、血海、膈俞、曲池、外關、太衝、合穀、阿是穴,每次取穴3~4個,輪流蜇刺。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癤腫、癰等皮膚炎症。
“處方13”
蜂膠液。
用法 每次內服蜂膠液10~20 滴,每日服2 次,患處用蜂膠液塗抹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壞疽、糖尿病患者。
《世紀健康話題·神奇的蜂膠》中介紹,北京大學某體育教師,52歲,不小心碰破了腳趾,傷口一直沒好,並且小趾黑。於是來醫院查看病情,檢查表明他患有糖尿病,他的腳已形成壞疽。
經朋友介紹,並征得醫生的同意,開始用蜂膠進行治療。他每日服用蜂膠液約80滴,並每日在患處塗抹1 次蜂膠液。就這樣,5日以後,醫生發現壞疽已得到控製,並有新的肉芽生長,連續觀察1個月後,不但壞疽得到控製,而且他的血糖也由起初的278mg/dl,下降到了112mg/dl。
“處方14”
蜂蠟、敗龜板。
用法 將敗龜板去肋,塗蜂蠟炙透,內服外敷。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發背疽(背部肌膚間的急性化膿性疾患)。
(15)皮膚頑癬
“處方1”
蜂蜜100 g,鳳仙花100 g。
用法 將鳳仙花搗爛,加入蜂蜜調成膏,厚塗於患處,用油紙蓋後,紗布包紮,每日換1次,連用數次即可愈。
說明 本方適用於甲癬。治療時也可以在方中酌加3~5g蜂膠粉,效果更佳。
“處方2”
蜂膠適量。
用法 先用溫水洗淨患部,取蜂膠 1 塊(視患部大小而定),用溫水浸泡,使其軟化,用手捏成片狀,敷在患部上,力求貼緊,外貼橡皮膏固定。每隔1周換藥1次,連續3~4周後,應視患部治療情況,再敷新膠片2~3次,鞏固治療。
說明 本方適用於甲癬(灰指甲)、腳癬(腳氣、香港腳)等。整個療程為6~7周,一般輕者使用1~2次即可治愈。治療期間注意勿使蜂膠浸濕並保持患部清潔。
“處方3”
10%~20%蜂膠酊。
用法 將蜂膠酊塗於癬病患處,1日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各種手癬、足癬等皮膚真菌病。
《蜜蜂雜誌》1997年第10期,連雲港市蜂療醫院曹瑤報道:該院臨床應用自備蜂膠酊製劑近4年,主要用於皮膚癬病、帶狀皰疹、口腔潰瘍和牙痛,效果明顯。觀察40 例癬病,有效33例,其中治愈21人,總有效率為82.5%,治愈率為52.5%。
《養蜂科技》1989 年第3 期,雲南省蜜蜂研究所田學軍報道:他們於1988年2月至5月,用10%蜂膠酊對3例曾用腳癬藥水、藥膏等治療而無效的腳癬患者進行治療,結果1例經半年治療痊愈,2例療效明顯,塗藥1 次可止癢痛,1~4 個星期不等,繼續治療可望痊愈。
“處方4”
蜂膠酊,鮮薑20 g,食鹽10 g。
用法 將鮮薑切成薄片,與食鹽一起放入半盆水中煮沸5分鍾左右,涼至水溫適宜時滴入蜂膠酊30 滴洗腳。1 日1~2 次,3日為1個療程。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腳氣患者。
“處方5”
蜂蠟30 g,樟腦15 g。
用法 先將蜂蠟加熱熔化,攤塗在消毒過的紗布上,然後將樟腦研碎為細末,撒在蜂蠟麵上,貼敷患處,每日或隔日換1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腳癬。
“處方6”
蜂巢30 g,蛇床子15 g,苦參15 g,白礬15 g,蒼耳子30 g。
用法 將上述諸味放入瓦罐內加水 1000ml,文火煎至800ml,再兌溫開水4000ml,睡前浸泡患腳20 分鍾,3~5 次即能見效。
說明 本方適用於腳癬患者。
“處方7”
蜂膠150 g,羊毛脂350 g,凡士林350 g,蠟紙數張。
用法 將凡士林、羊毛脂隔水加熱到70~80?,再將冷凍後研成粉末狀的蜂膠摻進去,攪拌均勻,趁熱用絹布過濾,貯於廣口玻璃瓶中。用時先將患處的毛發刮掉,清潔幹淨,然後均勻地塗抹一層此膏,再將大小合適的蠟紙覆蓋在上麵,1 日1~2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發癬、須癬。一般情況3~5 日炎症、疼痛即可消失,15日後即可痊愈。
“處方8”
黃蠟 45 g,硫黃粉 45 g,苦楝子 45 g,川椒 45 g,凡士林180 g。
用法 將苦楝子炒焦研粉,川椒曬幹研粉,再將黃蠟文火加熱熔化,與諸味藥混合調勻,每日上下午各塗擦1 次,連用7日。
說明 本方適用於黃癬(俗稱“癩痢頭”)。
“處方9”
黃蠟100 g,當歸100 g,紫草20 g,香油500 g。
用法 將當歸、紫草用香油微火炸至枯焦,去除藥渣後加蜂蠟,慢火加熱熔化拌勻成軟膏。外塗疾患部位,1日1~3次。
說明 本方適用於鵝掌風(手癬)等病症。
“處方10”
蜜蜂成蟲體。
用法 取新鮮自然死亡的健康蜂體,曬幹後研成粉末,或油炸後服用,1日2次,每次5 g。
說明 本方適用於皮膚頑癬。
“處方11”
精濾黃蜂蠟80 g,礦物油300 g,純鬆節油90 g,碳酸鈣50 g。
用法 將上方中諸味入鍋,文火加熱熔化攪拌成軟膏,外用。
說明 本方適用於手癬、足癬等皮膚頑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