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Q理論為未來 輸送棟樑
獻身教育事業當中,葉國洪博士是一生的心甘情願,心滿意足。投身教育,他生活得細緻而執著,他思索的是如何培育棟樑,他以“一生”為筆,寫下了他的教育夢想。從教數十年,雖然早已桃李滿天下,而他也已經從神聖的講台上退了下來,然而他依舊退而不休忙種花。胸懷萬裏世界,葉國洪博士看的、想的、為的是社會無限的未來。
在經過深入探索之後,從全方位的角度出發,他找尋到了幼兒教育的新方向,推出“十Q”理論,依次排列為:AQ(逆境商數)、HQ(健康商數)、BQ(親子聯繫商數)、DQ(發展商數)、EQ(情緒商數)、IQ(多元智商)、FQ(理財商數)、NQ(網絡應用商數)、SQ(靈性商數)、CQ(創造商數)。“儘管十Q教育理論有先有後,然而卻缺一不可。之所以把AQ、HQ、BQ排在在前三位,是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生存,生存是所有一切的根本與起源;健康是一切的保障;孩子成長的過程,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兒女應該學習、延續父母身上最擅長的知識。”葉國洪博士說。
接下來便是發展商數,他以處於中遊成績的孩子為例,闡述了學習過程中家長、老師正確引導的重要性。他說:“家長對孩子都有期待,都會希望孩子能夠達到要求,成績優異,不少家長給孩子施加壓力,卻收效甚微。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忽略了孩子身上最精彩的地方,一個合格的教師和父母,應該懂得發現孩子的優點,告訴他什麽地方行。然後將孩子成績最好、最喜歡的科目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作用,提升孩子信心。如孩子成績最好的科目是語文,便可要求孩子全方位學習語文,其他科目允許孩子成績稍差一些,讓孩子先學好語文,繼而學習與語文有關的文學史,然後再配合學習中國史、世界史。”他建議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親與母親各自扮演一鬆一嚴角色,常帶孩子參加比賽,無論成敗都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少一些畏懼、逃避心理。
葉國洪博士出版《新世紀育兒係列——孩子成材培育法》,《親子教育錦囊》等,詳盡地講解了各種培養孩子成才的方法,提議家長和老師採用正確的方法與孩子相處,輔導孩子,樹分大小因材灌,同異共存,引導孩子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成長,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未來。他創辦水金土火木“五行思考法”,輔以唯物辯證法、邏輯分析法,倡導創新,不滿足於現狀,多角度分析問題,全麵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等能力。
他曾在核心家庭研討會上提出,孩子的教育在未來第一要依據孩子的性格,全方位教育孩子。第二要創意解難,培養出懂得奉獻,在國家、人類、地球有難的時候,能夠為國家、為人類、為地球解難的一代人。第三是回饋自然,保護大自然,與地球、宇宙和諧共存、和平相處,達至天人合一。
一心為教育,一生為教育,葉國洪博士是富足的、無愧於人生的。他常對自己,也對自己的學生們說:“人的一生不長,要做到第一不枉一生,當你回憶一生的時候,不覺得虛度了光陰;第二,自己的精神、學問能夠傳遞下去,最好是能夠在自己的孩子中傳承下去;第三,物質和心靈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讓外在和心靈同時保持文明光明的一麵。”
對於葉國洪博士,我們滿懷敬意,為他對教育工作的鍾情與執著,為他的赤心與用心,為他為未來培養了棟樑,且還在繼續培育棟樑。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的人,才支撐起了最廣大的教育,為未來輸送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