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幅靈逸溫軟的長卷(1 / 1)

——蘇州

城市意象

作者:趙榮福 於向鳳

煙雨江南,枕水而眠。盤門、水巷、平江路,楓橋、客船、寒山寺;桂花、酒釀、采芝齋,蘇繡、年畫、桃花塢;山塘、靈岩、拙政園,沈複、芸娘、滄浪亭;瘦鵑、文夫、閑敲棋,評彈、昆曲、落燈花,次第,步入夢裏來……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了。這座古老的城市,春秋時期是吳國的政治中心;西漢武帝時是江南政治、經濟中心,為“江東一都會”;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南移,“蘇常(州)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風物雄麗為東南冠”;明清時期又成為“衣被天下”的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紅樓夢》開卷第一回中寫道:“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日姑蘇,有城日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到蘇州,你要看一看這座城。

老城區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印、“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係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工業園區、新區則是一流的規劃和建設。在蘇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圖宋代《平江圖》上,平江路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年來,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並行”的格局、肌理和長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恰當,顯示出疏朗淡雅的風格,是今天蘇州最有古城原味的街區。

到蘇州,你要遊一遊這裏的園。

沒有哪些園林比曆史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這些建造於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刻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1997年,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作為典型例證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作為增補項目列入。走入蘇州園林,你的身影將與老牆的斑駁及樹影的虯曲疊在一起。

到蘇州,你要聽一聽這裏的音。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吳語是全國九大方言之一,多帶上聲。蘇州方言是吳語語係中頗典型的一種,柔糯、綿軟,一語三轉,是謂“吳儂軟語”。蘇州話在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國有四大白話:京白、韻白、蘇白和粵白。蘇自在明代從江南的流行語言成為士大夫的流行語言。越劇、昆曲、評彈都以蘇白為標準音。蘇州是昆劇和蘇劇的故鄉。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牡丹亭·遊園》

看不盡的古城,遊不完的園林,聽不歇的昆曲,在二千五百餘年的靈逸溫軟的長卷上,飄落下幾枚黃葉,那是記錄蘇州近百年的城市變遷、園林榮枯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