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變遷,容顏衰老,也許這些還影響不到中老年朋友的生活,但如果換上了筋骨上的毛病,那你肯定是煩惱不堪了,如關節風濕痛、頸椎腰腿痛等,這些筋骨疼痛不僅讓你行走困難,而且還會讓你整天憂心忡忡、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大的疾病。因此,中老年朋友不妨學習一些伸展肌肉、暢通氣血、止痛的小偏方,讓你的晚年生活更加快樂、無憂。
紮綁腿,消除下肢靜脈曲張
患者小檔案
症狀:下肢靜脈曲張引起的腿部酸、脹、麻、重等不適。
管用小偏方:
使用綁腿,自足部向上纏裹整個小腿。
小麗是我大學的同學,畢業後她留校,多年沒見,昨天她突然打來電話找我。她說她媽媽最近腿上的靜脈曲張症狀越來越嚴重了,每天走不了遠路,隻要走路時間久一些,兩小腿就會又酸又脹又麻,沉重得像拖了塊大石頭。我問她是怎麼回事?她告訴我,她媽媽年輕時是售貨員,每天都要站10個小時,腳痛腿痛不說,腿上的血管青筋就往外鼓,但當時因為供她上學,也就沒管,到年紀大了,腿痛開始加劇,才想著去醫院檢查,醫生說那是下肢靜脈曲張,而且情況比較嚴重,需要做手術才能治好,但她媽媽年紀大了,不願意再去遭那個罪,於是就一拖再拖,一直沒怎麼管過。直到去年,她媽媽的病情加重了,這才著急起來。後來,從同學口中得知我開了診所,而且知道很多偏方,就給我打電話來了。
當時,因為不知道她媽媽病情的具體情況,於是便建議她帶著媽媽來我診所看病。沒過幾天,她帶著她媽媽來到診所。
大致了解了她媽媽的病情後,我檢查了患者的腰部,發現患者完全沒有壓痛,不像是腰椎有問題;再摸了一下她的雙腳腳背,溫度很正常;最後,我讓患者把褲腳卷起來,檢查她的小腿,隻見她兩側小腿的皮膚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膨大的皮下血管。
下肢靜脈曲張的成因是由於下肢靜脈裏的血液回流不暢,滯留在下肢的靜脈血管裏,撐大了血管。至於為什麼走一段路之後容易出現症狀,是因為走路的時候會消耗很多能量,下肢動脈就會運送大量血液來供應能量,動脈的血流過來了,而靜脈回流不暢,就產生明顯的血瘀。但隻要患者適當休息,靜脈的血流回流完畢,局部的瘀血解除,症狀就會有所減輕。
那麼,為什麼下肢靜脈會回流不暢呢?這是因為靜脈裏的“靜脈瓣”老化了。靜脈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靜脈瓣,它像房門一樣,隻能向一個方向打開,即向血液回心髒的方向打開。血液向心髒回流,衝擊力會把靜脈瓣推開,等血流進了靜脈瓣,衝擊力減弱了,靜脈瓣就會關閉,使血液無法倒流。而靜脈曲張時,原先隻向心髒方向打開的靜脈瓣老化、鬆弛、關不緊了,血液就會發生倒流,結果就淤積於腿部,無法流回心髒,患者自然就會覺得腿部酸、麻、脹、痛了。
聽了我的解釋,小麗和她媽媽終於明白了,然後問我該如何治療,我告訴她們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做手術,但如果真的不想做手術的話,也有一個辦法能逐漸減輕症狀,就是打綁腿。
具體做法:將醫用的彈力繃帶或一般的布條,從腳踝處開始,一圈一圈地往上綁,一直把整個小腿給綁完。這個方法幾乎不花錢,而且很有效,隻要把腿綁好,她就算走上很遠也不會覺得酸、脹、麻、痛了。綁的時候有個竅門,就是踝部附近的部分要綁緊些,再往上就不用綁那麼緊。如果踝部的綁腿緊張度是100,在小腿中間的部分就降至70~80,而到了膝蓋附近緊張度隻需要50~60就可以了。這是因為腳踝部的血液要回流,克服的重力作用最大,所以要綁得最緊;越往上,重力作用越小,所以可以綁鬆些。而且下麵綁得緊,上麵綁得鬆,這兩者的壓力差也有利於血液往上麵回流。
紮綁腿可擠壓靜脈的血液,促進血液回流,疏通血管,減輕靜脈曲張給患者帶來的痛楚。但是這隻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因為即使天天綁著腿,也不可能修複老化的血管靜脈瓣,所以它的“病根”是治不了的,但如果用這樣方法來預防、緩解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要想徹底治好下肢靜脈曲張,還是要通過手術。
聽我講完,小麗的媽媽說先試試紮綁腿這個方法吧,要是情況依舊,再考慮手術的事。後來,小麗告訴我,在她的一再勸說下,她媽媽同意做手術了,手術後,恢複得很好,但醫生建議堅持紮綁腿,防治病症再次複發。
溫馨提醒
從事站立久的職業,如護士、餐廳服務員、前台小姐、售貨員、超市收銀員等,都屬於下肢靜脈曲張易發人群,因此,建議從事這些行業的朋友上班時間可穿戴分段壓力型彈力襪,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老中醫推薦方
增效食療方
金橘根煲豬肚
【具體做法】金橘根30克,豬肚100~150克,鹽適量。將豬肚洗淨,切塊,與金橘根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4碗煲至1碗半,以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氣鬱滯型精索靜脈曲張。
黃芪桃仁小茴煲墨魚
【具體做法】黃芪20克,桃仁10克,小茴香6克,墨魚1條。將墨魚洗淨、切塊,用紗布將黃芪、桃仁、小茴香包裹成藥包,與墨魚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煲湯,約1小時後,即可調味飲湯食墨魚。
【功效】活血化瘀,舒筋活絡。適用於瘀阻脈絡型精索靜脈曲張。
升麻茴香煲大腸
【具體做法】升麻10克,黑芝麻60克,小茴香10克,豬大腸一段(約30厘米,洗淨)。入上三藥於豬大腸內,兩頭紮緊,加清水適量煮熟,去小茴香、升麻及芝麻,調味後飲湯吃豬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