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小孩救急老偏方,關鍵時刻不用慌(2 / 3)

53.有了白酒雞蛋清,小孩燙傷不用慌

症狀:小麵積燙傷,Ⅰ度或Ⅱ度燒燙傷

老偏方:取雞蛋1~2隻,用清水衝洗幹淨後,放在75%的酒精中浸泡10分鍾,如沒有酒精,也可用白酒或碘酒代替,浸泡時間延長至20分鍾。用消毒過的筷子在雞蛋一端敲出一個小孔,讓流出的雞蛋清裝在清潔消毒過的容器內,加入一些消炎抗菌藥物,混勻後以棉球塗擦在皮膚創麵處。

春節時我回鄉下探親,農村裏的過節氣氛就是比城市濃厚,同村的幾個小孩子在院子裏玩著各種各樣的鞭炮、煙花,我們大人則圍坐在火盆邊吃點心,聊家常,有時還喝上一些自家釀的白酒,雖然是寒冷的冬夜,但心裏卻感到非常安詳和暖和。

也許真是樂極生悲吧,當我還沉浸在快樂的氣氛中時,忽然聽到院子裏傳來一陣哭聲,原來是其中一個孩子在玩花炮時被火花燙到了手。大人們把他帶到屋裏,我一看他的手背、手指有好幾處都發紅,很快起了水泡,於是趕緊打了盆水讓他把手先泡在水裏。有個親戚拿來兩隻土雞蛋,準備給小孩用雞蛋液塗手,我連忙對他說,先別急,雞蛋要先洗幹淨,再放在白酒裏泡一下才能用。他有點不明白,因為平常他們燙傷都是直接拿蛋清塗上的,我便告訴他,燙傷用雞蛋清來塗是不錯,但如果先用白酒泡過,治燙傷的效果就會更好。

在雞蛋泡著的時候,我又拿開水燙了一雙筷子和一隻碗備用,大約20分鍾後,將雞蛋的蛋清倒進碗裏。小孩的媽媽這時也過來了,我的親戚和她說了下小孩的情況,還有我在醫院工作的事,於是她也比較放心讓我處理。

親戚家正好有一些慶大黴素膠囊,於是我在蛋清中又加了一點,混勻後,小孩的手也泡得差不多了,於是就用棉簽給他手上燙傷的地方塗上蛋清液。很快,蛋清液就在手上結了一層蛋痂。我告訴小孩的媽媽,這些蛋清液回去後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可以給孩子塗一次,結了蛋痂後不用拿東西遮住傷口,但也要注意不碰水,大概塗個兩三天就差不多了。到時可以用毛巾蘸點溫水擦在蛋痂上,讓蛋痂自己脫落,大概一個禮拜後就會脫落幹淨了。

小孩跟他媽媽回去後,這個小插曲也告一段落,我們又重新坐到火盆邊聊天。一個親戚開玩笑地說,怎麼大醫院的醫生也用這種農村“土方法”來治病呢?我告訴他們,這個“土方法”可不簡單,國內有些醫學專家還專門研究過雞蛋清的藥用價值,裏麵的名堂多著呢。

的確,雞蛋清治燙傷有很多好處,蛋清具有收斂的作用,結成的蛋痂可以成為皮膚的保護膜,防止感染,消腫並幫助皮膚愈合,而且溫和不刺激,對小孩子細皮嫩肉的最適合了。不過雞蛋清在使用的時候也要注意衛生,因為蛋殼和雞蛋裏麵都有很多細菌,直接塗在傷口上麵容易導致感染,有時不光治不了病,還會讓傷口“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就是先把雞蛋泡在藥用酒精或者白酒裏一會兒,用的時候在蛋清液裏再加一些消炎抗菌的藥物,治療的效果就更好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心肝寶貝,特別是城市的孩子,一旦有個燙傷,家長都緊張得不得了,但其實治療一般的皮膚燙傷,隻要及時用冷水衝泡或冰塊冷敷傷口,已經可以有效地降溫和防止燙傷進一步加深,冷水泡十多分鍾後,清潔燙傷皮膚,然後塗上燙傷藥膏就可以了。如果一時沒有藥膏,也可以用雞蛋清、濃糖漿來代替。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塗牙膏、生油、醬油等來治療,但這些東西一來沒有治療燙傷的根據,二來含有很多添加劑和化學物品,並不適合小孩細嫩的皮膚。

這個燙傷的孩子過了兩天又來親戚家的院子裏玩,我再看看他的手,沒有任何感染的情況,已經差不多全好了。

54.眼睛進了髒東西,幹咳把它震出來

症狀:眼睛進了異物

偏方:睜眼或用手撐開眼皮,咳嗽幾下,可以將異物震出來。

星期天科室裏組織大家去爬山,有幾個同事把孩子也帶上了,一路上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連樹枝上嘰嘰喳喳的小鳥也沒他們活潑。我們一路說說笑笑地就走到了山頂,雖然一個個都熱得滿頭大汗,但還好山風陣陣吹來,讓人舒服多了。

一個同事的女兒因為山風吹了沙塵入眼,鬧起了脾氣,因為她媽媽不許她用手揉眼睛,但幫她吹眼吹了幾次,也沒能把那顆小沙子吹出來,還牢牢地“粘”在眼白上,小女孩急得直跺腳。有同事說用水衝一下吧,但我們帶來的礦泉水都喝過了,怕不衛生。科室裏有的是洗眼的設備,但出來玩誰會帶這些呢?手邊什麼工具都沒有,結果一下子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最後還是我們的老主任經驗比較多,他讓小女孩睜大眼睛,然後身體稍微前傾,教她幹咳幾下,咳了兩三下後,小女孩就感到好多了,主任再幫她檢查了一下眼睛,確認那顆沙子已經被“咳”出來了。

我們都感到很驚奇,因為以前從沒見過用這種方法來處理眼睛異物的,主任告訴我們,其實這個幹咳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咳嗽引起身體內部的震動,將沙子震出來。眼睛裏進了異物的時候,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盡快將異物取出來,這樣眼睛感到舒服了,也減少了感染的機會。

我想到有時在單位的眼科,會看到一些病人因為眼外傷發炎來求診,當中有不少就是眼睛進了異物,沒有及時取出來而導致的。取出眼睛的異物有時比較麻煩,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吹眼睛、轉動眼珠,或者幹脆用手去揉,吹眼睛和轉眼珠的辦法,在異物粘得不太牢,本身比較細微輕巧的情況下,是有效的,用手揉則絕對不是好辦法,就算僥幸揉出來,因為異物和眼球的摩擦,也容易損傷眼角膜,有時還會越揉越難取出來。

在醫院裏,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生理鹽水衝洗,用衛生棉簽粘取,如果沒有生理鹽水的話,用眼藥水、幹淨的水也可以,而如果身邊都沒有什麼藥物的話,用這種幹咳法,又不用接觸眼睛,又可以讓異物離開眼睛,也是一個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55.小孩中暑要小心,快按穴位來緩解

症狀:小孩中暑

偏方:

①先采取降溫措施,然後按壓合穀穴、中衝穴或人中。

②服用藿香正氣水或塗抹清涼油,能預防小孩中暑。

盛夏時節,城市裏是最熱的地方,有條件的人,總是想去鄉間或旅遊區避暑,可惜這個時候也是醫院最忙的時候。我特別羨慕我的高中同學小慧,她是一名小學老師,這個時候她正舒舒服服地“放暑假”呢。

不過小學老師也很辛苦,關鍵是操的心太大,尤其是班主任,班上幾十個小孩子,要抓學習,安全也要保證。放假的時候,小慧的學校舉辦夏令營活動,她要帶班上的學生去戶外采集標本,想到天氣比較熱,她怕萬一學生出現中暑就糟了,特地給我打來電話,問我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治療中暑,以防萬一。

我想了想,覺得如果是戶外出現中暑的話,用按壓穴位的方法來進行急救,應該是最好的辦法了。我告訴小慧,如果學生出現中暑,一般會有發熱、頭暈、惡心、嘔吐、眼花、出冷汗這些症狀,這時應先采取降溫措施,將小孩帶到陰涼的樹蔭底下,讓他平躺著,可以用扇子降溫,也可以用毛巾濕水擦額頭、腋下、脖子、背部這些地方。在采取降溫措施後,按壓合穀穴、中衝穴或人中,進一步緩解中暑帶來的症狀。

一聽我說到穴位,小慧頭都大了,連忙問我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我告訴她這幾個穴位都是很容易找到的,按壓穴位可以不依靠藥物和工具,在戶外這種地方最適合了。合穀穴就是在手背的食指指骨和拇指指骨中間,握緊拳頭時,凸起的地方就是合穀穴;而中衝穴就是在中指指尖,指甲下方的正中間,可以和合穀穴一齊用力按下去。這兩個穴位都是有名的急救的穴位,對頭暈、神誌不清、惡心、嘔吐、發熱等症狀能迅速緩解。

如果有出現昏迷不醒的狀況,可以按壓另一個萬能的急救穴——人中,就是鼻唇溝的正中間,這個地方是人體最重要的三個穴位之一,按壓的話會有強烈的痛感刺激,所以如果出現不省人事的情況,按壓這個穴位大都會迅速清醒過來。

我們常說的中暑,其實就是人體在高溫的情況下,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出現異常,引起頭暈、惡心、嘔吐、昏迷等症狀,如果不能及時急救,神經調節功能持續異常的話,有可能導致器官衰竭而對生命造成危害。因此中暑的急救原理,首要就是降溫,使身體遠離高溫的環境,避免病情加重,中暑後人體得到及時的降溫和休息,中樞神經的異常就會逐漸調整過來。

如果想讓中暑的患者盡快恢複過來,或者降溫後患者未清醒,就可以通過給予一些刺激,幫助中樞神經調節功能恢複。按壓合穀、中衝、人中這些穴位,在中醫上來講,具有開竅醒腦、發散內熱的作用,在現代科學來講,這幾個穴位所在的地方都是神經末梢豐富的部位,受到刺激後,能迅速強烈地反應到神經中樞,幫助中樞神經恢複,從而緩解身體的不適。

我又告訴小慧,如果不放心,可以隨身帶一些清涼油、藿香正氣水,感覺特別熱的時候,就及時用一些,中暑時也能派上用場。當然,預防更勝於治療,在戶外的時候,做好防曬準備,多喝水,早出門,中午11點到下午2點之間休息,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這樣就能做到萬無一失了。

56.野蜂飛舞怕蜇傷,用老偏方巧幫忙

症狀:蜂類蜇傷

偏方:如果被馬蜂蜇傷,可采集馬齒莧搗爛後塗敷在傷口處,同時用新鮮馬齒莧400克或幹馬齒莧200克煎水服用,每天三次;也可以用食醋塗覆在患處。如果是蜜蜂蜇傷,就塗肥皂水。

上個月一個同事帶了一瓶蜂蜜來科室,說是親戚的蜂場給的,我們嚐過後,都覺得好吃得不得了,別的科室知道了,也經常過來拿蜂蜜,不用一個星期,兩斤的蜂蜜就見底了。大家還覺得不夠過癮,於是就決定約個時間去蜂場“采蜜”。

到了去蜂場那天,我們五六個人跟著那個同事來到了他親戚家,蜂場主見我們來了,十分熱情地招呼我們,但因為他還有事要忙,於是就讓他的孫子帶我們去蜂場。他的孫子才10歲,長得可機靈了,去蜂場的路上,不時都有些蜜蜂圍著我們轉,雖然大家都戴著防護的帽子,但總有些害怕,倒是這個小家夥什麼也不戴,卻“淡定”得讓我們大人都慚愧了。我們問他,怎麼不怕蜜蜂蜇呢?他告訴我們,隻要不喝酒,不吃蔥蒜,蜜蜂其實輕易是不會蜇人的。萬一被蜜蜂蜇了,回家用肥皂抹一抹就沒事了。

走過一段坡地時,小家夥順手拔了幾棵“野草”給我們,說這裏不光有蜜蜂,還有馬蜂(又稱黃蜂、胡蜂),要是被馬蜂蜇了,用這個草搗爛塗上就沒事了。我一看,這些“野草”是馬齒莧,一種常見的草藥。以前有聽過用馬齒莧來治濕疹的,沒想到還能治好蜂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