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新“腸胃”的革命計劃(2)(3 / 3)

·神話8:仔細咀嚼簡單瘦身。

人的饑與飽反應,並非完全取決於胃本身的空虛和充盈,而是受下丘腦的控製。當食物經胃消化吸收後,血液中的糖類和氨基酸等物質的濃度升高,大腦接到這個信息後,饑餓感消失,就會喊“CUT”,然後我們放下筷子。如果不經過仔細咀嚼,吃得太快,胃還來不及消化吸收,一係列反應都慢一拍,就會吃掉過多的食物。

Plan 8.解放味蕾

味覺享受是撒旦,誘惑我們為了口腹之欲,東奔西走,上下求索,直搗美食的巢穴。味覺健康是天使,點化我們為了避免疾病,選擇食物、管理食物,實現富有生命力的每一天。

味覺與生俱來,但是能否從中獲得恩惠卻因人而異。在吃同一樣食物時,有人能感覺到“每嚼一口都有不同的25種變化”,有人卻掃興地說“沒什麼好吃”。實際上,食物的衍生物在Double,烹調花樣也翻新,我們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我們吃得汪洋肆意,百無禁忌,之後,我們發現,“好吃的”越來越少。

五味雜陳

我們的基本味覺有四種,即酸、甜、苦、鹹,辣味是一種複合感覺,由痛覺、熱覺與其他味覺混合而成。味覺由舌的不同部位來鑒定,在營養學上也有不同效果。

我們的味蕾,能覺察到稀釋200倍的甜味,400倍的鹹味,7.5萬倍的酸味和200萬倍的苦味。

甜味、鹹味是人本能所具有的味覺,我們能較快地習慣。苦味、酸味原本是毒物或腐爛物的味道,隻有經過訓練才能接受。味蕾對苦味的敏感度最高,因為它常代表有毒物質,在保護我們不受傷害。在鑒別甜味、鹹味的味蕾已經衰老萎縮時,鑒別苦味、酸味的味蕾依然長壽,所以年紀大的人味覺與年輕人不同,年輕人認為好吃的東西,老人會感覺苦而酸。

是誰慫恿了味覺逃亡

為什麼我們麵前的美食越來越多,而我們的食欲卻越來越少?味蕾也越來越沒感覺?

記得《飲食男女》裏,身為大廚的爸爸是沒有味覺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生活中知道的常識是,大廚炒菜會越炒越鹹。因為他的味覺在不斷“加碼”,炒第一道菜覺得1小勺鹽合適,第二道再嚐就覺得1勺淡了,得1勺半……被過度開發的味覺,尤其是無節製地累加某種味道,會致使味蕾對這種味道感覺越來越遲鈍。而隨著味覺閾值不斷上升,已非大油大鹽不得其味。食不甘味,那是輕的,惡性循環的最終,便意味著味覺的退化甚至喪失。

·主犯——鋅

飲食中更多的“出軌”行為在增加:偏食、挑食、不合理的減肥、在外就餐、食品添加劑……也在日益混亂我們的味覺係統。而更糟糕的是這會加速鋅的流失,使血液中的鋅減少,導致味蕾細胞受損,引起味覺障礙。

鋅是人體內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由於味蕾細胞壽命短,與其他細胞相比,對鋅的需要量更大。缺鋅時味蕾細胞更新減慢,味覺的敏銳度下降。歐美男性每天鋅攝入量15mg,女性12mg。亞洲人平均每天鋅攝入量為9mg,在女性膳食中平均含鋅量僅為6mg。

一天補鋅約15mg,就可以預防味覺障礙。含鋅最多的食物是牡蠣,每100克含鋅40~70mg。此外小魚、綠茶、可可、芝麻、杏仁、海藻、黑米、蛋黃、動物肝髒也是含鋅量較高的食物。

味覺修複

對於不能馬上找出原因的患者,可采取一些輔助措施。

·補充維生素A、E及複合維生素B。

·口服硫酸鋅或攝入含鋅豐富的動物類食品、貝類水產品。

·咀嚼口香糖,用小蘇打水漱口。

·改變食物品種及烹調方法,從色、香、味來刺激食欲。

·進食時充分咀嚼,增加食物與味蕾接觸機會,提高興奮性。

隻要不是神經損傷,在消除病因後味覺障礙可以逐漸恢複。但由於味蕾細胞都是由周圍上皮細胞更新,所以味覺的恢複至少在10天以上。不過一定要及早發現治療,味覺障礙產生後一個月內發現進行治療的,80%能恢複正常。半年內發覺治愈率為70%,超過半年的治愈率不到50%。

味覺習慣清零

有些職業例如美食家、品酒大師,必須保持敏銳的味覺。他們以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自己的味覺保養在最佳狀態。讓我們向大師學習。

·經常吃含鋅多的食物有助於恢複味覺功能。

·每餐吃得不太飽,讓味蕾經常處於興奮狀態。

·戒煙。長期吸煙會導致味蕾麻木,口臭、口苦。

·避免刺激性及過冷過熱的食物。這些可能破壞舌麵的味蕾,影響味覺神經,使口味越來越重。

·每天早晨用一匙溫芝麻油漱口,含5分鍾,然後吐出,用溫水漱口,也可以用蜂蜜、草藥、牛奶代替。這不但可以恢複味蕾原有的敏銳度,還能釋出唾液、淚水和鼻涕留在口腔中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