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三章:山海事(1 / 2)

1

帝以弑神之事予我,臣亦當萬死不辭。

無盡海上,有百鬼夜行,擺渡人於水間搖曳,以舟而載眾魂,百鬼皆拜。又有鬼霧煙影於水上彌漫,以遮人目,海上唯漿做聲,聲聲而遠。

“鬼將以秦之白起、魏家典韋、漢之奉先、蜀家張翼德類聚,海上擺渡人,可是其一?”後主著手一書簡,言道。

“否也。”姑娘視了海上鬼霧,一斷言。

“可是何人?”

“大隋,魚俱羅。”

2

屍海雲煙幾了事,浮生萬裏鬼蜮遊。

幼以神力異人,身高八尺,聲氣可比蜀家張翼德。戰令百將畏,顏令眾卒懼,以百戰而問亂世諸雄。

海上百鬼以臣服皇之姿而稱俱羅,鬼霧煙影繞其身而遊,此時魚俱羅,可比人言之鬼將,以惡世而來,為世人所畏所羨。

“吾以俗人之言尋至此處,得之曰櫬,甚異。”海上人以鬼霧繞身,行至櫬,擺渡人舟停,百鬼皆散,鬼霧至後而去。

“何為異?”姑娘挑眉,以趣而來。

“汝地曰櫬,非異人不以此稱。”

“吾至此,意可為入櫬否?”

“善。”

3

以帝詔言赴命,知禍而不懼也。

初,會煬帝於俗世,以其氣而畏也。後拜伏,以眾戰功得官,得帝賞,甚是風光。煬帝以亂賊而憂,俱羅以解帝憂拒賊於野,帝拜俱羅稱疊州總管;煬帝以境外突厥擾境數日而憂,俱羅以解帝憂拒賊於野,境外突厥是以懼俱羅之勇而退之,不敢畜牧於塞上。俱羅以功進位柱國,拜豐州總管。

魚俱羅以解帝憂而為之,為眾將拜首,為賊子折服,為梟雄所畏,為帝國之傲。

以帝詔言赴命,知禍而不懼,初識以此,魂後亦如此。以此而不悔。入帝家風光門,慕帝之風骨,雖赴死而無憾。

境內盜賊,盜人盜臣之禍亂吾可視而不為,但以亂皇之憂而為者,吾必拒其千裏而不是;境外盜賊,盜疆盜民之亂世吾可視而不為,但以皇亂之憂而為者,務必拒其千裏而不是,以稱吾而令眾懼之,可保塞上數年,解帝憂塞上數年。

帝之憂乃吾憂,帝之禍乃吾禍,舍吾而存帝也。

煬帝無罪,罪在我,以百鬼夜行而示眾生,可為辯也?

4

眾將皆為手中物,但以指派多士卒。

“將軍可道先代白起乎?”後主視俱羅之象,甚畏。

“先人布兵以神也,吾不能道也。”將軍笑而言之。

“可道戰國李牧?”後主再問之。

“先人之勇略謀算,吾之後輩怎得相道。帝王之家皆勇夫鬼將,其功過非世人所稱道,以現世之安良論古今,皆愚生也。現世安良乃先人前輩所累,不可稱惡也。”將軍笑。

“帝王憂解惑,乃文武將之大任。帝王憂事,必以家室、國事、身前事相稱。而若以詳稱,則可為:後宮事、帝王事、戰前事、戰後事、皇之七情六欲事相論也。以戰事為重,以武將為重,戰勝可以戰後事、後宮事、帝王事、皇之七情六欲而論;而戰敗則勝者以戰後事、後宮事、帝王事、皇之七情六欲而論,故勝者嚐傲態以日重,非無道理也。”

“言不得王將無情事。若非無情,則以敗者相稱也。”

“哪家帝王不無情?柔情者又何來安邦百世千世乃至萬世?”將軍問於後主。

“.…..”後主卻啞然。

帝王家,無情者多以百世相稱,少以十數世相道;柔情者可有百世而稱皇耶?可有幾何十數世相稱耶?

帝王將相多鬼雄也!

5

可以安邦互畏耶?以地完優稱雄也。

“武將以護帝王家事為重也。帝王乃一國之主,無主則無臣無民,失主則臣民皆降。國不可無主,猶家不可無柱。帝王生,乃吾生;帝王死,乃吾死,此乃武將之命也。受命於亂世,不求苟全性命,但求保國之安康,國安則帝王喜,國安則眾臣拜,國安則生民樂,國安則可聞達於諸侯,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