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家昊說完這句話之後,評委們就開始給分。
每個評委每個人最高可以給出十分,滿分兩百分。
謝飛第一個舉起了分數牌,他給出的評分是八分。
接下來,九分,八分,十分,十分……
不一會兒,所有評委都給出了分數,總分是一百八十九分!
不得不說,歐家昊的這個開門紅讓所有的參賽者都感覺到了壓力。
與此同時,陳淳也從廚房裏麵拿著材料走了出來。
當陳淳看到歐家昊已經完成了料理之後,也是愣怔了一下。
這麼效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陳淳可能是這一次效率最低的一個人了。
陳淳二話不說地走到了自己的臨時灶台前麵。
陳淳拿出來的材料,是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
一時間也沒人看得出他想要做什麼,而其他選手自然也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陳淳這邊。
比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第二位從廚房裏麵出來的人,是歐陽若。
歐陽若的年紀不大,估計在這群參賽者裏麵,除了曹岩之外就數他最年輕了。
歐陽若並不是什麼名校出身的廚師,他的祖父,是地方上一位有點名氣的廚師。他一直希望自己做的料理可以聞名全國。
但是,在華夏。廚師本來就不是那種非常受人尊重的行業。相比起國外,華夏廚師的地位很低。
雖然這幾年謝飛等禦龍堂的名廚一直都在努力在為了廚師的社會地位在奮鬥。但是進展卻依然緩慢。
歐陽若的爺爺跟大部分的廚師一樣,即便是在工作的餐館裏麵已經成為了主廚了,在別人看來還是個普通的打工族。對他來說,他希望可以到更好的地方展現自己的廚藝,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他就開始嚐試自己創業,然而沒過一年,因為資金鏈跟不上,創業的餐館就倒閉了。
同行都說老爺子的廚藝不行。最後就連家人都不支持老爺子繼續創業。
歐陽若小的時候一直都是吃爺爺做的料理長大的。從他就覺得爺爺做的菜是最好吃的。小時候放學他就去爺爺的店裏吃飯。一直到爺爺的小店倒閉……
從那之後,歐陽若就看到爺爺終日鬱鬱寡歡。
他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說爺爺做的菜不好吃,他可喜歡吃呢。可是從那之後,爺爺就獨自搬到了外地。
歐陽若每逢放假,都會去找爺爺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忽然興致勃勃地讓爺爺教自己做菜。沒想到,就是那一次他就喜歡上了烹飪。
他覺得可以給身邊的人作出美味的料理,是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他的父母卻極力反對,甚至覺得會影響到他的學業,很多時候,他的父母甚至不願意歐陽若去見爺爺。
一直到爺爺病危,歐陽若才趕過去見了爺爺最後一麵。爺爺畢生的心願就是希望可以在廚藝的道路上走下去,讓全國,全世界嚐到自己做的菜。
歐陽若終於不顧父母的反對,走上了廚師這一條路。而這一次,他距離實現爺爺的夢想,就差最後一步了……
在這時候,歐陽若希望自己做出爺爺最擅長的那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