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迷迷糊糊之中他睡著了。但是他還是在早上準時醒了過來。沉悶的從床上爬起來,他洗漱清楚了,吃過了又一碗麵條,便出門了。
風比昨日又冷了些。他把車停在學校旁邊的一所小巷子口。他的兒子軍也在這所大學裏讀書。他常常聽兒子說學校裏麵的大學生怎麼樣怎麼樣,比如出口成髒啦,比如洗了手不關水龍頭啦;還有說女生有時不小心在休息的時間裏往男生寢室跑。他都不以為然。
他說,管他們幹什麼。做你自己的事去。
哪裏管得了啊。兒子一臉不屑。
有時候兒子也說一些漂亮的事。比如他寫的那篇《Ihaveadream》獲得了征文比賽三等獎。比如下雨的時候忘帶傘了同學把自己的傘讓給他啦。再比如他搞的那個捐款活動現在又有了新的成員加入了等等。
關於那個由兒子倡議的捐款活動有時也讓兒子挺沮喪。那一天,他回來後悶悶不樂,什麼話也不想說的樣子。問了才知道,原來遇到挫折了。
“明明說好了要參加捐款活動的,才過兩天就反悔了。在我麵前裝不知情,真是失信之人。”兒子很不滿地抱怨那名失信於他的同學。
這人怎麼這樣。兒子說。
兒子是個較容易感動,也容易憤慨的人。同學在下雨的時候讓給他傘,他就覺得很是溫情。而遇到像那種常忘記關水龍頭的人則會感到憤慨。有時候談到世間人情的兩個側麵,兒子總是感歎:真是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
有時候他和妻子會很為兒子擔心。這是一個上了大學還懷著幻想的人。有點理想主義,做了個捐款活動的倡導者雖然不容易,但就是很自豪;還有些英雄主義,看過了電影《超人》和《蝙蝠俠》後就真的以為世界上會有超人存在,甚至還傻氣地想自己要是就好了。可他骨子底裏卻還有些卑微脆弱的情緒在裏麵左右著他。這使得他可能陷入必反的矛盾之中。他其實還需要嗬護。
他很愛很愛自己的兒子。可是很愛很愛並不能如故事裏所說的感天動地。他們和他們的兒子都需要實實在在的生活。他隻能像他的媽媽一樣,對自己的兒子說,軍,你去做吧,爸和媽支持你。
與這冷清的天氣一樣,他的生意也頗冷清。整個上午才跑了一趟,收了三塊錢。眼看著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他的心裏不免有些焦急,恰好這個時候有個大學生走了過來。
“要車嗎?”他主動地問對方。
“去××大學多少錢?”
“十二塊。”
“那好。你先把車開到我們寢室樓前,我們有不少東西。”那個大學生知道他出的價格是很低的,所以根本就不還價。或許他了解普通人民的辛苦。
他很高興又可以有十二元的收入。即刻開著麻木到了那男生的宿舍樓下。那裏還有另外一名男生等待著。兩名學生招呼車停好後,就進樓去搬出來很多東西,把麻木裏都要塞滿了。有兩個旅行箱,三個帆布包,還有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比如涼席,衣架和水桶,還有熱水瓶。
東西都放好之後,兩個男生便坐上車去。他把車發動起來,出了學校的南門後,就繞到那條通向318國道的閑置的工廠裏去。他打算從這裏開上318國道,然後沿著國道開到兩個學生要去的××大學。他記得那所學校就在城外的318國道旁。
“師傅,師傅——不好意思,你走錯路了。”後麵車廂裏一個學生喊他。
他於是把車停下來。
“你們不是要去××大學嗎?”
“是呀,不過您這是往哪裏開呢?我們應該走那一條路。”
“是去那個學校就沒錯了。之所以走現在這條路是因為我的車不能進城,萬一被交警抓到是要罰款的,還會扣車。放心,這條路絕對可以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