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調訓安排不盡合理
一是分類調訓製度尚未形成。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各省社會主義學院及設區市社會主義學院培訓的對象、層次、培訓的次數等不明確,造成重複性培訓現象的產生,或者有的黨外幹部長期得不到培訓。二是調訓力度不夠。現行的主體班次即黨外幹部科級班,每年培訓一次,時間僅僅一個月,人數大都在50 人左右。這樣很難完成黨外幹部5年必須輪訓一次的目標。此外黨外人士的培訓工作難以引起所在單位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各民主黨派和各地統戰部為完成學員選調工作,不僅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協調,而結果還往往不夠理想。
4.課程設置係統性不強
黨外幹部教育培訓課程設置要立足組織的需要、崗位的需要和個人需要,但由於培訓機構的依附性和培訓學製的多樣性,不是有針對性地研究黨外幹部培訓的“菜單”,做好課程建設與更新,而往往在黨校原有的課程建設庫中組合相對適應黨外幹部培訓課程,難以形成適合黨外幹部需求,有鮮明特色、係統連貫的課程體係,客觀上造成培訓者的需求與課程設置的矛盾,也使得黨外幹部學員參加學習內生動力不足,參訓不夠積極。
5.辦學經費難以確保
由於在黨外幹部培訓中有不少學員來自事業單位或者企業,所以培訓的經費報銷存在一定的難度。有的學員所在單位經費確有困難,不能支付培訓費;有的則是所在單位領導認識不到位,沒有把黨外幹部的培訓視同幹部教育培訓的一個組成部分加以認真對待,不支持培訓,不情願報銷培訓經費,嚴重影響培訓計劃的落實和學員參訓的積極性。
四、關於加強黨外幹部教育培訓的思考與建議
新一代黨外幹部,在文化層次、政治閱曆、工作作風、思維方式、思想修養、成長模式等方麵和老一代相比,呈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杜青林同誌將其概括為“從思想狀況看,政治上積極追求進步,同時思想觀念比較活躍;從價值取向看,利益訴求複雜多樣,而且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從能力水平看,參政議政願望強烈,同時實際能力有待提高;從代表性看,在專業領域的威信較高,同時社會影響相對不足;從成長道路看,個人努力都能做到,同時組織培養更為重要。”因此,黨外幹部教育培訓較之一般意義的幹部教育培訓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必須深入研究黨外幹部的特點和黨外幹部教育培訓的規律,形成一套完整而符合黨外幹部特點教育培訓製度。要明確各級組織部、統戰部、黨校在組織培訓中的具體職責。將黨外幹部培訓納入黨委幹部教育培訓的總體規劃,並明確規定每期的培訓班中,黨外幹部不少於多少比例。組織部門和統戰部門共同製定年度培訓計劃,共同下達調訓任務。
1.堅持三個基本原則
在黨外幹部培訓工作中,要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參政議政本領、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為重點。在培訓過程中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方向,把握時代脈搏,突出教學主線,凝練教學內容,緊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來組織實施教學。
(1)提高理論修養原則。在黨外幹部教育培訓教學設計中必須堅持提高理論修養原則。把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作為中心內容,善於尋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引導學員通過問題研究和學習,準確把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成果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使理論在具體實踐中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2)圍繞服務大局原則。黨外幹部教育培訓必須緊緊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部署來進行,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作為重要內容,把廣大幹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作為生動教材,把研究和解決改革發展穩定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作為重要選題,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政策和實踐相結合。
(3)提升幹部素質原則。《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提出應該把增強綜合素質和提升能力相結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必須提高領導幹部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五個方麵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春節黨外人士迎新座談會上提出黨外幹部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參政議政能力”。因此,黨外幹部教育培訓必須緊緊圍繞受訓學員增強本領、提升能力的需要,提高他們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科學設置課程內容體係
黨外幹部培訓要遵循“全麵發展,注重能力”原則,要加強政治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的培訓,要重點提高其政治把握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及參政議政能力。
(1)政治理論培訓是黨外幹部培訓的首要內容,是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係統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作為培訓的首要任務。要通過開展政治理論素養教育培訓,增強黨外代表人士思想信念基礎,提高政治理論素質,突出“共識”教育。要及時將中央和地方的相關精神納入授課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學員的頭腦。圍繞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這個主題,將基礎理論、政治素養、統戰知識有機結合。深入開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確保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正確的發展方向。要緊密結合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切實抓好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培訓。強化理論思維能力訓練,幫助黨外幹部深刻領會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包含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2)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按照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緊密結合改革發展穩定麵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大力開展黨和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外交、國防等方麵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訓,開展社會主義法製教育,加強國家主要法律法規的培訓,引導學員將解決改革發展穩定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作為重要課題開展研究。同時,要密切注視世界形勢變化的新趨勢,把握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麵的新動向。通過形勢教育,使黨外幹部認識和了解國際局勢深刻變化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帶來的影響,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增強應對複雜國際局勢和政治鬥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