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FTA戰略的背景、效果及推進方向(3 / 3)

一是以推動中韓FTA生效為突破口。中韓FTA生效將給韓國帶來明顯的現實利益和長期動態效益。中國商務部主管中韓自貿協定談判的負責人曾表示,希望中韓雙方2015年上半年正式簽署協定,預測2015年下半年協定可能正式生效。[7]中韓FTA將進一步提升韓國對華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更好保障韓國企業在華投資利益,同時有效預防雙邊貿易摩擦,為兩國經濟關係增加製度保障。

二是以RCEP和TPP為兩翼。RCEP旨在建立涵蓋約35億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的世界最大規模自貿區。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旨在突破傳統FTA模式,成為整合APEC和東盟大多數成員的自貿區。據韓方估算,如RCEP順利建成,韓國將在其後十年間獲益194億美元;如加入TPP並生效,韓國最大獲益可達500億美元。目前,韓國傾向二者兼顧,一方麵作為RCEP成員積極參與協商,另一方麵準備在同TPP參與國開展雙邊磋商基礎上正式加入談判進程。

三是協調推進韓日、中日韓FTA。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國、最大順差來源地、最大投資對象國,日本是韓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韓國近年來對東亞形成了強烈的投資需求和嚴重的出口依賴,希望通過在東亞建立經濟合作機製且擁有對該機製的主導地位,規避風險,維係其經濟安全運行。[8]鑒於中韓FTA即將生效,韓國在推進韓日FTA和中日韓FTA時會更多考慮非經濟因素,並加以統籌協調。

四是著眼長遠支持亞太自貿區(FTAAP)。亞太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FTAAP是APEC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手段,FTAAP進程已正式啟動。[9]在APEC成立之初,韓國曾通過積極參與該組織,開拓了東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的出口市場和資源密集型經濟體市場,對於APEC一直抱有期待。樸槿惠總統在出席北京APEC會議時表示,支持《北京路線圖》,希望適時啟動協商,建立水平更高、更全麵的FTAAP。[10]

結語

韓國FTA戰略對中國具有借鑒意義。當前,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兩大趨勢中,市場機製在全球化背後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而一體化進程主要由國家主導。相對北美、歐洲形成的網絡化、體係化區域貿易集團,東亞特別是東北亞地區相關機製建設嚴重滯後,如果本地區國家普遍參與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長期缺失,域內各國在國際貿易潮流中都將受損,甚至被邊緣化。

中國自貿區建設啟動相對較晚,2000年首次對外正式提出自貿區建設構想,2007年首次將自貿區建設明確為國家戰略。美國、歐盟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在努力打造以己為中心的國際自貿體係。在此情況下,中國可以借鑒韓國在推進FTA戰略過程中的經驗,按照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求,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重點完善FTA戰略,加強係統研究,加大推進力度,努力在國際貿易進程中贏得更多主動。

(作者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亞洲司)

(責任編輯:魏銀萍)

[1]韓國貿易協會:《2009年出口對經濟貢獻率》,韓國貿易協會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2012年出口對經濟貢獻率》,韓國貿易協會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

[2]韓國統計廳:《國家主要指標》,大韓民國統計廳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

[3]韓國產業資源通商部:《韓國FTA現狀》,大韓民國產業資源通商部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

[4]許祥雲:《從韓國FTA政策變化曆程看中韓FTA的前景》,載《當代韓國》,2009年冬季號,第7-12頁。

[5]盧武鉉:《對國民談話》,NAVERNews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

[6]藍天:《FTA戰略下韓國的貿易調整援助製度及啟示》,載《國際經貿探索》,2012年第1期,第109-118頁。

[7]王授文:《商務部召開“中韓自貿區談判”中外媒體吹風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

[8]徐詠梅:《淺析韓國構建東亞雙邊FTA第二交彙點戰略》,載《北方經貿》,2009年第3期,第29-33頁。

[9]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

[10]樸槿惠:《樸槿惠總統在APEC會議第一階段議題上的引導發言》,每日韓國網站(上網時間:2015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