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洲投資新計劃的戰略指向(3 / 3)

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深歐盟一體化進程

當前歐洲正麵臨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與美國和日本相比,歐盟國家在教育和創新研發上的投入還遠遠不夠,福利製度現代化改革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采用新技術對傳統能源供應網絡的改造和升級換代,並將可再生能源入網,提供能源多元化供應等方麵,均需要大量的投入。

歐洲戰略投資基金重點是扶持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寬帶和能源網絡建設,工業核心區的交通網絡,教育、研發和創新,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領域,按照投入產出的最優化和成果最大化原則確定投資項目,不受地域的限製,實現資金投入的最大化收益。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是加深歐盟經濟一體化所必需的,加強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建設,有利於促進物流和提高貿易水平。歐盟預測,未來基礎設施上的投入需求包括:第一,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是完成歐盟單一市場建設的必要設施,在運輸行業,直到2020年完成10-T網絡建設的資金投入為5500億歐元,到2030年的費用大約為1.5萬億歐元。在能源領域,歐盟委員會估計建設跨國能源網絡,到2020年需要投入2000億歐元,建設一體化的內部市場將有助於歐盟能源的保障供應;第二,實現歐盟2030氣候與能源目標上的資金投入。在2008年,歐盟確定了三個20目標:即以1990年為基準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可再生能源比重將達到20%,能效提高20%。據估算,到2020年,每年投資總額在2050億歐元,用於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才能達到2020氣候和能源目標。2014年10月,歐洲理事會就2030的氣候與能源目標達成協議。在這個框架內,所需投資更高,初步預測,2021—2030年期間,每年投入預算額在2090億歐元[2]。

三、加大綠色節能產業創新投入,推動歐盟向綠色低碳產業轉型

擴大就業是歐盟投資新計劃的重點目標之一。從中長期看,歐盟認為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綠色產業發展,有助於提高就業水平。歐盟對生態、環保或綠色產業可能創造的新的就業崗位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歐盟統計局估計綠色產業(或生態產業,eco-industries)創造的就業占了歐盟總就業比重的1%—2%。相比其他產業,在債務危機期間,盡管投資有所削減,這些產業還是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2000—2008年期間,綠色產業年均增加的就業率為2.7%。這一產業的人數從2000年的240萬,增加到了2008年的300萬,2012年為340萬。目前,綠色產業規模超過了航天和國防工業。

從傳統經濟模式轉向低碳節能型的新經濟模式過程中,資源有效利用、提高能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等因素,將有助於推動歐盟快速向綠色經濟模式轉型,這一轉型過程將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據歐盟預測,從資源效率的角度看,如果歐盟節省17%的資源或材料,將會推動GDP增長3.3%,創造140萬到280萬個就業崗位,每節省1%的資源使用效率,將會創造大約10—20萬個新的就業崗位。從提高能效的角度看,到2020年可創造綠色就業崗位200萬個。這些崗位主要來自於采用節能環保材料對已有建築重新裝修,另外,通過節能技術,可提高製造產業的能源使用效率。借助環保節能材料,建造新建築以及對現有建築的重新裝飾,其中大部分的就業崗位依然來自建築行業。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可以產生大量就業,估計到2020年可新增就業崗位300萬個。

歐洲投資新計劃將成為未來三年歐洲經濟複蘇的風向標和推動力,也是歐洲向實體經濟回歸的重要轉折點。加大歐盟內交通、智能網絡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將有助於夯實歐盟實體經濟和深化歐盟一體化進程,建立更為緊密的區內投資關係網絡,為中歐之間開展新一輪博弈與較量增強實力。因此,歐洲投資新計劃能否達到增長、就業和提升競爭力目標,令人十分期待。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徐海娜)

[1]EuropeanCommission:“AnInvestmentPlanforEuropeBrussels”,26.11.2014COM(2014)903final.

[2]預測數據來源:EuropeanCommission:“EUROPEANECONOMY”,OccasionalPapers203,December2014,http://ec.europa.eu/economy_finance/economic_governance/sgp/budgetary_plans/index_e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