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憶斯洛沃訪華(3 / 3)

到北京後,8月17日,胡錦濤同誌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斯洛沃夫婦。斯在簡要介紹他的訪華感受後,即表示在他啟程來華前,南非非國大主席曼德拉要他向中國共產黨和政府轉達口信。隨後他從口袋裏掏出手稿,宣讀了曼德拉的“公開聲明”:

“曼德拉主席請我就他最近的台灣之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轉達他明確的態度。”“曼德拉強調,我們不會拋棄老朋友。我們不會忘記,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履行孤立種族隔離製度和支持我國人民鬥爭的國際義務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們也不會忘記,是台灣島的統治者不斷縱容和支持了南非的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製度。我們的政策是明確不變的,當新的民主製度於明年誕生的時候,它會按照我國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曆史關係行事,會按照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采取的對中國關係的原則行事。簡而言之,新的南非將在外交上改正受製於種族隔離製度而承認台灣,並由此造成對華關係上的曆史的不公正。毫無疑問,新南非將在外交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中國的唯一代表。換言之,對我們來說,從來就隻有一個中國,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代表的中國。我們將照此行事。因此,無論曼德拉的台灣之行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曼德拉主席希望人們知道,以上是我們明確的政策。”

胡錦濤同誌聽完斯洛沃宣讀曼德拉的聲明後,對斯轉達口信表示感謝,對曼德拉將繼續鞏固和發展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友好關係的講話以及新南非誕生後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表示讚賞。他還說,相信曼德拉主席和南非人民會從兩國和兩國人民在長期鬥爭中結成的友誼這一大局出發,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

會見結束後,斯洛沃再次要求公開發表曼德拉的聲明,並說這是曼德拉自己要求的。我們便將聲明手稿交給中方翻譯譯成中文,第二天即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這個聲明對中國來講是個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但在南非卻引發不同聲音。後來事態發展也證明,非國大執政後並未立即與台灣“斷交”。這其中當然不排除有非國大內部意見不統一等諸多原因。不過曼德拉當初能采取這個舉動,說明他還是有政治家眼光的。

不管怎樣,中南兩國於1998年1月1日正式建交。但斯洛沃已於1995年1月逝世,未能親眼見到這一天的到來。但我認為,他為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特別是這次“轉達口信”,將永遠被中南兩國及兩國人民所牢記。

斯洛沃訪華後兩個月即1993年10月,我被派往中國駐博茨瓦納使館工作。我的日常工作就是通過南非的報紙和電視,了解南非政治經濟形勢發展走向。我近距離地觀察了南非的首次多種族選舉、三方聯盟的勝利、新南非的誕生,當然也看到斯洛沃擔任內閣住房部長。當時我想,南非共與非國大終於等來了奮鬥多年的一天,這個勝利值得他們慶賀,也值得全世界人民慶賀。如有機會,我一定到南非去看望斯洛沃夫婦,並向他們當麵祝賀。但沒想到,他卻於1995年1月與世長辭。當得知這一噩耗時,我深感意外。因為一年多前他在中國訪問時,還顯得那麼精神矍鑠。後來我想,南非共一位傑出的領導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一生以及他對南非共、非國大和南非的巨大貢獻,將永遠銘刻在南非人民心中;他對促進中南兩國及南非共與中國共產黨關係所做的努力,將永遠為中國人民所銘記;他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思考與研究,也將作為寶貴的思想財富留給後人。

(作者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非洲局局長)

(責任編輯: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