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再彷徨 不速之客(2 / 2)

到了一九七八年秋,突然有一天陳啟林的家裏來了兩個不速之客。這是陳啟林的父母以前在大城市工作過的國家重點工廠裏的領導派來的,是在那個工廠勞資科工作的兩個女職員。在改革開放的第一年國家就落實政策,對當年下放的幹部職工施行補助救濟或是安置回城。但陳啟林的父母卻沒有再想給國家找麻煩。然而作為陳月生和江俊英工作過的國家重點工廠卻沒有遺棄這對曾經為國家做過貢獻的老工人。在廠方左等右等也不見他們本人回廠聯係的情況下,專門派人來外調核實,看看這對老人是否還存在。經過多次周折,最後在清水公社找到了陳啟林的父母,按國家規定,主動給陳月生和江俊英辦理撥發了生活補助款。使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為此,陳啟林的父母又感受到了黨的溫暖,由衷地感謝國家的關懷。

而這時正讀初三的陳啟林,又由於中學搬遷,到公社的北邊高中去讀書了。他學習非常刻苦,每天不停地苦讀。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班級裏,一旦有哪個同學在學習上求到他幫忙,他都全心全意地給人講解,幫人輔導。同時還要支持老師的工作,幫助維持班級秩序。

很快,時間又來到了冬天,學校又放寒假了。這時陳啟林的爹爹陳月生,又突發奇想,想要帶著陳啟林去他和江俊英工作過的工廠看看,說工廠派人來外調時透露,如果當時本人回工廠裏找的話,有可能給辦回城。陳啟林說:“都啥時候了,你們當時沒回去找,現在過了這麼長時間,早就沒戲了。再說,我也不是在城裏生的,那是不可能的”。而陳月生卻還抱有希望地說:“你哥他上班忙,走不開,我先領你去看看,去找找老熟人兒,說不定就能行呢,要行的話,把你和你哥都辦回去”。陳啟林一想,去見識一下也行,於是就答應等過了春節和爹爹一起去那城裏,去碰碰運氣。可是當陳月生帶他來到城裏的那個工廠找到老熟人之後,卻徹底的失望了。

那個工廠的老保育院長對陳月生說:“你以前怎麼沒想著回來,你看看,原來在咱廠看大門的現在都當了廠長了,你那時是團委書記,卻放棄了你的前途,你才知道後悔呀!再說前兩年國家落實政策時,廠裏是缺人,那時候是好辦,能辦回城。可是現在廠裏的各崗位人都齊了,不需要人了,誰還能辦得進來。你呀,叫我說你什麼好呢!”說完她看著陳啟林問陳月生說:“這是你大兒子?”

陳月生趕緊更正說:“不,這是我的二兒子。”

“哈!哈!哈!這小夥子長得可真俊哪!月生,這孩子長得不太像你啊!”老保育院長笑完說。

陳啟林一聽急忙強調說:“我媽媽說哥哥像大舅,我像二舅。”

陳月生在一旁連連說:“對,對,對。”

老保育院長也點著頭說:“嗯,是那樣的,噢,要到中午了,跟我回家吃飯吧,我招待你爺倆!走!”說完,她把陳月生爺倆帶到家中盛情款待。

吃完午飯後,陳月生一看回城一事確實是沒戲了。於是對陳啟林說:“城裏離你鄉下的姥姥家很近,我再帶你上你姥姥家看看吧。”陳啟林很高興地答應道:“行!”然後他們又去了陳啟林的姥姥家。

陳啟林跟著爹爹到了他姥姥家,首先向姥姥、老爺行了大禮問了好,這二老一見這麼懂事的外孫,都樂得合不攏嘴兒。說:“這孩子,長得像他二舅,但比他二舅可材料多了,有風度,有氣質!”

寒暄一陣,陳啟林想起當年那個和二姐一起去他家的姨,他說想過去看看,陳月生就帶著他去陳啟林的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