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作者:
集體無意識地拍馬屁
■張偉俊Blog
在一家公司的年會上,當老板征詢意見時,大家不是滿臉堆笑地點頭讚同,便是爭先恐後地大唱讚歌。然而,當我(該公司外腦顧問)與高管們個別交流時,聽到的卻是大量的抱怨、滿腹的牢騷,甚至是對老板犀利的分析和無情的鞭撻。對比如此鮮明,有時你甚至會懷疑他們背後所指的和當麵所對的是否是同一個老板。
大家明明知道老板在年會上講得很“掉價”,與他一把手的身份、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和五星級酒店的豪華排場難以吻合,卻沒有一個人敢於或願意把大家的真實看法告訴老板。
相比較而言,這些保持沉默的人尚屬“良民”。更有一些“抬轎子”、“吹喇叭”的“刁民”,他們還會在這種時候特意跑到老板麵前去“叫好”:“您說得太好了,很久沒有聽到這樣有高度的演講了”;“您的講話讓我們明白了今後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的工作有了新的動力”等等。我每聽及此,渾身都起雞皮疙瘩。
我以為,假如我們把那些緘口不語的人當做明哲保身者、膽小如鼠者來看的話,那麼,完全可以把那些潛心、執意“抬轎子”和“吹喇叭”的人視為“火上澆油”或“助紂為虐”。當然,除了老板,周圍明智的人都看得明白:拍馬屁的人往往是為了騎馬,抬轎子的人常常是為了自己有朝一日也坐上轎子。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培訓班,讓我在這方麵的認識又有所“升華”。一位年逾花甲的英國教授去東南亞授課,順道來中國待幾天,他請某谘詢公司幫助找五六隻“小白鼠”,讓他把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些實驗性推廣,聽聽大家的反饋,以便回歐洲後設計培訓課程。
誰知道主辦方經濟利益掛帥,把實驗課程變成了生財之道:五六名免費的研討參與者變成了五六十名繳費的標準學員。老外不知底細,聽說大家是“慕名而來”,他老人家也就照單全收了。可3天下來,學員們全都明白了,這課程純屬“實驗”,老外一點也沒“謙虛”。
好些內容,教授自己都沒搞明白,以其昏昏,哪能使人昭昭?有意思的是,許多人在私下大呼上當,可當英國教授在實驗結束後征求反饋意見、懇請大家“批評指正”時,他們不但不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還爭先恐後地稱讚那個實驗,把它說得如花似玉、燦爛無比。結果英國教授被“中國馬屁”給徹底擊敗,當初頗為“耳順”的花甲老人當場激動不已地表示,要把這個課程(他已經不稱其為“實驗”了)盡快推向全球,因為它已經在中國得到了驗證。這不是明擺著是坑害人家教授嗎?
事後我思考良久,我們中國的學員為什麼如此大拍、特拍“洋教頭”的馬屁?這裏沒有政治壓力、經濟利益參與其中,為什麼大家還是不說實話?或許,對上司、對權威,隻說他們愛聽的好話,不說帶有“刺激性”的實話,已經成為融化到我們血肉裏的習慣,或已經成為我們的“集體無意識”。君不見,日常生活中,阿諛逢迎、溜須拍馬者幾乎處處可見,可要找一個敢於“犯顏直諫”的“忠臣”,會有多難?
有人說,有什麼樣的老板,就會有什麼樣的高管。我以為,也可以倒過來說:有什麼樣的管理團隊,就會有什麼樣的一把手。“皇帝的新裝”,不就是大臣們給穿上的嗎?
回到文章開頭的故事。在年會結束後與老板的交流中,我把對高管們做簡短訪談的實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當然把具體的人名都隱去了)。老板聽後,對自己年會演講後悔莫及,沉思良久後一字一句地說:“那些給我打最低分的高管才是真有水平的,但願以後他們能當麵告訴我。當然,我已明白,他們會不會對我說實話,主要取決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