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淼與王曦富原本並不是親戚。肖一淼雖然是王曦富妻妹的丈夫,但卻並不是她的原配,所以隻能算得上是遞補連襟。後來很多人揣測這樁婚姻背後的政治動因,因為王曦富的妻妹不僅年紀比尚未成家立業的肖一淼大,還拖著一個年幼的女兒。盡管長相出眾,畢竟已是二婚。但我卻一直很敬重他,肖一淼後來曾親口對我說,他對那位前夫的女兒視同己出。每年都要由他親自出麵,帶著那位女兒去探望她自己的親生父親。自己的兒子降臨後,四口之家更是其樂融融。後來他妻子的前夫一直未娶,年齡大了希望身邊有個人照料,跟他們兩口子商量後,把女兒的戶口遷到了自己的名下,也是由他出麵張羅。三人間的關係依然如故。肖一淼從一個從未涉足婚姻的自由之身,到處理起這種特殊家庭關係時所表現的大度與成熟,充分說明他已完成自己人生角色的重大調整與轉變。
當秘書最怵的是起草首稿,因為你剛到一個陌生環境,對各方麵的情況都不熟悉,手頭沒有大量的材料往裏填充,“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在老到的杜主任早已想到了這一點,我去辦公室後不久,他就讓我起草一份半年總結作為熱身。
半年總結剛起草完,大稿子就接踵而來。創建動員、創建總結、大戰一百天、職代會報告,呼拉拉一篇接著一篇。連倪影當時也跑來湊熱鬧,銅業公司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征文活動,她非讓我上交二篇論文。半年時間就起草了7篇文稿,大部分稿件的字數都在萬字以上,7篇稿子就有7萬字,加上其它公文,半年的文字工作量最少在10萬字以上。
有一次我正扒在桌子上奮筆疾書,對麵的肖一淼突然一本正經地擺起老資格,當然也是出於一番好意對我說:“公文的格式是有很有講究的,套路是固定的,大致的模式都是一樣的。”“瞎扯蛋,文無定法,我寫的這篇稿子偏不按你說的那些套路來,你信不信?”我當時正在構思創建彙報材料的提綱和結構,覺得按過去通行的慣例來寫,可以采用的事實材料很少,文章也會顯得很平淡,於是決定采用文學創作中常用的複線式寫作手法,用兩條線來彼此照應,這樣會使文章顯得很豐滿,主標題就叫“抓創建、促管理”,不僅很簡潔,而且因果關係非常明確。主標題、小標題都采用了複線式推進,正在構思如何在每一個自然段裏也采用複線推進的框架結構,突然被他打斷思路,一方麵有些不耐煩,另一方麵覺得他的說法未免有些牽強附會,是無稽之談,而且我當時的運思架構已基本成型,所以有些成竹在胸,於是就在他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後,有些不禮貌地回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