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向創意型企業轉型
文化品牌始終隻是兒童家具品牌創意的外生力量,如何把這種外生力量轉化為內生力量,內化為自身肌體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如何讓傳統家具製造企業,轉型為現代創意型企業,以更快速地響應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適宜的消費選擇和消費價值,是擺在兒童家具企業麵前更深層次的難題。為克服這道難題,兒童家具企業以下的工作是必需的:
首先是要深刻地理解創意的本質。創意的本質是創造需求。微軟、蘋果、三星通常被人們看做高新技術公司,但它們的取勝之道則是由於創造了需求:正是比爾·蓋茨和他創建的微軟,才使得電腦成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因此改變了每一個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蘋果公司從前沒有出過一款手機,但它後來隻出了一個iPhone,基本上就超越了諾基亞、摩托羅拉。因此,兒童家具企業要轉型為創意企業,也要緊緊抓住創意的本質屬性,敏銳地洞悉市場需求,甚至是創造需求。
由於創造的是尚未發生的需求,企業既有資源可能會遭到“創造性的破壞”,創新性的企業文化準備也是必要的。1988年,三星新任會長李健熙一走馬上任就提出“除妻兒外其他一切都要變”的口號。這一口號也應該真正滲進創意型兒童家具企業的血液中。當然,針對兒童家具企業的文化現狀,這一口號首先應該滲透進企業老板的血液。在“創造性的破壞”麵前,企業老板必須勇於擔當,善於擔當。
其次,由於創造需求往往是個體的事,既有的人才資源往往是創新的羈絆,隻有不斷地引進創意性的市場、設計、文化人才,才能夠跟得上市場節奏的變化,也才能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引導、創造市場需求。為了向創意型、市場導向型企業轉型,自2005年起,索尼就開始對電子業務進行換代改造,以前一直由技術官擔任的總裁位置,也讓給了曾任CBS總裁的斯金格擔任,作為傳媒巨頭曾經的高管,他也是溝通需求、創造需求的高手。兒童家具是典型的傳統製造企業,以前的“市場理手”大都是生產技術型的企業老板,目前的“市場理手”往往是從傳統家具行業挖過來的營銷職業經理人,兩者共同的優勢是對家具行業和家具企業運作熟悉,自己調動一定的行業資源,但共同的弱點是,對兒童市場了解甚少,對兒童文化了解甚少,自然難以與兒童需求“和諧共處”,因此,兒童家具行業也需要引進更多的“斯金格”。
最後,是組織解放與重組。創意巨人才隻需消耗生活資料,而不消耗太多的生產資料,需要適宜性土壤。·傳統的組織對於創意來說,往往意味著束縛與窒息,組織的解放,才是釋放個體創造力的源泉。因此,兒童家具企業應該以創意為龍頭,逐漸牽動營銷部門、設計部門、生產部門、管理部門等組織機構的適應性調整和創新,不斷促進組織朝著扁平化、矩陣化的方向發展。
對此金天拓總經理胡曉寒向筆者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家具線條中的弧線往往最受消費者和設計師的鍾愛,但由於缺乏理想的膠水作媒介,拐角處或弧度較大的地方,很容易出現油漆起泡或木皮開裂等現象,導致弧線型設計的美感效果不佳,許多家具設計師往往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設計思路或設計風格。這說明,家具品牌要實現以創意為導向的創新,一方麵要借助創意的觸須,對家具市場的潮流動向、未來走勢及個體偏好有精準的洞見,有巧妙而藝術的引導能力;另一方麵還要在原材料、結構工藝、加工工藝等方麵實現突破。更關鍵的是,要建立一種機製,以使這些原先各自獨立的部門能在市場需求導向的牽引下,實現有效的溝通、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