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斯德哥爾摩,不曾走失的愛情線(1 / 2)

斯德哥爾摩,不曾走失的愛情線

生活

作者:琅川

車子從郊外一點點駛入市區時,看著窗外陌生新鮮的風景,我的思維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姑媽坐在我旁邊一直熱切地拉著我的手問這問那,問家人好不好,問大家最近都在忙什麼,還無限感慨地說懷念地方上的小吃。

我搖著姑媽的手,任她歡喜地說個不停,好似像個小孩子。姑媽說:“這次幹脆別走了,這裏環境好,居民素質也高,出色的小夥子也不少。”說完便自顧笑起來,好似我已答應了要留下來一般。我把身體微微向後傾,一邊放鬆一邊望窗外的風景。或桔或紅的樓群擁簇而立,金燦燦的陽光打在不遠處的海麵上波光粼粼。

轉頭時不經意從後視鏡裏與開車的阿蘇對視,看見他露出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這個有燦爛笑容的年輕男子是姑父的得意門生。很久以前祖上漂洋過海,幾經輾轉最後定居在這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之城。姑姑一邊給我們介紹,一邊轉話題給我們。末了,填補一句:“你們年輕人能玩到一起去,蘇,這些天就勞煩你帶嘉嘉逛逛了。”叫阿蘇的年輕男子點頭微笑,而我卻在不足兩小時的重逢裏聽出姑媽的別有用意。

接下來多日的行程果然都是阿蘇作陪,他用中英文夾雜著問我想去哪,我搖頭,完全茫然。這裏與我來說是全然陌生新鮮的一座城,連路上的行人和街頭店鋪的門牌都可稱之為風景。這裏終日陽光普照,碧藍的海麵上有潔白船隻停泊和淺灰色的水鳥。無疑,這種寧靜又陽光的環境是我期待和喜歡的。

阿蘇便兀自做主帶我東遊西逛,他告訴我斯德哥爾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木頭島”,我問為什麼,他說在英語裏“斯德哥”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所以合起來便是“木頭島”。我問沒有其他的意思在裏麵了麼?他聳聳肩,抱歉地說不了解。

我們從城裏跑到鄉下,又從鄉下跑到老城區,看那些低矮的茅草房和白色柵欄裏圍著豔麗頭巾的小姑娘。在鄉下的石子路上阿蘇輕輕地給我唱瑞典的國歌——“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自由歡樂的心在跳蕩。祝福你人間最美的地方,向你的太陽、你的天空致敬,願山花爛漫的溪穀永放光芒……”我一直微笑著聽完,比起我們的國歌來,它更浪漫更唯美好似一首讚美詩。

我便一路學著阿蘇哼這首歌一路倒地鐵。雖然在此之前,阿蘇一直跟我描述斯德哥爾摩的地鐵有多美麗與眾不同,但當我親身融入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張大了嘴巴,這哪裏是地鐵?根本是一幅漫長的畫卷,關於藝術、創作、追求、熱情……總之,她龐大地承載了那麼多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全長為108公裏的地鐵網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曆史博物館。

然而,在這靜謐美麗的斯德哥爾摩的黃昏,我還是忍不住難過起來,因為在夕陽的籠罩之下,她一角的剪影竟然那麼像幾年前我畢業離開的那座校園,那裏有我最青蔥美好的光景,還有一同陪我走到現在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