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百姓皆附逆(一)(1 / 2)

“凡是願意加入我們的百姓,每一個人我們都會發放五斤精鹽,就是這種雪白的精鹽,不會像是官府那種質量差,還摻雜泥沙的鹽。”

那些百姓看到了這個雪白的精鹽,頓時發出了震驚的聲音。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優秀的精鹽,這些精鹽雪白雪白的,哪怕過去那些官老爺們也都不可能吃到這麼好的精鹽啊。這麼好的精鹽絕對很貴,如果是普通官府的那種粗製濫造的鹽官府都要按照數百文錢來折抵,那這樣的鹽絕對是無價之寶啊。

在宋朝時期那幫官員盤剝百姓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巔峰,很多後來的朝代盤剝百姓的手段,都是從宋朝時期學來的,或者是得到啟發的。比如說後世臭名昭著的清朝的火耗銀,起源於宋朝時期雀鼠耗,雖然一個是糧食,一個是熔煉,可是事實上都是一路貨色,都是從宋朝身上得到了啟發。還有什麼幾次折抵,宋朝官員要求百姓要把糧食折抵成為絹布,然後再次折抵成為錢來繳納稅收。可是折抵的標準,卻不是按照市場價,而是按照所謂的“官價”。這些先把糧食按照官價來折抵成為絹布,再次用絹布折抵成為銀錢等等,甚至不同鐵錢交子銅錢之間甚至有著不同的折抵比例。經過了這麼幾次折騰,本來一份稅足足增加了十倍都有可能。

甚至這個鹽也是如此,本來宋朝實行食鹽專賣,結果昂貴的食鹽已經逼迫百姓吃不起了,造成私鹽泛濫。而後來那些官府自然不甘心,他們購買百姓財富的時候,直接用食鹽來折抵。這些粗製濫造的食鹽,按照數百文錢來折抵。可是事實上私鹽不過是數十文錢一斤,質量還比官府的官鹽要好。可是百姓在官府的逼迫之下不得不用價值數百文的財富換取這一斤粗製濫造的食鹽。

所以宋朝盤剝百姓的手段簡直是已經達到了曆朝曆代的巔峰,這才創造了所謂宋朝財政收入高的所謂神話。可是現在百姓日子卻過得痛苦無比,尤其這個鹽政也就是一個令人感覺痛苦無比的東西。

可是現在看到凡是加入他們的人,每月都可以獲得五斤精鹽,這樣讓他們也都留下了口水。

“真的凡是加入你們,都能夠獲得五斤精鹽嗎?”有人激動的問道。

張奇秀點頭說:“是的,凡是加入我們,每月都可以獲得五斤精鹽。記住,是每月都可以獲得五斤精鹽。還有,我們這裏一共有兩種鹽,一種也就是你們現在所看到的精鹽,還有另一種也就是是普通的粗鹽。凡是加入我們的,粗鹽我們可以以每斤十六文錢的價格出售給你們。如果願意加入我們,不但可以每月獲得五斤精鹽,哪怕是在我們各支各支部隊裏麵也都可以獲得認購權力。作戰部隊可以獲得每斤額外認購的價格是十文錢,最高限額一百斤。如果不願意直接要實物,我們可以幫你們出售之後直接把所獲得的額外的利潤給你們。”

“別的普通的生產部隊也是如此,不過認購的權力隻有六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