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告白與寬恕(1 / 3)

本章旨在協助出軌一方決定是否應將自己婚外情的真相告白,以及權衡自我揭露的利弊。本書大部份內容的前提都是,伴侶已經知道有第三者,而兩人也在麵對婚外情時努力修複關係。然而,萬一伴侶還蒙在鼓裏,你是否需要讓伴侶知道?如果你想加強兩人關係,你是否有承認婚外情的勇氣呢?本章也旨在協助受傷的一方做出更周密、對自己更有利的寬恕,包括對婚姻關係中對自己或另一半所犯錯誤的寬恕。

真相告白可能帶來的後果

有些強烈的理由可能使你隱瞞婚外情事情。也許你希望享齊人之福,知道萬一真相披露,你不得已隻好在伴侶與情人之間二者擇其一。這時,你害怕麵對婚外情事件披露後引發的與受傷害伴侶之間的衝突。你極力躲避婚外情可能暴露可能遭致的軒然大波。你缺乏勇氣,或無法忍受受傷害伴侶在獲悉你婚外情事情後的惡意攻訐,甚至哀號哭泣等過於情緒化的反應。

讓人,也有一些理由讓你最後選擇向伴侶坦白,例如,你不想最終以一場不幸離異來收場,由你親口吐露真相也許較之你緘默不語、最終婚外情事情又遭揭發更能使你逃脫某些罪責。你若意欲報複伴侶長期來婚姻生活中對你的忽略或虧待,你盡可以利用據實以告作為報複手段。如果兩人關係不穩或停滯不前,和盤托出婚外情真相,也許真可借此機會將瀕臨死水一潭的婚姻撼醒。

在真相告白以前,你須慎而又慎,前瞻到披露真相可能帶來的不可預測的後果。一旦秘密說出,便無法收回,兩個人後半輩子必然活在婚外情陰影的影響中。假如你決定采取不說的策略,你也要作好須承擔沉默後果甚至為之付出代價的思想準備。大部份人將真相說出,是希望能將這個燙手山芋扔出來,由兩人來共同處理:或與伴侶一勞永逸地將婚姻作一了解,或刺探對方對婚外情的反應,探求和解的可能性。本章其餘部份就是幫助你探索可能的選擇,權衡每項選擇的得失,並最後作出適合你情況的決定。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你已決定從婚外情關係中退出,重建婚姻複合關係,我得說,也沒有一種對所有當事婚姻夫婦都適合的通則,毋寧說,有時承認較為有利,有時倒不如隱瞞為好。也許,為了拉近與受傷害伴侶的婚姻距離,你決定實話實說;而為了同樣理由,你又作出秘而不宣的決定。

關於婚外情,人們會講出他們的見解,提供給你他們自認為較好的選擇。可是,告白真相對夫妻的療傷究竟有益還是有害,至今尚無這方麵確切的研究。

告白真相有以下三個缺點:

·說出真相後,將對伴侶造成無可彌補的精神傷害;

·說出真相後,兩人會為此爭執不下,而無法檢討造成婚外情的真正內涵。

·另一半會對你造成肢體傷害。

最後一種情形不在本書討論範疇,讓我們回到前二者,因其涉及人數較多,讓我們看看它們如何適用於你。

不利狀況之一:你相信說出真相後,將對伴侶造成無可彌補的精神傷害。

如果你認為另一半太脆弱或太易受傷害,無法善加利用真相,也許還是不說為妙。對於過去曾遭受背叛或失敗的伴侶,須格外謹慎,他們也許會將婚外情視做個人失敗的懲罰,或個人一文不值的證明。我們無法確切預測伴侶目前或長期的反應,可是如果你了解伴侶的性格和個人背景的話,那麼,告白真相也□

’5c會造成伴侶自我觀的粉碎,那麼,將秘密沉在心底可能是一個較為明智的做法。

--韓冰將與情人的事告訴妻子陸婷,想求個雨過天青。可他的告白造成的傷害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假如韓冰能將妻子的童年經曆納入考慮之列,妻子做出令他始料未及的反應也許就可以理解了。

陸婷少年時曾遭繼父性虐待,前任未婚夫也欺騙她。韓冰的告白再次給她以重擊,使她越發深信男人都是冷酷無情。

“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也不會跟男人有親密關係了。”

她對韓冰說。以後兩年,韓冰拚命想贏回妻子的芳心,但她仍堅信世界的不公,覺得自己是沒人要的。今天這對夫妻在情感上的距離並沒有比韓冰告白前更親近。

--費迪是一名四十三歲的廣告經理,他對文莉的敏感則較細心,因此采取了另一種更有效的策略。文莉的母親自認相貌不揚,不足以吸引男人,因此被她帶大的文莉也跟著憎恨自己的身體。

“結婚十七年了,”文莉告訴我:“可是我每次脫下衣服,在鏡中看到自己鬆弛的胸部和一雙粗壯的腿,就感到十分嫌惡。”

文莉的先生費迪在那些年裏一直無法取悅老婆,以為自己床上功夫太差。為了證實自己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他與女客戶上床以證實自己。他遂開始了解到,他與文莉的性問題並非出在她的相貌或他的性能力上,兩人心中的焦慮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表現後,費迪努力說服妻子,她的外表真的很吸引他,並幫助她克服畏縮不前的個性。不過費迪很清楚,如果吐露婚外情真相,那隻會破壞妻子的自信。四年後的今天,他仍認為當初隱瞞的決定是對的。

對你而言,保持沉默或許才是唯一正確的作法。你若有理由相信揭露真相會傷害兩人關係,擔心真相會對伴侶造成永久精神傷害而導致你倆的婚姻分離,那麼,請保守沉默也許是合理的作法。

不利狀況之二:你相信說出真相後,兩人會為此爭執不下,無暇檢討造成婚外情的問題。

婚外情曝光會遭遇的風險是,伴侶將被痛苦與恨意淹沒,無法弄清楚第三者何以趁虛而入的原因。為將兩人婚姻關係放在你們自身問題的焦點上,除了把秘密埋在心底別無他法。有幾位著名心理分析師與研究人員支持這個觀點,認為真相造成的傷害大過好處。他們中有人認為,婚外情真相的告白會永久改變甚至烘壞婚姻關係。如果出軌的一方試著解決自己內心的愛情糾葛與不滿,兩人複合的機率較大,不過最好通過個人或夫妻的心理治療。我們以為,如果你想幫伴侶的忙,減輕罪惡並證明自己的愛,那就把真相放在心底,然後甩脫婚外情,找出問題的症結,並設法解決,努力與配偶建立親密關係。

揭露真相的優點

說出真相的理由也同樣具說服力。以下是四個常見理由,有些大概跟你的情形相彷:

·與其讓伴侶不小心發清,不如據實以告。

·據實以告也許能使你們更忠於對方。

·據實以告也許還來得及讓伴侶知道你的不滿。

·據實以告表示你還是最在乎伴侶。

優點之一:與其讓伴侶不小心發現不如據實以告。

你若結束了婚外情,並據實以告,你的真誠也許能贏回伴侶的重新信任,至少比謊言被揭穿要好得多。伴侶若必須麵對婚外情和隱瞞這雙重欺騙,複合也就備加艱難。澳大利亞婚外情專家彼特曼指出,堅守秘密跟性一樣,都足以敗事。你跟誰睡是一項問題,對誰說謊更是一大問題。

--方青卓和段莫便是一例。後者經常與公司女經理柳乃肖出差,幾乎很少待在家裏。方青卓不止一次與他對質,可他矢口否認自己有婚外情,還讓她覺得這種“子虛烏有”的指控十分荒唐。方青卓隻得在暗中收集證據來揭穿先生的謊言。她雇了一名私家偵探,偵探曾目睹段莫進入柳的公寓。段莫承認曾經去過,卻又堅稱隻是接第三者到公司吃午飯。一直到私家偵探的出現,段莫才恍然大悟。

老公的婚外情固然使方青卓氣急敗壞,但更教她心情難平的是段莫不停地說謊,還讓她覺得自己很笨。她仍然深愛著他,也不希望家庭就此異離,但她蒙受了奇恥大辱,受到太多背叛,無法再將後半生托付此君。

就這樣,她走了。

複合本來就不易,可是婚外情若不小心被拆穿,例如一張來路不明的帳單、無意間聽到的電話,或其他偶發事件(我有一名女性被采訪者在查出淋病後才知道先生有婚外情),你將在伴侶的心中樹起一道永遠無法拆除的戒心。如果兩人已決定長相守,伴侶卻仍疑心重重,不時刺探,對此你也無須太過訝異。

雙重欺騙使得受傷害伴侶對你的言行與允諾不時起疑。而如果你是自發性的坦承婚外情,而不是在伴侶逼問下承認的,那麼,伴侶大概會較容易接受你的“下不為例”“永從此決”的保證甚至誓言。

優點二:據實以告也許使你們更忠於對方。

托出真相後,你將較容易麵對問題,並避免重蹈覆轍。缺乏這種坦白和自省,你會輕易忘卻婚外情,以為事情並無什緊要而故態複萌。告白也能使伴侶心存警惕,讓你不易欺瞞。美國丹佛學派心理醫生路得期(LenLouis)建議:揭露真相時,你應該詳加說明偷情的手法,如所采用的借口、謊言、安排約會的伎倆等,而非詳述做愛的情形,這等於向對方保證,今後你再也不會故技重演。你可藉此自省,也讓伴侶知道你的誠意。

優點三:據實以告也許還來得及讓伴侶知道你的不滿。

揭露心中的秘密等於向對方發出一次警告,讓伴侶知道你在婚姻中並不快樂,現在已到了必須解決問題的時候了。

--三十九歲的葉凡是名教員,他從未向妻子透露過自己有婚外情的事。他和太太曾一起做過心理治療,她知道,他們間出了問題,因為兩人已有四個多月沒有做愛了。即便這樣,她仍覺得,葉凡會一直陪在自己和寶寶身邊,對他的抱怨也從未正視過。一直到葉凡承認自己與其他女人有染時,她才知道葉凡心中有多少不快,兩人的婚姻已到了垂危的邊緣。

“他不知對我說過多少次,他很不快樂。”她承認說:“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就是沒去多想,這會兒已經太遲。”

有時借助告白,伴侶才能聽到你的呼救聲。揭秘也許傷人,但也是一種仁慈,令伴侶感激你能實話實說。

優點四:據實以告表示你還是最在乎伴侶。

如果隻有你和第三者知道真相,你們會共謀保持緘默,即使婚外情結束也一樣。對伴侶告白,你會覺得兩人站在同一陣線,並讓這種婚姻關係得到應有重視。事實上,你的告白等於表示:

“我無權封鎖像婚外情這類重大訊息,我知道,這樣的訊息對你影響極大。我無權決定什麼對你最有利,你應該有權決定自己是否願意留在我身邊,有權知道我知道的每件事,也有權知道真相。”

揭秘後,兩人便回歸平等地位,也隻有這樣才能出於至誠重新連結關係。

--一名叫孔穎的被訪者對丈夫隱瞞婚外情時設下了“緘默不語”的藩籬。她的先生事業失敗,開始酗酒並自我封閉。當婦產科一名男醫生對她獻殷勤時,孔穎自然一拍即合,倒入了他的懷抱。

孔穎藏著心事,並指責丈夫是唯一拖累家庭的人,可是最後她了解到自己這麼做有失公允。

“我們都在逃避生活壓力,”她告訴我:“我有什麼權利自覺高人一等?我請老公坐下來,老實將婚外情的事告訴他。一開始我以為他會起身離開,可是他隻是坐在那裏對空凝視,然後哭了起來。我倆都不知過去彼此在掙紮什麼,也不懂各自心中有多麼苦寂。明白兩人都受到傷害後,反使我們不再那麼無地自容,也使我們懂得向對方尋求支助,而不是向酒精或第三者等外物發出求援。”

你若能像孔穎一樣坦承心中私密,便能容許伴侶認識你,同時也能體認到伴侶對你的接納。沒有伴侶的接納,你永遠無法從伴侶身上感受到親密感。

坦承婚外情是重建信任的要務

有些婚外情專家堅持,坦承婚外情是重建信任的首要步驟。“任何誤導伴侶的企圖,都是在玩弄權力,最後必定會傷及兩人關係。”美國學者派德曼在《私人謊言》一書中說:

“被騙的一方會變得倚賴、焦慮、敏感、反應過度……。欺瞞是親密之敵,對婚姻並無助益,因為會造成距離。”

《婚外情的模式與治療》的作者布朗指出,秘密會“教人發狂”。她指出,實話實說會催化家庭危機,反過來又會製造出懇談與自我檢視的機會。我的看法則是,沒有兩種情形是完全相同的:對某對夫妻而言有益的,卻未必對另一對有利。即使你真心想複合,也很難找到明確答覆:對某些夫妻而言,真相可能具有反效果,甚至造成破壞;對其他夫妻而言,真相是修複破碎關係的要素。對於婚外情的處理頗像處理癌症疾病一樣,有些人知道真相後反而複原得較好,有些則適得其反。你和伴侶不是“一體”的,因為在設法尋找最佳對策時,不妨試問這樣做“對誰最有利?”對你有利的,也許對伴侶及你們的關係有害,反之亦然。

一旦決定坦白,要記住伴侶對你真實告白動機的解讀勢必影響到他/她的反應。如果另一半覺得你是出於尊重,覺得他/她有權知道,那麼你的坦白也許會引發較為正麵回應。如果你隻是一心想擺脫罪惡感,伴侶就不肯輕易接納或諒解了,此時你的用意可能遭曲解。

有些不忠的伴侶不想重提自己的一夜風流或久遠前的婚外情,認為過去的事覺不會再威脅到夫妻關係。其他人卻對此持不同看法。婚外情若真如此無害,可以深埋,為何不能說出來?苦守秘密的結果反倒埋藏了婚外情所包含的許多多重要含義。

萬一你揭露婚外情,卻又未能處理好兩人間的問題,你們的關係也許無法持久,或僅徒具形式。如果你既未揭露婚外情,也未處理婚外情所揭示的問題,暫時的相安無事會令你迷惑,以為一切將風平浪靜,然而如此一來,就什麼都無法改變了。

許多出軌者雖決定保守秘密,但也坦然道出困擾自身的苦悶。這是一種值得考慮的做法。你可以在不揭露婚外情,不讓伴侶掙紮在寬恕信任危機下讓伴侶知道自己的苦楚。

無論你決定如何處理心中的私密,我都相信,沒有什麼解決方法是萬無一失的。人性常常不按規則運行,你隻能努力慎思明辨,將自己的動機與婚外情可能對伴侶造成的衝擊納入考量之列。如果你想與伴侶重修舊好,那麼在做最後權衡時,重要的並不在於該不該揭露真相,而在於能否記取殷鑒,強化兩人的關係。

隻有聖人才會有的那類寬恕

關於寬恕,最普遍的說法包括:

·寬恕是立即而全麵的。

·寬恕後,正麵情緒將取代對伴侶的負麵情緒。

·寬恕等於承認自己對伴侶的負麵情緒是錯誤或不公平的。

·寬恕是無條件的。

·寬恕意味著已準備不計較所受的傷害。

字典的詮釋強化了上述這些說法。在《朗文英文字典》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裏麵寫道:寬恕是:

·赦免或饒恕(別人冒犯、佘欠的人情債等!)。

·放棄所有應得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