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表達與聆聽(2 / 3)

·你從吹毛求疵的母親身上學會,想要獲得別人注意,唯有哭訴、嘮叨、尖叫或者流淚。

如今,當你和伴侶溝通時,你很可能重新進入孩提時代的角色,強化早年學到的一些教條。例如,在成長過程中,你的提問和講話經常被大人阻斷,你被斥之為“小孩多嘴!。,從此,你學會乖巧,對自己需要默不作聲。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大人常常因為你的犯錯而體罰你,將你與姊妹兄弟隔離,倔強的你在孤立無援的時候會大吼大叫,反抗對你處罰的不公。或者雙職工的父母白天上班,把你反鎖在家裏,你習慣了與自己一個人為伍的生活,從來沒有需求可言。長大成人後,你對需求似乎很陌生。

打破這些生性習慣,讓伴侶聽到你的心聲,認真考慮你的需要。打破似乎很冒險,如同在不安全的水域泅水一般。可是唯有奮力一搏,你才能在婚姻生活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漫遊。以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成翔與絹瑜的例證

成翔與絹瑜的婚姻是典型的溝通不暢。早年,他們因為和諧相處而成為人們羨慕的”模範夫妻“。直到成翔的婚外情消息不逕而走,人們才大吃一驚。成翔的父親主宰家裏的一切,成翔童年家中的氣氛一直維係著表麵平靜。如果成翔覺得心中有什麼忿忿不平,也隻是內心的事,沒有人知道。娶了絹瑜之後,他依然帶著童年的假麵具,對妻子唯命是從,和對待父親的方式毫無兩致,讓妻子忽略他的需要。他們的婚姻生活似乎從未發生過衝突。

絹瑜的父親也是家中權威型角色,可她從沒有逃避父親。隻要她受到任何羞辱,她毫不留情地還以顏色。她和父親經常爭吵。婚後,她步父親的後塵,經常怒罵成翔的軟弱不爭氣,對成翔沒有能力當家作主報以無情嘲弄。

就這樣,這段婚姻維係了二十年。成翔主編的H城某雜誌因報業公司的經營不善而壽終正寢,絹瑜又把他數落了一番。成翔什麼話也沒說,最後離開了絹瑜,以此表達積壓心中已久的憤怒。這是他對她唯一一次的自行其事。他後來搬去和前公司的會計同居。他告訴我們:

“我這輩子一直得看她的臉色。”

成翔的問題是,多年來,他從沒有給娟瑜任何訴求、任何預警、任何糾正,或者要求她傾聽他的心聲。他從來沒有說過:

“聽著,我需要你。我一直支持你,也需要獲得相同的回報。如果你不能真心付出或支持我,我會離開你。”

這麼多年來,他對妻子的百般驕寵,養成了她從未把他當一回事。她無盡地對丈夫訴求,卻永遠吝於付出。

成翔的出走,多少使娟瑜感到一種失落,她後悔自己對待成翔的過份薄刻。可是幾年後,成翔還是一個人,和往常一樣,他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不假外求地發展各類關係。他活在自我生活中。

美儒與建良的例證

美儒的結局比較圓滿。從小她過繼給阿姨做兒女,五歲那年在一次在和鄰居小孩完耍中被對方罵了一句“沒有父母的野尼姑”的話,從此變得沉默寡言,連有關生父母是誰的迷都不敢在養父母麵前問起,更遑論提出什麼要求。她從來不敢把需要向任何人表白,當憤怒累積到一個程度後,就像英國作家艾略特所說的:“沉默的另一邊便是發出狂暴的怒吼。”可是大發雷霆之後,她總是充滿罪惡感,又退縮了回去。

她的丈夫建良在和公司小秘書有染之後大約一年後的某一天告訴她,同事正在慶祝農曆新年,他要在公司裏待晚一點,問她要不要過來參加。美儒氣壞了:

“如果你真的在乎我,而且希望我參加,你不會等到最後一分鍾才邀請我,你知道這時候我根本來不及出門。”她怒氣衝衝地質問。

建良堅稱自己忘記當天有慶祝會,因為他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工作讓他忙昏了頭。美儒相信建良的說詞,但還是忍不住在電話裏大罵了他。

當晚,美儒原本打算和好,可是她的沉默堵住了解決爭戰的出路。美儒告訴我們說:

“建良處理衝突的方式就是倒頭大睡。我會聽著他的鼾聲,然後徹夜難眠。第二天早上,我覺得很不舒服,對他更加生氣。我們整天不說話。他下班回到家,就一頭栽進他的書房,沒完美了地看報。這時,我變得更為狂躁。我真的很希望親近他,不然我整晚又將失眠。可是我還是改不掉以前悶不吭聲的老毛病。我對自己說:

’你這個白癡。為什麼不能向他說聲‘對不起’,然後要他抱抱你?你總是無法要求任何事情,為什麼這麼難以啟齒?和他說話呀。‘

“我真的開口了。我轉向他感傷地說:

我睡不著。你不介意我點亮床頭燈看看書嗎?

他說沒關係,然後閉上眼睛。

我躺在床上告訴自己:我不相信你隻想看看書而已,展開行動啊,告訴他你想要什麼。我搖醒他,對他說:

建良,真的很糟糕。我對昨天晚上吵架的事感到抱歉。我覺得很沒有安全感,又很生氣自己挑起事端。你不要一個人倒頭大睡,放我輾轉難眠。抱我一下。

建良睜開眼睛,微笑著,把他的床讓出一個位置。這次我接受了他的邀請。

說句話竟有這麼難,實在不可思議。我這輩子一直用的就是這種方式生活,堵住自己的嘴巴,然後又爆發。當我找回自己聲音時,也讓建良有機會更加接近我。現在我對我們的關係有了全新的感受:更親密,也更堅強。”

與婚外戀人斬斷情絲

許多不忠伴侶無法與情人斬斷情絲,讓受傷害伴侶感到你還在回心轉意與藕斷絲連之間搖擺不定。這種情感的搖曳對於恢複信任有害無益。每當情人寫信或打電話給你,受傷害伴侶的情感就會雪上加霜,加重了你們婚姻關係的衝撞。有四種可以和受傷伴侶溝通複合的方法:

首先,你必須以十分明確不可搖撼的口吻向情人說“再見”。不要怕傷害情人而猶豫於說與不說之間,但最後還是沒有勇氣說再見。或者在說再見時,語氣太過委婉。不要讓對方留有藕斷絲連的餘地,明確表示你們的婚外情將從此結束了,不能在這樣下去。

第二,你必須向婚姻伴侶保證,絕不會再和舊情人聯絡。如果不可能,也必須保證盡量不和對方私下接觸。

第三,即便你和情人碰麵,你也應當讓伴侶有知情權。

第四,如果婚外情事情剛剛抖露,斬斷婚外情會引起你情感上的震蕩和痛苦,你至少必須向伴侶訂立斬斷的最後期限,並嚴格加以履行。

每當涉及婚外情問題時

每當談及婚外情,受傷伴侶必須決定自己想知道什麼,而不忠伴侶則必須決定如何透露實情。這些具有爆炸性的問題,在搬到台麵談論之前應該加以深思熟慮。

受傷伴侶

一旦得知伴侶婚外情行徑,你便覺得非得把每個細節都刺探到不可:

“你還想他/她嗎?”

“你和他/她在一起是不是比跟我在一起更能享受性愛的快樂?”

“我們做愛的時候,你會不會想到他/她?”

這些摧毀自我的問題隻會讓胸口上的刀傷刺得更深,以至化膿,甚至潰爛。太逼真和太細節的披陳可能不但不能打消你揮之不去的念頭,而且因為情人的奪愛令你更加忐忑不安、怒不可遏。

--H城某大學四十歲的寄青是一位化學實驗室研究員。她告訴我們,丈夫誌明的婚外情是在一年一度的Y城貿易交易會上認識的,但事情已過去兩年多了。但直到現在,她還是經常突襲檢查,從他忘了上鎖的公文包裏,從他不經意夾在書裏的來往信件中,從他離開片刻而留在書房抽屜裏的雜物中,試圖找出他與舊情人藕斷絲連的證物。有時,為了證實他是否在辦公室,她會不厭其煩地打電話。當對麵傳來誌明的聲音,她會有一種莫明的如釋重負。而長時間一直沒有誌明的接聽,她會感到惆悵,腦海裏想像著誌明與小女孩在咖啡館、在公園裏、在沙灘上幽期密約的場景,內心泛起無限的妒意。她不斷地從可以找到的信件中揣摩丈夫是否仍有婚外情之隙,從一個電話裏試圖判斷丈夫是否正和情人在一起,從與丈夫平日談話中刺探婚外情的一切蛛絲馬跡。

“不管他說什麼,都不能安我的心,這點我很清楚。不管他有沒有罪,我都想釘死他。”寄青說。

婚外情細節的披陳甚至令你怒火中燒。你的這種反應是所有受傷伴侶都可能有的,實在不為過份。然而,當聽完不忠伴侶披露實情後,如果你想將婚姻關係推向從此了斷的極端,你大可采取各種過激行動。不過,需要提醒你的是,現代處理婚姻與婚外情危機的方法已越來越傾向於非暴力的和風細雨的方式。即便你決定走上與不忠伴侶離異一途,好離好散也許是最不傷脾胃的得體的解決方法。

但是,如果你還願意、甚至渴望重歸於好,對不忠事件披露,你在作出反應和處理上必須非常小心,你需要自我設問:

我需要發怒嗎?

發怒能給我帶來任何結果嗎?

我需要對他(她)揮以老拳嗎?

這是否意味著事情的更加糟糕?

我對婚外情事件細節披露的正確反應應該是什麼?

它(們)是否能幫助我、幫助我們關係的複原?

今後我該怎麼辦?

我們能給你的最好建議就是,與其將大量注意力放在第三者身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改變兩人婚姻關係上。所謂“籬笆防得緊,野狗鑽不進”。試著解決存在於你與伴侶間的根本問題:

究竟是什麼引起對方的婚外情事件?

事情的轉寰需要哪些補救條件?

對方需要你怎麼做,才能回心轉意?

在你們的關係中,對方覺得你少了什麼?

哪一種方式會讓他/她心動?

所有這些問題能讓你切實了解婚外情事件的前因後果,以便能對症下藥。

--一位名叫淡如的受傷害婦女就有相同的領悟。她告訴我們:

“當我聽到丈夫有婚外情時,真想衝到那個賤女人辦公室好好羞辱她一頓,如同她羞辱我一般。我想在她顧客麵前破口大罵,罵她是個”寡廉鮮恥的女人“。可是我很快就感到這是自我降級的表現。於是,我決定寫一封信給她,大意是說,我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請她能將心比心地為他人著想。可是,這封信最終沒有寄出去,因為事實上她並不是問題的根源,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答案。不管她知不知道自己對我做錯了什麼,或者承認我的存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丈夫之間的磋商、彌合、重建。”

不忠伴侶

在回答有關你婚外情事件時,你應該照著伴侶的要求盡量詳細回答。你常常因考慮到受傷伴侶的情緒或可能的反應試圖隱瞞或粉飾真相,這樣做反而可能有企圖隱瞞或存心欺騙之嫌。然而,直截了當說出真相又要謹防給對方造成心理上更大傷害,注意選擇用詞,試著使真相變成積極的回饋。如果受傷害伴侶問你:

“我和情夫/婦一樣好嗎?”

如果你隻是說:“沒有”,這句話可能並沒有抓到重點,而且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不過,如果你回答說:

“過去幾個月來,我和她之間的關係確實比和你在一起的感覺要好,那是因為在性愛上,你我都有似有若無的感覺。你給我的並不如她給我的多。”

這樣的回答坦率而單刀直入,既回答了對方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向對方揭示了問題的實質,一個令對方深思的警訊。

必須學會傾聽

親密的傾聽表示暫時放下你個人成見或恩怨,進入伴侶的內心世界,並切換一個角度,從伴侶角度來平心靜氣地看待你自己和婚外情件事的關係。這需要放下你的防衛和戒備,以完全開放的心態接受伴侶傳達的訊息和希望。否則,對立將持續,疑慮與戒心將一直耿耿於懷,事情的解決進程被大大阻斷或延宕。

為了使傾聽更有實際意義,你應迅速端正將伴侶視為對立的歧見,把他/她看成與你一樣有創傷、有痛苦,對自己行為模式有一整套理由的人。其實,你應該理解到,對方想傳達給你的訊息並不是一味橫蠻不講理的“你是個糟糕透頂的人”,而是“我很在意你,我隻是期求你的了解”。需要提醒自己,你們討論的不是愛因斯坦的狹義、廣義相對論,一個不能顛撲的真理,而是事情看待的兩種不同角度,沒有錯對之分,有的隻是諒解和寬大。伴侶看到的角度可能和你大不相同,但如果你們真心希望讓彼此的關係更親密,你必須學會傾聽。

--佳勳是一位曾經出軌的女伴侶。當丈夫對她說:

“我覺得你並不愛我。”

按照以前的作法,她一定會立即回敬,可繼而又憐愛起他的悲哀,也許他內心深處確實有難言苦衷。她說:

“聽你這麼說,我覺得難過。我到底做了什麼,讓你有這種想法?”

她心裏一再告訴自己:

“讓他說,他正在傾訴對他、對你都很重要的事情。不管他說得對還是不對,公不公平,都無所謂。如果你想要關係更親密,就必須聽他說出心裏的話,並且試著體會他的心情。”

這是佳勳看待對方的一大轉變:如果連傾聽都不能,還有什麼親密可言。有幾種方式可以作為你傾聽伴侶的技巧,其中“叫停”與“解除武裝”的技巧更可以勉力一試。

“叫停”技巧

“叫停”也叫“跨越”技巧。夫妻或情侶經常不知道雙方為何爭吵,往往在還沒有徹底了解對方想法之前就妄下斷論,以至堵塞了解決問題的通道。其實,這是因為雙方都沒有掌握如何交流傾聽的技巧。我們建議,不論你們討論的話題是什麼,隻要雙方或一方隍7始感到溝通困難,氣氛不對勁時,就立即叫停,不要再強迫灌輸各自的觀點。待冷靜下來後,再換個方法來了解對方,這或許能重開互相之間交流的通道。

--岱玲和國祺在彼此協調有關周末的安排上一直存在分岐,每當他們試著好好談,結果卻總是落個不歡而散。國祺(受傷伴侶)希望周末兩人有更多待在家裏的時間,理由是平時因為各自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待在一起。岱玲(不忠伴侶)則認為,夫妻雙方每天都在一起,應該有個人處理周末的相對自由時間。岱玲的一管之見自然使國琪頗不以為然,內心老將她與她的情人聯係起來。對國祺,岱玲則覺得他頗有點女人兮兮的,整天相膩在一起。周末,岱玲頻頻出外“處理個人自由”去了,空撇下國祺一人在漫無邊際的疑慮和思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