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實現社會主義社會,最大的難點不僅在於生產力,還有個人道德水準。
或者,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國內還是國外,一切理想中的社會形態都離不開“教化”二字。同為儒家學者,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所以需要用刑法來監管,再施加“教化”;而認為人性本善的孟子,也同樣致力於“教化”。
有句話,“當一個人偽善了一輩子,那就是善良”……很大程度上,“終極社會形態”就是在探討如何讓人偽善一輩子。教育,法禮,道德準則,不僅僅是一種對於獸性的約束,同樣也是一種保護。隻要是一個稍微正常的社會,就應該有足夠的“束縛”,而不是玩什麼弱肉強食強者為尊,至少在表麵上不能。哪怕僅僅是嘴上,也比赤裸裸的獸性要強!為什麼人類不是野獸?因為人類披上了這層名為“文明”的皮!
可千萬別看這層皮,這可是人類的一大進步……如果丟掉了這層皮,那就會像是某些玄幻世界裏的“人類”,永遠今不如古,永遠在退步,古代強於現在,上古強於古代,荒古強於上古,亙古強於荒古……表麵上社會激烈動蕩,一代新人換舊人,實際上簡直一潭死水!這不是在開玩笑嗎?被異族蹂躪還要靠主角來救場,簡直活該!自找的!
作為一位共產主義戰士,衛宮切嗣為身處這種世界的人感到悲哀。革命需要鬥爭,需要流血,但是,和封建時代的**們很像,玄幻世界的豬玀們哪怕獲得了“力量”,也會開開心心得步入高層,順便壓榨曾經的“同伴”。再加上“力量”這個方麵,***分子壓根就不是什麼紙老虎,而是高高在上存在。想要讓內部人民自己推翻“強者”階級,真心不是一般般得難。
為什麼封建統治者致力於“愚民”?因為當一個人讀書多了,自然就會對封建統治者的正當性有所懷疑,就會對當前社會有些“異常”的見解。學習,是一個逐漸接近“真理”的過程,在接近“真理”的過程中,人也會逐步“強大”。
得難聽點,在封建時代,讀書人和**純粹是兩個階級甚至兩個物種,“往來無白丁”,就深刻得體現出了“知識分子”們的秉性。
知識分子是官員預備軍,但到了應該變革的時代,就成了“反賊”預備軍……同盟會,光複會,主要構成人員中不少都去國外留學過,再次也能認幾個字。
縱觀古今,造反一般有兩個要素,第一個是“大義”,比方古老的“紂王無道”……至於到底無道不無道,誰知道呢。一個國家,一位國君如果“無道”,造反無罪……這是孔子提供的理論依據(……大概?應該沒記錯)。
第二個,就是“名分”。比方著名的“反清複明”,如果造反組織能打著某些具備前朝皇室血統(?)的旗號,造起反來會相對容易點。如果沒有,那就隻好人造祥瑞……畢竟皇帝是受命於,出生時不震動九十地花亂墜地湧金蓮萬仙來朝龍氣加身玄黃護體骨骼清奇目有重瞳,還好意思當皇帝?再怎麼次,也要像劉邦一樣弄個“赤帝子”當當。
血統不夠好?沒關係,我們可以認一個叫“李耳”的老祖宗!還不行?這是意總沒問題了?這樣也不夠?本人帝轉世來凡間曆劫,再敢看不起我就等著死後算賬吧!……雖然在造反過程中沒什麼大用畢竟大家都玩這一套,但是在幹翻對手,穩定局麵的時候,效果很不錯。
至於你得,曾經被幹翻的那些仙下凡,前朝血裔,生異象……假的,統統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