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家庭解體的現實並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父母之情對於孩子是十分重要的,而幼兒園假如規模很大的話,它勢必是極正統而且極嚴厲的。如果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影響不複存在的話,那麼將會出現可怕的千篇一律的情形。而且。除非事先建立一個國際性政府,否則,各個國家的兒童都將受到殘忍的愛國主義教育,這將不可避免地使得他們成人之後互相殘殺。僅就人口問題而言,我們也需要一個國際政府,不然,那些民族主義者肯定會促使人口的增長大大超過應有的程度,而且由於醫療保健的不斷發展,解決人口過剩問題的惟一辦法就是戰爭。
社會學問題往往是困難而複雜的,但個人問題,在我看來,卻是相當簡單的。關於性是萬惡之源的學說對於個人的性格造成了極大損害,這種損害始於童年時代而貫穿於終生。傳統道德把性愛打入囹圄之中,因而它也極大地破壞了一切友情,從而使人們變得吝嗇、武斷和殘忍。總之,無論我們接受哪種性道德,都必須是沒有迷信成分的、得到公認的和有據可依的。性不能沒有道德,這正如商業、體育運動、科學研究及其他人類活動不能沒有道德一樣。但是,性並不需要那種以那些生活在與當今截然不同的社會裏的無知之人所提出的古代禁律為根據的傳統道德。在性問題中,與在經濟和政治問題中一樣,至今我們的道德仍為恐懼所支配。這些恐懼的存在已為現代的新發現所證明是不合理的。然而,我們卻失去了這些新發現所帶來的利益,因為我們在心理上無法適應它。
誠然,和一切改革一樣,從舊製度過渡到新製度,不可避免是要遇到很多困難的。就像蘇格拉底一樣,那些主張改革道德的人總是被指責犯有毒害青年人的錯誤。這種指責並非沒有根據,即使他們所主張的新道德被完全接受之後,將會產生比他們所要改革的舊道德更美好的生活。每一個了解伊斯蘭教的東方人都說,那些認為沒有必要一天禱告五次的人,也一定不會尊重我們視為更加重要的其他道德規定。我已意識到我說過的話可能會引起讀者的誤解,因為一個提倡性道德改革的人極易受到這樣的誤解。
對於人類的本能,應加以引導而不是加以壓製,這是新道德區別於清教徒式的傳統道德的主要原則。隻要我們提出這個原則,很快就會贏得現代男女普遍的讚同。可是若要讓這個原則充分發揮效力,那麼就必須充分理解它的含義,並盡快付諸實施不可。如果在童年時期,本能受到壓製而不是被正確引導,那麼在以後的一生中,本能都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壓製,因為童年時期的壓製會使本能采取極不應有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