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主張的道德並不是簡單地對成年人或青少年說:“服從你的本能,為所欲為吧。”它主要的要求是:第一,生活中必須具有一致性;第二,對於那些不能立即產生利益,並非每時每刻都具有吸引力的事情,不能鬆懈努力;第三,必須考慮別人:第四,應當有正確的是非標準。雖然如此,我並不認為自製應當成為目的,我希望我們的製度和道德習慣能把對自製的需要減少到最低限度。使用自製就像使用火車上的製動器一樣。如果你快出正軌了,自製就要派上用場了;但是如果你仍在正軌上,自製就隻能是有害的。沒有人會主張火車行進的時候不停地使用製動器。與此非常相似,錯誤的自製習慣也會對那些導致有益活動的精神產生不良影響。自製會使這些精神主要耗費在內心的鬥爭上,而不是消耗在外部的活動中。因此,雖然自製有時是必要的,但總的來說是有害的。
究竟在人生中,我們要有多少自製的能力呢?這完全取決於在童年時代受的關於本能方麵的教育。孩子的本能即能產生有益的活動,也能造成有害的活動。這正像火車頭上的蒸氣一樣,它既能將火車送達目的地,也能使火車出軌,從而造成惡性事故。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本能引導到能夠導致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活動的方向上去。無論男女,如果這一任務能在童年時代完成,一般他們都能夠過一種有益的生活,而無需嚴格的自製,也許會有極少數危機的時候。相反,如果早期教育的內容隻是限製本能,在以後生活中由本能所產生的一部分行為。將會成為有害的,因而這些行為就必須不斷地受到自製的約束。
人們之所以要用特殊的力量去壓製性衝動,一方麵是由於性衝動具有十分強大的力量,而另一方麵則是由於傳統道德使性衝動成了一件特殊的事情。絕大多數傳統道德家認為,如果我們的性衝動不能得到嚴格的控製,我們就會變得卑鄙、混亂和粗俗。我認為,他們之所以持有這種觀念,是因為他們發現那些人雖然在童年時代經常具有一種約束,以後卻企圖擺脫這種約束的緣故。可是,即使這種人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那種幼年時代的約束力仍會在他們身上起作用。所謂良心就是盲目地和無意識地去接受兒時所得到的戒律。這種良心可以使人們覺得,凡是傳統習俗禁止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並且這種感覺就是在理智上具有完全相反的信念的情況下,仍會繼續存在。就是這樣,它造就了一種自相矛盾的個性。這是一種本能和理智無法結合的個性,並且本能成了一件卑鄙的事,理智也得了貧血症。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反對傳統說教。最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反對者在理智上承認他童年時代所得到那種道德是正確的,但他總是假惺惺地懺悔說,他沒能鼓起足夠的勇氣依從那種道德的信條去生活。對於這種人,我們不屑一顧,他最好還是改變他的行為,或改變他的信仰,使兩者統一起來。第二種人的表現是,他在意識方麵雖然對他童年時代所學到那些東西表示反感,但他的潛意識還是把它們全盤接受。在強烈情感,尤其是恐懼的作用支配下,這種人會突然改變他的行為。例如,一場重病或地震會使他一反常態,放棄他的理智信念,而突然相信他童年時代學到的信念。即使是在一般情況下,他的行為舉止也會受到限製,而這種限製很可能會采取一種不應有的形式。雖然這種限製並不能使他的行為不按照傳統道德所譴責的方式進行,但它也不能使他的行為出於真心實意,他的行為也就因而喪失了某些有價值的成分。
要想使新道德取代舊道德成為一件非常圓滿的事情,就必須誠心誠意地去接受那種新道德,而不是僅僅形成思想意識的一部分就夠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十分困難的,由於他們在童年時代被灌輸的都是舊道德。因此,隻有當新道德在童年時期的教育中得到實施,人們才能對它做出公正的評價。
雖然,人們對性道德必須依據的一些原則可能導致的後果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是,對於這些原則的重要性卻是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首先,男女之間應當有深切而真實的愛情,這種愛情應能包含雙方的全部個性,並能把它們融為一體,使雙方都得到充實與提高。其次,孩子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應得到足夠的關心。這兩條原則雖然看上去很平常,但它們所產生的效果卻使我不能不讚成對傳統道德進行某些修改。如今大多數男女都像無機物一樣,他們的婚姻缺少真實而濃厚的愛情。如果他們在童年時代少一點忌諱的束縛,真實而濃厚的愛情是完全可能產生的。他們缺少必要的經驗,即使有這種經驗,也是通過秘密的和不應有的方式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