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優生學(2)(2 / 2)

如果科學不斷進步,而國際上仍是一片混亂,在這裏,我們又會遇到人類所麵臨的危險。對於這種危險在前麵我們已經提到過兩次。科學能使我們實現我們的目的,但如果我們的目的是罪惡的,結局將會非常悲慘。如果世界仍然充滿惡意和仇恨,那麼世界越是科學化,就越可怕。因此,人類進步中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就是杜絕這種充滿故意的狂熱情緒。這種狂熱情緒的存在在相當大程度上是因為錯誤的性道德及不良的性教育的緣故。為了未來的文明,一種全新的和更美好的性道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們這個時代極為迫切的需要之一就是改變性道德。

從個人道德的觀點出發,科學化的和不迷信的性道德應當首先注重優生學。也就是說,無論對於性交的現有限製能夠開放到何種程度,一個負責任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沒有極為認真地考慮過他們懷孕的可能價值,是不應當進行生育的。避孕法已使生育成為一件可以控製的事情,而不再是性交的必然結果了。根據以上幾章中所提到的一係列經濟原因,將來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和撫養,大概不會像過去那樣重要了。因此,女人不一定必須以她們的情人或伴侶作為她們孩子的父親。將來,女人完全可能不必犧牲她們的幸福,而是根據優生學來選擇孩子的父親,並且在一般的性關係方麵能夠自由控製她們的私人情感。至於男人,他們就更容易為他們的孩子選擇理想的母親。有些人認為,性行為與社會有關僅僅是因為孩子的緣故,我同意他們的看法。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應當從上麵的前提出發,對於將來的道德得出兩方麵的結論:一方麵,不生育孩子的愛情應當是自由的;另一方麵,我們應當比現在更認真地根據道德去規定孩子的生育。當然,那種道德和迄今為止人們所認可的道德有些不同。到那時,所謂合乎道德的生育不再需要牧師的祝福或注冊人員的證書。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種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或智力。相反,我們所必須注意的是特定男女的先天和後天情況,以使他們能夠得到應當有的孩子。從優生學的角度上看,當科學能夠對於這一問題做出更為肯定的答複時,社會的道德意識就會變得更加準確。到那個時候,人們將極力尋找那些具有最佳遺傳因子的男人充當孩子父親,而其他男人,雖然他們也可以被選為情侶,但在生育方麵卻是必須遺棄的。迄今為止的婚姻製度卻使人類的天性不能容納這種計劃,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優生學的實際可行性是極小的。但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人的天性將來仍會造成同樣的障礙,避孕法已經把生育和沒有孩子的性關係明確區別開來,並且將來父親與孩子的關係也不會像以往那樣密切了。如果世界在道德方麵能夠更加科學化,道德家們過去賦予婚姻的嚴肅性和高尚社會目的隻能與生育緊密相連。

雖然這種優生學的觀念起初不過是少數科學家的個人道德觀,但它很可能會逐漸推廣,直到成為法律的組成部分,例如,對於稱職的父母給予物質鼓勵,對於不稱職的父母給予經濟處罰。

毫無疑問,那種允許科學幹涉我們內心深處的個人衝動的想法是令人反對的事情。但是,這種幹涉比曆代宗教所主張的幹涉要輕微得多。科學在世界上尚屬新生事物,由於傳統思想和宗教對於大多數人的影響,科學還沒有樹立起威信。然而,科學將來一定能夠樹立起威信並且得到人們的服從,就像人們今天對於宗教的態度一樣。當然,後代的幸福遠不能成為製約普通人情感的動機,但是,如果這個動機能夠成為人們公認的道德的一部分,而且這個動機不但能得到輿論上的褒貶,還能得到經濟上的賞罰,那麼它很快就會為一切品行端正的人所接受。宗教早在史前時代就已有之,而科學最多不過400多年的曆史。但是,當科學成為一件曆史悠久的事時,它也會像宗教一樣製約人們的人生。我預見到,那些關心人類精神自由的人將會反對科學的專製。不過,既然總是要有專製,那還不如由科學來專製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