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離婚與再婚(3 / 3)

民政部門的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再婚夫妻的離婚率高於初婚夫妻。原因是多方麵,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再婚者受離婚的心靈創傷、固有的生活習慣和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而存在種種不良心理,致使產生夫妻感情隔閡,最終再度離婚。

婚姻心理學者認為,第二次穿上結婚禮服的人,必須防治可能存在的幾種不良心理,才能使再婚生活幸福美滿。

(一)懷舊心理及調適

這種再婚不良心理,多見於原配夫妻感情深厚、一方因故死亡的再婚者。此類人再婚後會時常流露出對原配偶的思念之情,最易引起再婚配偶的痛苦與嫉恨,不利於再婚生活的幸福。有些丈夫或妻子看到愛人有觸景生情懷念前人的情況,就認為在愛人的心目中,自己的地位還不及她(他)的先夫或先妻,由此對愛人表現出不滿。這種做法並不妥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互相體諒與照顧。無可否認,愛情應該是專一的;但專一的愛情並不意味著要徹底清除已經逝去的愛情在對方心中留下的痕跡。同時,對懷舊一方來說,對原配偶的思念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盡量避免引起現配偶的不滿,因為畢竟已重組家庭,需要對新家庭負責。

(二)比較心理及調適

由於其中一方或雙方已經有過一次婚姻,再婚夫妻在進行外部比較的同時,還有內部比較。不能說這種比較不正常,關鍵是怎麼比較。

如果是用原配偶的優點與現配偶的缺點相比較,那就進入了一個誤區。特別是當雙方鬧矛盾時,這種不公平的比較心理就越發膨脹。這種心理使人表現得處處挑剔與不滿,會惡化其情緒、擴大同現配偶間業已存在的矛盾,非常不利於再婚美滿。

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應當積極地、全麵地評價對方,了解對方,認識對方的優點,幫助其克服缺點,使對方成為自己理想中的配偶。有矛盾時最好就事解決,不要進行有損感情的比較,更不要說容易傷害對方的話。傷害了對方的同時,也使自己對重建的家庭失望,容易導致婚姻的再度破裂。

另外,再次婚姻中,初婚的妻子或丈夫總喜歡問有過一次婚姻的愛人:我比她(他)怎麼樣?提出這個問題所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卻令對方左右為難。如果對方真心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什麼都好說;如果不慎說錯了話,難免鬧起矛盾,豈不是自討沒趣?因此,這樣的問題最好避免提出。

(三)嫉妒心理及調適

許多再婚者聞及配偶曾有過的癡情和幸福,便生出嫉妒之心,動不動提及配偶的前婚生活,不時地揭其隱私、捅其傷疤,侮辱其人格,這必然會影響雙方的感情。

再婚夫妻必須防範嫉妒心理,要尊重配偶的隱私、感情與人格,重視其“心理貞操”,撫慰其受傷的心靈,才能培養出新的深厚情感,才能使兩顆心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再婚生活才能幸福。

(四)報複心理及調適

婚姻破裂的受害一方往往對前配偶心懷怨恨,在重新選擇配偶時會對某一項或幾項條件特別苛刻。比如要求新配偶的外貌或某些方麵必須超過原配偶,以釋放自己的怨恨情緒,達到報複的目的。在這種心理的左右下,對新配偶的選擇常帶有忽視感情基礎的盲目性。這樣隻會使再婚後家庭基礎不穩固,往往報複不了那個背叛者,卻隻報複了自己。

婚姻心理學家指出,反思自己是十分重要的:重新評價一下自己在前家庭中的表現,找出曾經的誤區,不斷地完善充實自己,才有助於在重組家庭中做一個好妻子或好丈夫,提高二次婚姻的質量。

(五)慣性心理及調適

人們在婚姻生活中通常會形成一些特有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因此,當再婚後,雙方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婚姻中養成的特有興趣、愛好和習慣,相互之間一時不能適應。尤其是性生活習慣,如果不主動去了解和熟悉對方的欲望、要求和技巧,很可能導致性生活的不和諧,進而影響夫妻感情。

再婚夫妻應當在尊重對方興趣、愛好與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相互忍讓與協調,尋找一個折中解決辦法,逐步建立起新的生活習慣。

(六)猜疑心理及調適

目前社會上有相當多的人認為離過婚的人定然是有嚴重問題的人。這種觀點缺乏依據、不符事實。其實,生活中有相當一些離婚情況不涉及道德問題,隻是因為夫妻雙方性格不和、感情破裂而已。但是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卻左右著相當一部分與再婚者結婚的人,比如雙方發生矛盾時,猜疑心理就會顯露:如果他(她)是一個好相處的人,為什麼同他(她)原來的愛人合不來,而要鬧離婚呢?這種猜疑心理的存在,對於夫妻間的真誠相處非常有害。另外,再婚夫妻一方或雙方鑒於前次婚姻破裂的經驗教訓,在財務問題上也往往不信任對方,戒備心理常在,於是實行經濟封鎖、分心眼、留後手、鬧獨立,使現實家庭名存實亡,毫無溫馨可言。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在於消除對離婚者的偏見。這種偏見常常還會使離婚者不敢向新的戀人如實袒露自己離婚的原因,而往往把責任完全推到原先的愛人一方。其實,把自己的弱點、缺點乃至錯誤毫不隱瞞地告訴雙方,會加深相互信任與了解,有利於感情的穩固。在財務上,既然重建了家庭,就應該毫無保留地共同使用一切財物,這樣才能密切夫妻感情。

(七)自私心理及調適

再婚夫妻容易在自私心理的作用下各自偏袒自己的親生子女,由此家庭戰火常燃。如何正確處理和親生子女及繼子女之間的關係,是關係到再婚生活是否幸福的關鍵問題。

1.不要讓孩子支配你自己的生活。俗話說“滿堂子女不如半路夫妻”,離異者再婚時適當考慮兒女的感受是必要的,但不要因為孩子而冷淡了夫妻感情。孩子畢竟會長大成人,總會建立自己的家庭生活,而夫妻則是終身的伴侶。擺正孩子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可以減弱因再婚而產生的對孩子的負疚心理。隻要再婚配偶和自己的子女能夠和睦相處,並且自己的子女沒有因再婚而出現明顯的身心異常,那麼就不必對子女感到深深的愧疚,而應該在夫妻生活上多下點功夫。

2.要公平對待繼子女和親生子女,不要偏袒。在生活、教育、關心愛護等各方麵都應該一視同仁,並注意培養孩子們之間的親密感情。這樣家庭才會和睦。即使繼子女一時誤解你的一片苦心,也不必擔憂,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終會明白的。

3.別逼著繼子女喊自己爸爸或媽媽。這樣隻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利於感情的培養。孩子們喊爸媽自然要高興地答應,喊叔叔或阿姨也不要介意,隨其自然就好了。

4.要容忍繼子女的生活習慣。很多孩子認為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是對親生父母感情上的背叛。因此如果逼著繼子女去完全適應你自己,會引起他們的反抗和仇視。要學會容忍。當然對於不良生活習慣,要在容忍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改正。

5.不要期望繼子女對你像對親生父母一樣感情深厚。無論如何,在孩子的本性中,繼父母都無法與親生父母平起平坐。也不要期望成為一位出色的繼父或繼母就絕對能改變這一點。因為你做得再好,孩子也不一定領情,而你過高的期望值隻會使自己陷於失望與痛苦之中。

6.要理解和支持孩子看望他們的親生父親或母親。或許在這種時候你並不開心,但也不要表露出不滿的情緒,理解和支持繼子女會贏得他們的尊重與感激,孩子的親生父親或母親也會感激你。這樣有利於再婚生活的和睦與幸福。

男人與女人再婚時的心理差異

他們相遇時,女的有夫,男的有婦,但一見鍾情不可思議地發生在他們之間,於是翻天覆地地熱戀起來。女的立即告訴了老公,她愛上了別人,要老公同她離婚,天遂人願,她很快如願以償,成了單身!

而男的卻一直不告訴老婆,直到很久很久以後,他的老婆受不了了,主動提出同他離婚,他才回歸單身,同等了他 N 年的女友結婚!很是奇怪,為何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男女之間,處理起來如此的大不同?

(一)麵對“難題”的稟性差異

女人隻要是她愛上了別人,一般會較快地告訴老公。不管老公能不能接受現實,不顧老公的苦苦挽留,把自己的另覓新歡強加於老公的撕心裂肺之上。還美其名曰:這樣既是對他公平,也是有道德的。做人要厚道,何必瞞著掖著。實則思維簡單,不顧全局,自私狹隘。

男人總想著暫時瞞著,以後找到好機會再說。怕老婆接受不了現實,總想最小程度地減輕對妻子造成的傷害,哪怕是犧牲自己與新歡的青春年華,也要時刻顧及老婆的感受。有人稱之為“吃著碗裏的,想著鍋裏的”。非也,尋新歡,必是舊人身上存在有這樣那樣的瑕疵無法接受或改造,而新歡恰能彌補男人之追求完美的情結。曾有哲學家說過:世界上適合結婚的對象有28000人,但是男人一定要過了30歲才知道自己真正要找的人是誰。實則顧全大局,內疚懺悔,追求最佳解決途徑。

(二)對待“曾經”的態度差異

大凡婚姻亮起了紅燈,都與一方身上有了不可改變的“瑕疵”有關。女人不會給老公任何時間去改造,去彌補。快刀斬亂麻,徹底放棄雙方苦心經營的家庭,去追求所謂的愛情。心腸之硬男人望塵莫及。

男人則會左右為難,前思後想,矛盾重重,自責萬分。瞞著不說其實是留一點空間去挽救失敗的婚姻,同時也幻想著老婆能在漫長的等待期裏做些什麼改變。心腸之軟菩薩難比。